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中央音乐学院提琴制作研究中心举办《硕果》音乐会

时间:2018年07月1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高艳鸽
0

中央音乐学院提琴制作研究中心举办《硕果》音乐会

最差提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 

《硕果》音乐会上,郑荃团队研制的民族低音拉弦乐器大华琴亮相
  7月7日,中央音乐学院提琴制作研究中心30周年庆典音乐会在北京举行,音乐会以《硕果》命名,寓意从1988年到2018年这30年来,提琴制作研究中心取得的累累硕果。《硕果》音乐会汇聚了林朝阳、薛伟、陈曦、高参、刘霄、谢昊明等中青年小提琴演奏家,名家室内乐团、琥珀四重奏也在音乐会上亮相。
  音乐会以名家室内乐团演奏的《布兰登堡协奏曲》第三号拉开帷幕,随后演奏家们相继带来《茨冈》《天鹅》《浮士德华丽幻想曲》《阳光照耀在塔什库尔干》《沉思》《流浪者之歌》等曲目的小提琴独奏以及《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等。音乐会上,演奏家们使用的乐器,均为30年来中央音乐学院提琴制作研究中心的师生们制作。比如,林朝阳使用的小提琴,是中央音乐学院提琴制作研究中心主任郑荃制作的、曾在1987年荣获意大利提琴制作比赛金奖的小提琴。刘霄演奏《茨冈》用的小提琴,是郑荃在2012年为吕思清制作的。谢昊明演奏《浮士德华丽幻想曲》时,使用的是逯翔今年新制作完成的小提琴。
  琥珀四重奏在音乐会上演奏了《敬·生活!》,演奏大提琴的杨一晨介绍,他们乐团用的这四把提琴,是郑荃在2016年制作完成的一套四重奏乐器。从构思到制作完成,郑荃用了8年时间。更难能可贵的是,这四把提琴的木头,来源于同一棵树。为了填补民乐队中低音拉弦声部的空白,以郑荃为首的科研团队历经多年的研发,研制了民族低音拉弦乐器大华琴。在本次音乐会上,大华琴作为全球首次公演亮相。大提琴演奏家王崇武演奏了大华琴独奏《天鹅》和《萨丽哈之歌》。
  在音乐会上,郑荃回忆了1961年时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赵沨带领中国选手出国参加在罗马尼亚举办的艾涅斯库国际提琴比赛的往事,当时中国选手铩羽而归,赵沨听到的评价是:“你们的选手非常优秀,可是他们用来比赛的小提琴只能是练习用的,不能用作比赛用琴。”1976年,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首次访华指挥中央乐团演出,他感叹中国有世界一流的演奏家,但他们用的却是末流的乐器。
  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先辈们,很早就意识到乐器制作对音乐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赵沨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了设立乐器制作和研究部门的想法,1977年,中央音乐学院设立了提琴制作研究室。1983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的郑荃赴意大利克雷莫纳国际提琴制作学校学习。1988年,郑荃学成归国前,向中国驻意大利使馆表达了要回国办学的想法,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国家教委专门拨款5万美元,让他在意大利采购回国办学所需的各种器材。郑荃用这笔经费采购了十大木箱的材料和设备运回中央音乐学院,打下了办学的基础。
  1988年,中央音乐学院成立提琴制作研究中心。第二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培养能够独立设计制作专业演奏艺术提琴并具有相当音乐艺术修养、科研能力的新一代提琴制作家。30年来,提琴制作研究中心共培养学生200余人,其中大部分成为职业提琴制作家,是中国提琴制作业的领军人物。在中国和其他国家举办的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提琴制作研究中心的教师及培养的学生共获奖100多项,其中包括金牌18枚、银牌16枚、铜牌5枚。
  中央音乐学院提琴制作研究中心的120名校友出席了《硕果》音乐会。“1989年开班,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发展到几代人,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水平不断提高。我回国时‘要让中国提琴在国际提琴制作界占有一席之地’的誓愿已经实现。”郑荃说,“中国提琴就是‘最差提琴’代名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
(编辑:高森)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