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为“微时代”文艺批评注入温度与力度

时间:2019年10月0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琼
0

为“微时代”文艺批评注入温度与力度

——专家研讨“微时代”文艺批评

  “当今世界俨然进入媒介化生存全面兴盛的‘微时代’。全面理解和阐释‘微时代’文艺批评的特殊重要性,成为当前文艺研究中的重要方面,也是具有强烈现实性和鲜明时代感的重大实践问题。”近日,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的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微时代”文艺批评研究》开题论证会上,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社科处二级调研员王彦如是强调“微时代”文艺批评的重要性,引发与会专家、学者对该项目课题的深入研讨。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项目课题组首席专家王德胜指出,“微时代”文艺批评总体来说有以下特征:首先,由精英独白走向与大众“对话”。“微时代”文艺批评的重要体现,是各种“微媒体”普遍拒斥学院化、专业性的理论术语,而偏于口语化、浅表化的日常表达,且多为三言两语的碎片化表达或直观体悟,一方面促进了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的相互交流、对话,一方面也使“微时代”文艺批评面临专业批评家主导性话语日渐失落、“审美失范”的危机。其次,“微时代”文艺批评作为一种大众消费文化和视觉文化,有着明显的“架空化”、娱乐化趋势,它有别于传统形态文艺批评的理性分析、逻辑论证套路,而以碎片和零散的直观体验为主,具有从历史情境中脱离的可能性,由此,“微时代”批评呈现出快餐化“用过即扔”“写过即忘”的“消费文化+视觉文化”特征。最后,当前“微时代”文艺批评在传承文化、引导趣味、涵养心灵方面的美育作用有所缺失。

  “‘微时代’文艺批评有一个很重要的转向,即它由单向的专业批评家主导转向批评家与普通读者、观众构成了共同主体。”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一川指出,在“微时代”,每个读者、观众都可以是媒体,都可以成为文艺批评的主体;此外,“微时代”的文艺批评形态也复杂多样,它可以通过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客户端等等媒介进行,“不需要像学者一样动辄写几万字的论文,它可以用一句话来推荐一部小说,也可以用一句话来否定一部电影”。因此,王一川认为,要对当前的文艺批评进行系统化研究,必须重点把握批评主体和形态的多样性问题。

  怎样才能将有温度、有高度、有力度的文艺批评落实到文艺创作与生产的实处?如何在“微时代”充分借鉴各类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来建构和开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文艺批评?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郑萼认为,必须在话语体系的创新方面下功夫,更新传统的术语体系,将新鲜的、有生命力的语汇纳入进来,立足古今中西理论的交汇视野,积极探索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与文艺思想资源、西方最新研究成果的有机融合,在“微时代”文化语境的特异性中寻求文艺批评话语的当代转型。

  课题组子项目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胡智锋认为,文化研究的很多术语已经普遍进入“微时代”文艺批评的话语实践之中,如文化、大众、表征、接合、抵抗、身份、狂欢化、亚文化、生产者文本等等,其中包含大量从西方文化研究中引入的概念,但由于中西方社会经济制度、历史发展阶段和文化特质等差异,很多术语并不能直接作为审视当前中国“微文化”的话语工具。“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回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文艺批评话语中,如传统言论关于‘道器不离’‘技以进道’等技术观,‘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等艺术观,再如具体的‘味’‘触’‘熏’‘浸’等非视觉感知的审美范畴,其重视形象联想、一针见血的批评效果与段子、弹幕等短评偏重交流语境和想象趣味的特征不乏对应之处。”胡智锋说。

  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在质询、讨论和评议基础上,一致认为,该项目紧贴社会文化现实,面向我国文艺未来发展,积极介入当下文艺批评实践,对于改善文艺批评生态、端正文艺创作风气、引领文艺审美风尚等,具有鲜明而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人文学部召集人、山东大学终身教授曾繁仁指出,项目前期研究基础扎实,整体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各子课题间交叉印证、关联递进,具体技术路线体现了较强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要将研究推向深处,必须坚持以“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标准作为文艺批评研究的核心原则,注重通过总体分析“微时代”的文化特性,深入探究“微时代”文艺批评的新现象、新特点和新问题,“既包括对‘微时代’文艺批评总体特征、文艺批评谱系的宏观把握,也具体涉及‘微时代’文艺批评范式转换、话语构成、理论资源、实践形态、方法路径等一系列问题,全面、深入地把握‘微时代’文艺批评现状,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结合鲜活、生动的当代话语,不断为‘微时代’的文艺批评注入温度与力量”。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