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八秩川美:与历史同行,弦歌不断

时间:2020年11月0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罗大海
0

春风已经苏醒(布面油画) 何多苓

   为庆祝建校80华诞,即日起至12月28日,由四川美术学院组织策划的“与历史同行:四川美术学院建校80周年展(1940—2020)”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展览通过两大板块、 11个专题展,向观众展现了八秩川美从筚路蓝缕到辉煌壮大的发展历程,以及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学术品格。

  历八秩沧桑薪火相传,育九州英才谱写华章。在80年的创作历程中,四川美术学院一直是中国艺术创作版图中的重镇,各个时期均涌现出代表性的艺术家与代表性的作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四川美术学院的艺术家敏感社会现实的变迁,把握历史与时代的发展潮流,强调人文关怀,用作品表现时代所凝聚的文化理想与艺术精神。

  上世纪40年代初,四川美术学院高举抗战救国的旗帜,特别是在设计教育与理念方面,率先以“美化人生”为己任,主张设计服务民生,用艺术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以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为初心。新中国成立后,在构建国家意识与民族文化身份,以及在新的艺术思潮与艺术院系调整的背景下,学院秉承《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围绕“新中国建设” ,以多元的绘画媒介,创作了大量体现时代变革的作品。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追求文化现代性、艺术民族性的过程中,四川美术学院逐渐探索出一条融汇中西、贯通古今,具有民族与地域特色的创作之路。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主线,深入挖掘西南的地域与文化经验,在民间艺术中吸取养料,不断为学院的艺术语言注入文化内涵。这种重视本土性、地域性、少数民族文化经验的创作思路,让四川美术学院逐渐形成了中国美术界独特的“西南经验” ,也为上世纪80年代“乡土绘画”的崛起提供了契机。

  进入改革开放,四川美术学院迎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一方面,在绘画领域先后出现了“伤痕艺术”“乡土绘画”“生命流”“川美新生代”“中国经验”“都市人格”等艺术思潮与创作现象,在中国当代绘画的阵营中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另一方面,四川美术学院在各个阶段都涌现出代表性的艺术家,老中青三代济济一堂,各领风骚,共同塑造和构筑了四川美术学院在当代艺术领域的人文传统。

  本次展览汇集461位艺术家的603件作品,注重学统梳理,构建创作谱系,强调历史语境,重视地域特色,重点突出“文脉与历史”“传统与经典”以及时代使命与当代视野。展览按时间线索分为“1940—1978” “1978—2020”两大板块,由11个专题展组成。“1940—1978”下设的5个专题展览,从四川美术学院初创时期设计教育文献、新中国建设时期的艺术创作、中国画的实践与探索、雕塑的民族化探索以及川美连环画专题系列等方面,系统地为观众呈现出1940年至1978年四川美术学院的发展脉络。“1978—2020”部分则分为“时代强音”“现实关切”“语言之思”“传统再造”“意象生成”“实验之维” 6个部分,展现了四川美术学院1978年至2020年艺术创作的迭代与创新。

(编辑:韩雪竹)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