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脱贫事业——追记“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黄文秀

时间:2021年03月0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林超俊
0
  扶贫之路,就像一条长征路, 无论多么艰难,都会坚定不移走下去。 

  ——引自黄文秀《驻村日记》 

 

  黄文秀在百色起义纪念馆前留影 

  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他们的一举一动在温暖着我们,感动着我们,鼓舞着我们。

  2021年2月26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一位广西百色姑娘光荣入选10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她如清雅的兰花,幽谷遗芳远,神州美名传。

  她的事迹令人为之动容,为之震撼,也感动过共和国的领袖。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精短的新年贺词里满含深情地讲到了这位姑娘——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脱贫事业的黄文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选派300多万县级以上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参加驻村帮扶,197.4万乡镇扶贫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在全中国有19.5万像黄文秀这样的驻村第一书记,她是19.5万驻村第一书记的杰出代表。

    奔向百坭 

  百坭?百坭在哪里?

  百坭,这个在百度上都搜索不到的地名,深藏在广西百色偏僻的大山之中,毫无知名度。然而,因为一个驻村第一书记的到来,现在的百坭名扬天下,成为大家争相关注的热点山村。

  这个驻村第一书记,就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黄文秀。

  刚满30岁的壮族姑娘——黄文秀,在扶贫一线上因公殉职,她的生命定格在了2019年夏天的那个暴风雨之夜,她的事迹感天动地!她生前的一个个心愿,依然激励着她的乐业“百坭村”的乡亲们脱贫奔小康。

  黄文秀2016年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和高薪的职位,毅然选择了回自己的家乡——广西百色。她通过选调生考试进入百色市委宣传部工作,因表现突出,一年后,于2017年9月被组织安排到基层挂职锻炼。

  2018年3月26日,这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却又是文秀第一次踏进百坭村的特殊日子,也是她正式就任驻村第一书记的第一天,更是她奔赴扶贫第一线的第一个脚印,开启了她人生的“新长征”。

  从此,“黄文秀”这个名字就和“百坭”紧紧地连在一起了,她的汗水、鲜血,甚至生命,全部献给了百坭这个小山村。

  从百色市到百坭村所在地——乐业县新化镇,路程也就200多公里,可是由于还没通高速路,汽车爬行在云贵高原余脉蜿蜒崎岖的山路上,摇摇晃晃将近5个小时才到镇上。从镇上到百坭村,只能换坐摩托车,遇到摩托车走不了的山路,只有下来步行前进。走进这么偏僻的大石山,文秀还是第一次。

  尽管做足了思想准备,但一踏入百坭,文秀还是被震懵了!高高的大山,深深的谷底,再往前,已无路可走,感觉到了天尽头!百坭有11个自然屯,13个村民小组,共有472户2067人,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95户883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2.88%。到任之初,经新化镇领导和村干部们介绍,文秀了解并记下了关于百坭的“第一串信息”。

  贫困发生率高达22.88%,这已超出了全国的平均数!文秀感到泰山压顶般的沉重,有点喘不过气来,摆在她面前的,是一块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她意识到,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必须要打一场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硬仗中的硬仗”。

 

  黄文秀驻村日记本里的手绘地图 

    “我阿秀不是来作秀的” 

  百坭村群众忘不了文秀第一次和村民们见面的情景。

  那是一个阳春三月的上午,春风拂面,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聚集在一起,他们在等待市里派来的第一书记。会议开始,村支书周昌战介绍到她,告诉大家这位就是新来的第一书记。大家这才看清楚,刚才和大家说说笑笑的“学生妹”,就是他们等待的第一书记、北师大硕士研究生黄文秀。

  青春的气息,爱笑的动人脸庞,文文静静的模样,这是文秀留给当地群众的第一印象。

  百坭村1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居住在几个不同的山头,对不熟悉地形的“新手”黄文秀来说,要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全村贫困户的详细情况,是有很大难度的,而且一开始村民们与这个如此年轻的女书记多多少少都有点隔阂。

  其实,也不是村民不愿配合这个新来的第一书记,而是他们疑惑:之前来了这么多书记,有的来村里“镀层金”就回城里升官了,这个小年轻估计也是来走个过场的,跟她聊了也没用。

  对这些质疑,有些出乎文秀的意料,她在日记里写道:“我觉得心里憋屈,搞不懂为什么辛辛苦苦翻山越岭、走街串户,老百姓却对我这么排斥……”她感到非常委屈,但也绝不气馁。

  她给自己打气:“有人曾说‘要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阻止我继续前行。”

  虚心的她找到了村里的梁老支书请教,老支书语重心长地告诉她:“小黄书记,你刚来村里,老百姓对你还不熟悉,他们不愿意与你深聊,你也要理解他们。农村其实是一个熟人社会,老百姓跟你熟了,自然就接纳你了。”

  如何才能跟老百姓熟起来?这是摆在文秀面前的首要问题。

  那天晚上回到宿舍,文秀和父亲通话,父亲说“问题并不可怕”,同时给她出了一些主意,强调她不能把自己当官,而是应该成为村里的一员。要想让老百姓愿意接近,就得让老百姓觉得你和他们是一样的。

