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慢品细啜“大师下午茶”

时间:2017年05月26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言 艺
0

广州市文联多渠道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慢品细啜“大师下午茶”

  最文艺,在一起!由广州市文联与南方报业289艺术共同打造的广州文艺市民空间,是服务于市民的创新文艺平台,致力于推动文艺志愿服务的创新,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供了新渠道、新方式。市民空间,顾名思义就是市民自己的文艺生活空间。因此,创办之初,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就特别强调空间的市民主体属性,提出了“最文艺,在一起”的口号,明确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行动理念,提出了“天天有体验、周周有花会、月月有名师、季季有盛宴”的总体要求。其中,利用每周末上下午四个时间段,推出“跟随二十四节气诗意生活”“大师下午茶”等品牌活动,打造永不落幕“周末文艺花会”,为市民的文艺生活提供丰富的“一站式体验”。

  “跟随二十四节气诗意生活”活动每月利用节气前的两个周末在书法空间、摄影空间、美术空间和神秘空间安排与相应节气知识相关的课程,让市民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我国二十四节气历史遗产所包含的丰富知识,服务广大市民的生活和健康。而“大师下午茶”活动则将文艺名家和市民的内心联结在一起,大家畅所欲言,纵论艺事,如同一场触碰心灵的朋友聚会。

跟随二十四节气诗意生活——归园田居,五谷作画

跟随二十四节气诗意生活——送“福”进万家

“大师下午茶”活动现场

“大师下午茶”嘉宾:左起,周国城、陈小奇、张丹丹、张 欣

  镜头一

  周国城挥毫送“福”谈书画

  “如果你想画好画,我建议先学书法,书画同源,书法为上。”书画家、广州市美协主席周国城在活动中化身“文艺男神”,现场挥毫赠“福”,与市民进行艺术人生、艺术百态的交流,共享“大师下午茶”。

  广州市美协副主席、南沙区文联主席黄健生主持本次“大师下午茶”,他向市民介绍了周国城和西泠印社,由于有许多年轻市民的加入,他表示,青春的力量是推动中华文化前行的巨大力量。

  广州市黄埔区文联主席庄汉山化身“小粉丝”向周国城提问:“双钩书法的文化价值值不值得我们推广”以及“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周国城回答他:“双钩”是创新的表现形式,是书法和篆刻的一个手段,但不值得推广。

  有市民提出,在现代社会,传统的文人画被简单化了,很多美术家都在玩笔墨。周国城认为,传统的文人画非常伟大,现在反而处于低潮,其原因在于明清之后很多人以为画两棵兰花、两根竹子就是文人画,自己把自己淘汰了。现在的美术展览上,很少有好的文人画,这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的急功近利。

  活动吸引了无数市民抓拍,铺满一桌子的“福”字不到一分钟便被市民“一抢而空”。除此之外,到场的市民均得到了周国城精心准备的《百问·周国城》一书。

  镜头二

  陈小奇畅聊“广东流行音乐”

  “每个时代都需要不断推出好的原创作品,翻唱老歌总有一天会用完经典的仓库。”广州文艺市民空间迎来了第二次“大师下午茶”的活动,词曲作家、音乐制作人陈小奇现身广州文艺市民空间,与市民分享他的成长奋斗之路,畅聊广东流行音乐几十年发展历程,并深入剖析广东流行音乐萎靡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

  20世纪90年代,许多作曲人开始给曲填词,陈小奇面临失业危机,他大胆跨界,尝试作曲,凭借《涛声依旧》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作曲家。“每首歌曲的出现和走红有许多偶然因素。”陈小奇说。

  如今,广东流行乐坛的发展陷入泥淖,是因为缺少了能让音乐人生存发展的环境。作为广东流行音乐几十年的见证人,陈小奇感触颇深:“现在我们要发展广东流行音乐,首先音乐人要做好自己的本分,更重要的是,相关方面有没有决心加大力度、集中火力推进流行音乐的发展。”陈小奇说,广州缺乏养活一帮音乐人的产业,任何优秀的作品都是非功利性的,但是如果一个人生存困难,那要创作出好作品就是妄谈了。

  镜头三

  张欣的“都市文学”茶聚

  “文学有时候也挺简单的,一个人来了,一个人走了,都可以文学的形式出现。但平凡的生活如何让人有目瞪口呆的感觉?能写出这些的人才能当作家。”作家张欣做客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大师下午茶”活动,与市民畅谈了她的文学人生。

