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规划乡村文化旅游要具有现代化意识

时间:2021年09月1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邓立峰
0

   近些年来,文旅融合的乡村开发之路为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当前语境下,乡村旅游成为地方相关部门纷纷致力于实现突破的热门产业。乡村旅游开发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如何更好地实现乡村旅游的开发与拓展?我们可以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的发展实践中获得启发。据媒体报道,原为贫困村的花茂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们过上了小康生活,村子成了旅游度假村。“花茂村村民在不断摸索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经营村庄的理念。例如,这里有传统的制陶工艺、古法造纸术,既要好好地传承下去,还要不断创新。村里建起陶艺体验馆,将文化体验和制陶技艺融合发展,同时带动周边群众从事制陶产业增收致富;当地还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在保护好乡村风貌的基础上,将这些文化发扬光大,使之为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不竭的养料。 ”在乡村旅游开发的道路上,花茂村坚定打造文化旅游的发展理念,以地方的特色文化项目来“装备”自己的“旅游资源库”,经验可圈可点。

  花茂村的发展历程在乡村旅游开发实践中并不是孤例,致力于以特色文化为基础、打造独特文化体验空间的旅游开发方式,如今已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方向。

  在对乡村旅游产业进行规划和开发的过程中,文化的力量不容忽视。众所周知,人的旅游动机来自于寻求新空间体验的内在需求。通过体验不同空间的元素和系统构成,完成对空间体验由熟悉感到陌生感的转换,人们感受到“身在他乡”的新鲜感,从而产生“旅游”的感觉。与之相对应地,旅游空间就是“一种可以填充各种具有旅游意义的物质(如自然生成物、人为构筑物)和非物质(如文化符号)空间要素的实体空间”。而在空间体验过程中,除了休憩、娱乐、购物等具体的需求外,对“异空间”中文化的体验可以说是旅游者最基本的需求。在一个地方,文化不仅表现在地方景观的方方面面——建筑、食物、服饰、休闲方式等等,还塑造了地方居民的精神面貌与待人接物的方式,所谓“细微之处皆文化”,足见文化对于空间构成的重要性。

  也因此,在旅游空间的规划过程中,能否提取地方文化的特质,依此系统化地打造现代旅游要素,决定了文化旅游开发的成败。特别是在文化体量较小的农村地区,能找到“击中”现代社会“兴奋点”的文化元素并据此进行现代化的开发,是打造文化旅游的重中之重。

  据笔者观察,伴随着数十年来中国旅游产业的兴起,各地方对特色文化元素的发掘已经小有成效:无论是对地方名人及其故居的挖掘和利用,还是对地方民间技艺的发现和打造,都已经初具规模。但很多开发模式往往并不具“现代性”,开发理念还较为落后,因此,并不能形成规模化的旅游效益。例如,在一些历史名人的诞生地或生活地,对“名人效应”的利用还仅仅停留在打造故居、修建仿古建筑的初级阶段,类似的开发手段既缺乏吸引游客远道前来的“体量”,也早已同质化,不能给旅游者以“异空间”的体验感,所以并无多大吸引力。

  规划和打造乡村文化旅游,需要具有现代化的市场意识。开发者要明白,所谓“文化旅游市场”,是以“需求”为本的,我们并不能单纯地认为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就一定能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如果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游客对时间成本、交通成本等的考虑一定会盖过对陌生空间体验的欲望。所以,乡村文化旅游一定要足够吸引人:或具备他处完全没有的文化景观,或形成足够让游客产生“终于见了世面”的体验感的文化体量。如果两者都不具备,那就扎扎实实地健全基础设施,打造一个设备完善、景观“养人”的休憩基地,成为周边城镇居民假日游的首选。

  其实,打造乡村文化旅游,也不一定非要完全依靠本地传统的文化要素。将现代文化景观作为主体引入乡村,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笔者曾到位于河北邯郸的张家楼艺术公社游玩。张家楼原是磁州窑原材料瓷土的产地,曾是一个烟火兴旺的地方,但近二三十年来,张家楼却成了一个“空心村”,不再有人居住。张家楼艺术公社创始人、文化学者赵立春看准了张家楼传统建筑的“艺术气息”,打造了作为旅游村落的张家楼艺术公社。很多艺术家都来张家楼“驻村”,存在千年的瓷土产地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艺术主题旅游村落,获得了不少游客的青睐。不难发现,虽然以传统建筑开发为基础,但张家楼艺术公社的开发理念却完全摆脱了对传统文化特质的依赖,独辟蹊径,将现代元素引入旅游开发之中,这成为乡村文化旅游规划与开发模式中一个独具特色的模板。

  无论走的是哪种开发道路,对乡村进行文化旅游的开发,开发者一定要具备现代意识,了解旅游市场需求,在立足村民利益、保护乡村文化和乡间文物的基础上,以消费需求为规划和开发实践的“原点”,用心打造乡村旅游空间。

(编辑:苏锐)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