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专家研讨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剧《那座城这家人》

时间:2018年12月1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 博
0

  灾难过后,奋力重建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

  ——专家研讨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剧《那座城这家人》

  电视剧《那座城这家人》改编自河北唐山籍作家李焱的长篇小说《平安扣》,以经历大地震重创的城市唐山为背景,讲述了两个家庭、三代人的悲欢离合,一个由七个姓氏组成的九口之家在震后相互扶持、摆脱困境,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代变迁中,他们一起挣脱震后困厄,最终重建幸福家园。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第一批重点推荐献礼剧之一,《那座城这家人》12月2日起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播出,收获了良好的收视与口碑。

  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指导,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电视剧《那座城这家人》研讨会日前在京举办。仲呈祥、汪守德、吴杰、李春利、刘淑欣、张燕、戴清、李跃森、高琦等专家学者与肖宁、孟凡耀、邵警辉、陶陶、李焱、马元、童蕾、萨日娜等该剧主创人员共同探讨了《那座城这家人》的创作得失及其对当代都市题材电视剧的继承与突破。

  导演邵警辉开宗明义地表示,《那座城这家人》的创作核心就是“付出”。“为了重建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剧中所有经历过地震灾难的人都不是在索取,而是在付出。这部剧之所以能够打动很多观众,就是因为剧中的所有人物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付出。”邵警辉说。

  “80后”编剧陶陶坦言自己在接下这部剧的编剧任务时内心十分忐忑,担心没有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自己把剧本写轻了、写薄了。后来制片人孟凡耀告诉她:“你写的不仅是唐山人民震后42年的点滴生活,更是普通老百姓改革开放40年来的真实故事。”为了创作剧本,陶陶三次到唐山体验生活,用100多天时间采访地震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并系统研究了大量文献资料,对震后的唐山与唐山人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时至今日,唐山老百姓的内心仍然有震后创伤,他们会提起大地震,但不会说得特别深,往往以高度概括的语言来重述那场灾难。因此,唐山人民是一个有痛苦的集体回忆但内心无比坚强的群体。”陶陶总结道。

  小说《平安扣》的作者李焱认为,《那座城这家人》生动展现了一座英雄的城市和一群英雄的人民,彰显了伟大的抗震精神。“这部作品尊重历史、直面灾难,高度还原了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历史。”李焱表示,“主创团队不是在撕开唐山的伤疤来强行‘打动’观众,而是通过描绘七个姓氏的九口之家的平凡生活,凸显出人间大爱与人性之美,鞭策如今的人们更加珍惜眼下幸福美好的生活。”

  《那座城这家人》出场人物众多,情深意厚且热忱待人的王大鸣、为爱痴情的杨艾、善良质朴的冯兰芝、自强不息的刘云泽等角色,都令观众印象深刻。主演马元表示,剧本文字的力量让自己不知不觉地投入了角色、不知不觉地动容和落泪。“演员就像是情感的搬运工,我们的工作是二度创作,负责将剧本中文字的情感生动地呈现给观众,因此任何优秀的角色都不是凭空创作出来的,而是剧本丰富内涵的再现。”马元回忆起自己初次来到唐山抗震纪念馆时的情景,“亲眼目睹大地震后整座城市的惨状,让我触目惊心,更令我对震后快速崛起的唐山深感敬佩。”

  在真实演绎了大时代下小人物人生感悟的同时,《那座城这家人》还以强烈的生活质感触动着观众的心灵、用充满正能量的价值立场和表达方式丰富着现实主义的内涵。文艺评论家汪守德认为,这部剧采用了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相结合、日常生活与突发事件相融合的创作方法。40年的生活,三代人的爱憎、一家九口的情感纠葛,汪守德用“你不知道人生可以有多坎、多难,也不知道人心可以有多美、多暖,还不知道艺术可以有多真、多精”来总结《那座城这家人》。“在剧中,爱是无形的、无言的,也是有形的、有言的,这种充满正能量的温暖之情,正是当下中华民族需要的情感。”汪守德说。

  《那座城这家人》以王大鸣、杨艾两个震后相遇的年轻人之间的情感为主线,再现了灾后人们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感人奋斗史,将改革开放40年间普通小人物对于梦想的不懈追求表达得淋漓尽致。“全剧一开始,瞬间的灾难就改变了所有人物的生活。有人说,‘除了生死,其他都算不了什么’,但《那座城这家人》除了探讨生死,更探讨了怎么生、如何死,思考了比生死更加沉重的话题。”《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表示,“男主人公王大鸣经历了地震、‘非典’和矿难等天灾人祸,但他没有怨天尤人,认命却绝不被命运击倒,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生的意义。”李春利认为,全剧结尾处的一句台词起到了点题作用,“好好地活下去,是对死者最大的告慰”。“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那座城这家人》中的人们,不仅完成了物质的重建,也实现了心灵的重建、价值观的重建以及对未来生活意义的重建。”李春利表示。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燕认为,《那座城这家人》是一部“巧角度、小人物、大史诗”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唐山大地震是中华民族的惨痛灾难,也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转型时间契合,全剧真实反映了我国40年间的社会变化过程,包括服饰潮流、发型风格、建筑样式、城市建设等,都与时代高度贴合。”张燕认为,该剧的故事集中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国家发展与社会建设的伟大成就,极具时代精神。“剧中没有大风大浪的勾心斗角,也没有家长里短的矛盾,创作者将40年的巨大变迁浓缩于一个普通九口之家身上,通过个体的重生与城市的重建展示了时代进步对于每个普通个体生活的影响,可谓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张燕分析说。

  同时,与会专家也指出了《那座城这家人》的一些不足,如隐去故事发生背景唐山市而称之为“唐城”、部分人物形象较为单薄、几对人物的婚姻关系过于封闭、军人角色塑造有所欠缺等,希望主创团队在今后的创作中予以改善。

电视剧《那座城这家人》剧照

(编辑:秦兰珺)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