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关注时代的精心提炼

时间:2017年05月3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周春锋 邓 风
0

  关注时代的精心提炼——记“治蜀兴川五年 跨越中的四川”摄影展

藏家喜事 赵远平 摄

成都的桥(组照) 程从信 摄

  5月23日是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这天深夜,成都春熙路步行街已渐趋宁静,一群特殊的志愿者却开始忙碌了起来。他们安装设备、搭建支架……忙碌到5月24日凌晨五点,一个特殊的展览成功出现在春熙路地铁口广场:50幅大尺寸的摄影作品在展览上亮相,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原来,这是“治蜀兴川五年 跨越中的四川”摄影展春熙路展场。

  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实现两个跨越,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继续前进、开创未来的新长征。回应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时代课题,“治蜀兴川五年 跨越中的四川”摄影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四川省文联凝聚全省摄影工作者的力量,以图片展览的形式讲述四川治蜀兴川五年的发展故事。展览共选出120幅入展作品,并于5月21日开始先期在四川美术馆展出。

  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平志英表示:“我们不仅要让好的摄影作品登上艺术殿堂,进入展览馆,更应该进一步贴近群众,让更多的市民有机会享受到艺术成果,从展览中看到四川近五年来的发展变化。”这是本次展览步入街头的初衷,也就有了开篇一幕——50幅巨幅摄影作品,呈现四川五年的发展巨变。

  创作导向、创作经历,是入选本次大型展览的先决条件

  据四川省摄协常务副主席、秘书长贾跃红介绍,自4月21日展览动议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共征集到来自全省21个市州的400余名摄影作者近6000幅作品,经过严格的初评、复评,最终选出了120幅入展作品。

  投稿与入选比例接近50∶1,可见标准严格,四川省文联和省摄协作为展览的主办方,对评选标准有着清晰的定位。“要选出既能反映发展变化、紧密契合时代,又具有艺术价值的好作品。这是我们评选的根本方向。”展览评委会评委陈锦介绍。

  作品《成都的桥》由十幅照片构成,从多角度展示了成都多座大型立交桥,照片中成都桥梁横跨东西、纵贯南北,气势恢宏又富有浓厚的现代艺术气息。据作者程从信介绍,他关注成都的桥已经有十几年,他认为桥是一座城市的重要标志。“今年我拍一张,明年我再拍,通过桥就能拍出城市的发展变化,就能拍出我们的生活变迁。我要把成都的桥拍完。”这是程从信的创作目标。

  “这次入选作品表现领域有很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很多都是反映生产、生活一线的,来自最基层,如果没有长期深入生活、扎根基层的经历,没有关注群众的艺术创作导向,是拍不出这样的好照片的。”评委陈宁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扎根在人民之中,永远同人民心脉相连,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征稿的艺术导向和评审标准,践行了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所以展览呈现出来的作品,才会在群众中得到了极大地认可——这从24日清晨春熙路广场上不少群众冒雨观展的热情中可见一斑。

  图说治蜀兴川这五年

  本次展览共分为“社会文明”“创新发展”“脱贫攻坚”“文化旅游”四大板块。既有单件作品,也有摄影组照,以及不同作者拍摄的同一主题作品。它们或采用航拍的俯瞰视角,或深入现场记录细节,集中呈现了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四川省“五位一体”建设跨越发展、深刻变化的局面。

  《以花发展产业 助民增收致富》2015年4月摄于中江县集凤镇石垭子村;《成都铁路货运综合编组站》2017年3月摄于成都市北站,也是“一带一路”中欧班列从成都开车的始发站;《穿越万亩珙桐花林的雅西高速》2014年4月28日摄于荥经县大相岭……这些作品既有浓厚的时代感,又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生动传递出了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时代旋律。

  《嘟嘟妹的互联网+》讲述了大山深处的农村青年“嘟嘟妹”的创业故事,作者王伟表示,创新创业是时代主题,他关注这一主题下家乡泸州的百姓故事。作为自由摄影师,他想要创作这样的作品进行艺术发声,来介入时代和社会。

  入展作品既有普通群众的视角,也有摄影家关注时代的精心提炼。可以说,治蜀兴川五年,四川的各项变化都在参展摄影人的镜头中。

  尽展四川摄影的丰富脉络

  四川摄影是巴蜀文艺高原上的“金字塔”,涌现了王达军、王建军、田捷砚、吕玲珑、林强、罗红、梁江川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风光摄影家。在纪实摄影方面,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李杰、陈锦、杨麾等摄影师早就把镜头对准了四川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普通民众。这些享有盛誉的杰出四川摄影人是四川摄影金字塔的塔尖所在,代表了四川摄影的高峰。

  而近年来,四川摄影爱好者逐年递增,各类摄影展览、赛事不断涌现。四川省摄协在基层开展的一系列工作,也在基层撒下了摄影文化火种。“天府新农村”“最美全家福”等摄影活动,在全川得到了广大摄影工作者的普遍、持久响应;“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公益工程建设,在革命老区、偏远山区、城市社区播撒艺术种子,备受关注;以成都为中心向市州基层辐射,培育了为数众多的优秀摄影志愿者。一大批新的摄影人正在迅速地成长,为四川摄影注入新鲜血液和后备力量。从街头随处可见的摄影爱好者,到职业摄影家,四川坚实的摄影人队伍共同构成了四川摄影“金字塔”。

  展览的成功,是扎根于四川摄影坚实基础之上的。数量庞大的摄影爱好者、有较高艺术水准的骨干摄影师,以及造诣高超、艺术成熟的摄影领军人物,从参展到评审、布展,他们均不可或缺,展览背后是四川摄影丰富脉络、坚实基础的呈现。

  登高峰再上高峰,出沧海更有沧海,艺术创造无止境。正如平志英在四川省文联第七次文代会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今后五年,四川省文联将全力推进文艺创作生产,实施高原高峰计划,开展文艺铸峰行动;加强文艺人才培养,实施打造文艺川军行动计划。加强高端文艺人才培养,提升中青年文艺骨干,扩大基层文艺队伍。”

(编辑:王解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