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一场穿越千年时空的艺术盛宴

时间:2022年03月0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刘妍
0

一场穿越千年时空的艺术盛宴

——大型音舞诗画《木卡姆印象》观后

 

大型音舞诗画《木卡姆印象》剧照

  新疆是个好地方。新疆人民好歌舞,喜歌舞,乐歌舞。音乐一起,手鼓一拍,无论男女老幼,人人都是舞蹈家,个个都是音乐家。近日,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复排的大型音舞诗画《木卡姆印象》在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剧场上演。即便是在飘雪的日子,严寒的冬季,也抵挡不住各族群众观剧的热情。一场穿越千年时空的艺术盛宴,给群众们带来一次崭新的审美体验。

  新疆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是一种大型传统古典音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辨识度。它与生俱来的群众性、表演性和交融性等美学特质,集歌、诗、乐、舞、唱、奏于一身,大量运用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各种语言和艺术形式。它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木卡姆印象》以传统的“十二木卡姆”音乐为主要载体,既保持了原有的音、舞、诗、画为一体的木卡姆表现形式,又将现代的数字化手法与美学创作理念相融合。主创团队试图探索开创一条跨界、融合、创新的木卡姆舞台艺术表现道路。

  集现代音乐、传统音乐、中西音乐元素于一身的序曲拉开大型音舞诗画《木卡姆印象》的序幕。全剧在保留其原生态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引入古典与现代“两相宜”的美学理念及创作手法,展示了木卡姆独有的演奏乐器、音乐形式、演奏方法。此外,本剧运用全息影像、三维全景观演模式等多媒体艺术手段,有效延伸了作品表意和舞台空间。舞美、服装在表现少数民族传统特色的同时,引入现代文化的元素,时尚而不失原生态、质朴的特质,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和强大的生命力。

  作品分“序”及《美丽的传说》《心灵的呼唤》《炽热的爱情》和《幸福的家园》四个篇章。每一篇章的音乐均取材于“十二木卡姆”片段或不同的地方版本(伊犁、吐鲁番、麦盖提、莎车)。如果说音乐是该剧的“魂”,那么舞蹈就是该剧的“灵”。木卡姆传统舞蹈《朱拉》《太孜》独舞和群舞精彩纷呈,展现出“古丽”(姑娘)们的活泼灵动。男女二重唱和合唱的舞台艺术呈现,是木卡姆艺术的主要特色,在本剧中展示得异常精彩。

  主创团队融合了音、舞、诗、画等艺术形式锻造的美丽场面及戏剧化表演的叙事情景,恰到好处地使用了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比兴”技巧,润物无声地表现新疆人民对爱情、幸福生活、真善美的追求。“比”指比喻,其使用对人或物有更加形象的比喻,使其含义更加深刻,个性主旨鲜明突出。“兴”指起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情感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该剧中第一篇章《美丽的传说》中传说的小鹿是“比”,象征美好纯真的爱情。第二篇章顺“势”而为,有了“比”基础的铺垫之后,《心灵的呼唤》呼之欲出,呼唤的是忠贞纯洁的爱情。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无比向往和追求。

  第三篇章《炽热的爱情》中生动形象地刻画新疆各族同胞对爱情既热烈又羞涩的心动心跳的氛围,如《太孜》唱段里的歌词“那熟透的红苹果,就像情人红扑扑的脸;情人的细语轻声,就像蜜糖一样甜”,以及“石榴花香,凤仙花美,山花烂漫编织成美丽多彩的花坛” 。女子群舞《朱拉》中,经典的旋律、美妙的身段、曼妙的舞姿令人沉醉,而情感能量也持续递增,大量连续的旋转动作将“兴”的舞蹈叙事推向高潮。《朱拉》一舞结束时,现场掌声雷动。因“兴”而起的更多想象与联想,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在自我与自然、自然与时空中低吟回响。《欢乐的麦西热甫》音乐取材于“十二木卡姆”之《且比亚特木卡姆》,这欢快热闹的载歌载舞场面,每天都在南疆地区多地上演。舞蹈的“日常生活化” ,拉近了观众与艺术的距离,使共情共鸣达到高度融合。在“比”与“兴”连用的作用下,“有我之境”的家园达到了“无我之境” 。第四章节《幸福的家园》讴歌新时代新生活,寓示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团结奋发。这一章节中的顶碗舞非常亮眼,随着头顶上碗的数量增加,头颈随着音乐律动的频率加快,舞蹈演员的实力“暴露”无疑。

  本剧的表演团体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成立于1989年,其前身为1978年成立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卡姆研究室,是我国唯一以搜集、整理、研究、传承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木卡姆艺术团在本次演出中展示了都塔尔、达甫鼓等民族传统乐器。这场演出阵容强大,云集多段木卡姆经典选段,集吹打乐合奏、民间传统器乐及民歌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窥一斑见全豹,新疆各民族传统经典的民族歌舞、诗乐、说唱等在新时代,奏起了时代的最强音。

  (图片由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提供)

(编辑:张金菊)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