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历史话剧《商鞅》:展现命运与人性的力量

时间:2017年03月2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高艳鸽
0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2017原创演出季登陆国家大剧院——

历史话剧《商鞅》:展现命运与人性的力量

话剧《商鞅》剧照

  3月15日至18日,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打造的大型历史话剧《商鞅》作为2017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玉兰绽香”演出季、上海话剧艺术中心2017原创演出季参演剧目登陆国家大剧院。这部讲述战国时期大改革家商鞅的话剧,由姚远编剧,陈薪伊任总导演,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老中青三代演员许承先、杨绍林、吕凉、周小倩、尹铸胜、刘鹏等出演。本次的4场演出,尹铸胜和刘鹏分别担纲其中两场演出的主演,两版《商鞅》被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定位为经典版和青春版。

  1996年,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创排的大型历史话剧《商鞅》轰动了上海,它以恢弘的气势、深邃的主题和各具个性的人物感动了观众,成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一大金字招牌。全剧从商鞅呱呱坠地一直写到他被万箭穿心,集中展示了他在短短十九年时间里创下的使秦国日新月异的奇迹,刻画了一位威严果敢同时有着复杂内心的改革家形象。

  “我始终相信《商鞅》不会过时,因为它写的是历史,写的是人生,写的是中国千百年来一直凝固着的一块文化。”姚远表示。这部剧的酝酿自1982年始,直至1988年才写就。他解释,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个题材,不仅是因为历史的空白处有利于剧作者发挥想象,也是因为我们国家开始步向改革。“身为中国人,自然关心中国改革的命运,所以我看到商鞅的故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历史的功能就应该是向着现实发出它的共鸣,而使现今的人们能从历史的足迹中寻见什么值得回顾的东西。”

  在姚远看来,历史剧的创作,是用自己的观点有根有据地阐述历史。话剧《商鞅》中,除了商鞅的母亲姬娘是纯虚构的人物形象,其他的角色都是史料里有名有姓的人。“当我看着商鞅、姬娘、韩女、景监、公子虔、赵良在笔下一个个活起来的时候,是创作中最为满足的时刻。因为每个人都是在历史的依据之中,按照他们自身的逻辑在运动着。史实是‘经’,人物逻辑是‘纬’。”

  1996年至2003年期间,《商鞅》经历了百余场演出,足迹遍及上海、北京、广州、苏州、南京、深圳、香港、台湾、新加坡,获得了诸多赞誉,并获宝钢高雅艺术奖、第七届文华奖、1997年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成果奖等。2003年该剧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主演尹铸胜因“商鞅”一举成名,囊括了中国戏剧梅花奖、白玉兰戏剧表演奖、文华表演奖等各项专业奖项。

  随着时间流逝,当年的青年演员已人到中年,老演员们更是由花甲迈入了古稀。2007年,为了将这台经典剧目保留下去,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大胆决定起用新人重排此剧。最终,魏春光、孙宁芳、孙艺洲、贾邱、王一然等成为“青春版《商鞅》”的演员。2015年,为纪念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成立20周年,上话以豪华阵容重排《商鞅》,除了邀请尹铸胜回归舞台再现经典外,也选择了青年演员刘鹏接棒商鞅这一角色。

  姚远认为,自己对《商鞅》的贡献是在于剧本对史料的选择和删减。这部戏一共有三条线:政治斗争线、商鞅和韩女的爱情线、商鞅和姬娘的命运线。“在我的处理中,我把政治线做了修剪,削弱了爱情线,加强了商鞅的命运线。《商鞅》的政治价值在于展现了命运与人性的力量。一个奴隶想改变个人命运,而帝王想称霸,因而推动了历史进程,其他线索都是此线的依托。”

(编辑:周娜)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