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水袖曼舞 梨园寻梦 ——中国画《梨园寻梦》创作体会

时间:2021年01月06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郭嘉宁
0


梨园寻梦系列之中国红 郭嘉宁 

  中国戏曲艺术是融语言、文学、美术、舞蹈等为一体的表演艺术,它与中国画都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之林中两枝盛开的花朵。它们有着共同的民族性而又遵循着各自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国画对气韵、夸张、章法、写意性等表现手法与戏曲表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戏曲题材作品也是许多中国画家所热衷表现的内容。

  我生活在福州,闽剧作为使用福州方言演唱的地方戏剧种,距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晋安区就有好几个不同的剧团,它们都活跃在各地进行演出,深受人们喜爱。于是,我就选择它们作为笔下的创作题材。不同于水墨写意戏曲人物画,我采用的是工笔画来表现。工笔画追求艺术形象的神韵意趣,造型精准,以意赋色,在艺术形式上与戏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就好比戏曲舞台上的旦行,旦角多表现善良的女性,不论是化装、服装、唱腔、表演,演员在举手投足之间,须追求细腻、甜美、隽永,以营造出一种内在情感丰富而又优美的艺术效果,这正是工笔画所追求的。

  工笔画《梨园寻梦》的创作我断断续续历时半年之久,期间看戏听戏,深入台前幕后,与演员交流拍照,收集创作素材。画面中描绘了新一代的年轻人在弘扬继承传统文化,在拍照、研究戏曲艺术的场面,也有我自己的影子在其中。在创作前我观看闽剧演员们的演出,聆听他们清丽悠远的旋律,体验闽剧之曼妙韵味,观察他们的神态、身段和唱腔,仔细研究戏曲服饰、头饰,并画了好些草图。为了表现好戏曲艺术的历史积淀与厚重感,我在画面构成上采用团块的构图方式,人物打散重组,有聚有散,追求整体构成,使画面沉稳、均衡、饱满。在色彩运用上,以红色为背景,象征着中国传统元素,人物色调冷灰,与之产生对比,在色彩和形式上形成视觉张力和冲击力,展现出戏曲人物的装饰美和色彩美,既协调又统一。

  要表现好戏曲人物,关键在传神和写意,这样才能使戏韵在画作中呈现。在人物形象设计上我注重写实与写意的手法相结合,表现出戏曲舞台上优美的人物角色,将戏曲人物的发型、头饰和精美的衣裙等画得比较细致,对人物面部也进行较为具体的描绘,用细节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达到以形传神、统揽全局的目的。纵观整幅画作,既有传统元素,又有现代感,通篇采用重彩矿物颜料进行多次渲染,把俗艳的戏曲服饰变为平面装饰性的图式,同时主观调配色彩冷暖与黑白灰,突出了工笔画的精致与装饰性。

(编辑:魏康奇)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