  老支书和父亲的话启发了她。

  于是,黄文秀改变了方式,到贫困户家不再拿着笔记本问东问西,而是直接脱下外套帮贫困户家扫院子;有的贫困户不让她进家门,她就去两次、三次;贫困户不在家,她就去田里帮他们摘砂糖橘、收玉米、种油茶,一边干农活一边商量脱贫计策。为了能够更好地和村民们交流,从来不会喝酒的她,甚至会主动带上酒和老乡们坐在一起叙叙家常。

  这些做法看似简单,但是村民们都看在眼里,开始慢慢地接受了这位新来的第一书记,一个月后,村民们跟她也就无话不谈了。

  “你这个女娃娃还真是难‘缠’得很哩!”气氛开始融洽了,不少贫困户还经常这样跟她开玩笑。

  周昌战回忆道,“因为许多村民白天不在家,所以文秀书记只好错开时间段,一般选择早上一大早和下午五六点钟两个时间段入户走访。”

  村妇女主任韦玉行告诉我,为了尽快熟悉贫困户的情况,黄文秀在笔记本上绘制了贫困户分布图。

  由于当地的村庄分布比较分散,好几个屯都是距离村部10公里以上的山路,最远的那洋屯要走13公里山路。黄文秀用了两个多月时间把全村跑遍了,将全村人的所有情况都掌握起来,了解了村情民意,摸准了致贫原因,细心地亲手绘制了全村贫困户分布图,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扶贫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黄文秀生前进村入户每天必经的山路 

    在村里,只见她穿过一次裙子 

  她像春雨,润物细无声。

  周昌战这样比喻黄文秀。他回忆和文秀书记在一起工作,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她就像春雨,细致而温柔,而且还很及时。

  周支书最难忘文秀这个妹妹了。平时为了不耽误村民白天农忙,又要遍访群众,她常常利用晚上和下雨天入户。一旦下雨路很滑,“她既是书记又是司机,从来没有退缩过”。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是制约百坭发展的最大瓶颈,黄文秀把解决交通问题放在了首位。

  黄文秀通过积极争取,很快有3条通屯路列入乐业县2019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项目。她和村两委制定了5项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涉及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的有3项;百果屯和百爱屯“那红”水利工程全长600米;百布水利维修20米;百果、百坭水利维修20米……村内开展乐凤二级公路建设,产生征地和土地纠纷大大小小共计20多起,黄文秀前后40多次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并耐心调解,成功化解矛盾,她也由此成为不少群众的“知心人”。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黄文秀把自己的裙装悄悄收起来,换上运动装,脱下高跟鞋,穿起运动鞋,风风火火,显得更朴实精干了。她走进了贫困户的家里,大家也越来越喜欢这个从北京毕业来的大姑娘了。

  黄文秀从不谈家里的情况,直到出事后媒体报道,大家才知道她家也是贫困户,她靠党和政府的资助完成学业,现在老父亲又患重病,但为了百坭,她很少回田阳老家。

  在驻村满一年那天,她的汽车仪表盘里程数正好走到了25000公里,她发了一个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

  凭着一颗纯粹的心和脚踏实地的作风,黄文秀如温柔的春雨,一点点润泽了百姓们的心。

  都说山里人傍山而居,靠山吃山,然而往往又因山而困。

  百坭村的村民多是散落杂居,每家守着几亩山地,种些玉米、水稻等传统农作物维持生活,自给自足。常常是一家人忙活一整年,稍好的收成也不过2000元左右,经济效益非常低,远远达不到脱贫线。文秀来到百坭村之后,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简单地“靠山吃山”不是办法,只有走产业发展的路子才是硬道理。因此她思考,在这山高坡陡之地,什么样的产业可以打响全村致富的第一炮呢?她敏锐地抓住村里的烟草产业,每次走访贫困户,都鼓励大家用心种植,不但要脱贫还要奔小康。

  2018年,百坭村烟叶种植取得大面积丰收并取得了良好的销售成绩,有9户贫困户靠烟叶种植脱贫,当年贫困率由22.88%下降到2.71%;村民韦峰灵是享受到产业脱贫致富的典型。他因3个儿子上学陷入窘境,是靠着黄文秀帮助申请的“雨露计划”才得以让孩子上学,然而2019年,他将烟叶种植从上年的12亩扩大到20亩,并且长势良好,年收入超过了5万元,马上实现了脱贫。

  至今,在百坭村刚脱贫的烟农家里,他们还会把黄文秀的工作照挂在墙上。她温暖的笑容,连同她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奋勇担当、奉献自我的精神,深深嵌入百坭百姓的心里。

    圆梦了,她却喝不到庆功酒 

  对于农村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

  百坭村现在已经实现了全村脱贫,走出贫穷阴影的群众笑起来了!大家记得,文秀曾自己掏钱跟酿酒的村民预订了两坛农家自酿酒,打算到脱贫之日拿来当庆功酒。

  村民早已酿好了这坛酒,用红布包好,恭恭敬敬地送到村部给文秀。如今用红布包着的酒坛,静静地躺在村部的一个角落里,仿佛在等待她的主人来打开……

(编辑:胡艳琳)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