  张欣的“都市文学”很有代表性,她以“擅长细腻而深刻地刻画都市男女爱恨纠结”而蜚声文坛,成名至今已有20余年。她的作品被大量改编为影视剧,尤以《深喉》《锁春记》《浮华背后》等长篇小说为大众所熟悉,陈道明、夏雨、李亚鹏、李小冉、马伊琍等演员都曾演绎过她笔下的人物。

  张欣的小说关注的都是都市人的情感世界、生存状态和事业追求。“因为我是一个感受型的作者,所以从一个女性的视角看待社会生活我较为擅长,把握起来也会轻松一些。”

  “广州的作家群一直在努力,或许,相对于其他地域的作家而言,广州作家的确少了那么些‘精英意识’,但作为一个身处广州的作家,我很感激广州给了我‘平视生活的机会’。”张欣认为,在广州,一个作家跟裁缝、卖肉的从来都没有什么差别。或许,去北方或者其他城市,作家会有些“灵魂工程师”的使命感,但在广州这样一个经济发达的商业城市,“我们不会有这种身份上的差异感”。

  镜头四

  张丹丹分享舞蹈人生

  “学习芭蕾舞,不在于能得到什么,而在于是否愿意让芭蕾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充实人生、滋养心灵。”芭蕾舞表演艺术家、广州市舞协主席张丹丹做客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分享了她与芭蕾舞的动人故事。

  在芭蕾舞演员光鲜的外表背后,充满着汗水。张丹丹说,“舞蹈演员需要脑科大夫一样的脑子、运动员一样的体质,他们真的需要非常热爱舞蹈,才能坚持下去。”

  在几十年的舞蹈艺术生涯中,张丹丹也曾经想过放弃,“在我想放弃的时候,身边有老师、同事、朋友、编导会拽着我走,帮我度过这个阶段。在缓过一段时间后,我又摁不住想上台”。

  今天的年轻人面临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有的学生会半途而废,张丹丹为此感到很难过。她认为,好的演员和艺术,都特别需要观众的理解与支持。如果没有观众懂得他们、支持他们、热爱这门艺术的话,会影响到这些有才华的艺术家的献身状态。

  在张丹丹彷徨的时候,看到观众列队等候,她会觉得受到很大的鼓舞,“很多好的艺术家是靠‘粉丝’培养出来的。芭蕾舞演员同样很需要‘粉丝’。观众才是我们生存的根本,我很希望这个土壤越来越肥沃、丰厚,让更多的艺术家有机会被欣赏”。

  办好市民空间

  必须坚持常态化制度化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办好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必须坚持常态化制度化,坚持固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结合,文艺形式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艺术类别在跨界中互动共享,不同季节与国家节日整合,固定空间与移动空间结合,在“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上下功夫,提升广州市民的文明素养,增添广州的城市魅力。

  如“跟随二十四节气诗意生活”活动,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树华美术机构的文艺志愿者结合冬至、小寒、谷雨等节气,在美术空间进行绘画互动,教市民绘美味食品,画美好风景。比如在“谷雨”来临之际,文艺志愿者和市民一起用谷物做五柳先生田园生活的拼贴画,感受田园的乐趣。在市民体验的过程中,文艺志愿者对每位市民进行具体指导,解答他们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主办方还结合《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这类以诗词、朗诵等为主打的文化节目大受欢迎的契机,推出杨克的诗歌“品读会”,以“诗歌”为媒介开启一场广州文艺市民空间的“朗读者”大会。活动从全市征选朗读者,朗诵书写广州、岭南的当代诗歌。诗人杨克与市民一起重新发现和审视广州的诗意,游诗歌之海,品生活之美。广州粤剧院演员葛锐娟还特意用粤语朗诵了杨克的《岭南》,原汁原味的表达引起了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使现场气氛达到了最高潮。

  “艺术就是生活,艺术也需要引领,市民欣赏艺术的视觉更需要持久地培育、提升。”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州市文联主席李鹏程表示,多艺术门类的展示,文艺名家与市民零距离互动,将对市民生活、审美、消费观念的引领发挥日益重要的提升作用。“文艺名家在与市民互动中展示才艺,接受市民的检验,在检验中学习提升。他们只有坚持到人民中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体验到‘文艺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深刻内涵。”

(编辑:王渝)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