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爆款动画电影养成记

时间:2016年12月16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海洋奇缘》和《你的名字。》近日接连在国内公映,在取得良好票房成绩的同时,再次引发了电影业界和广大观众对动画电影的关注。美国迪士尼公司出品的《海洋奇缘》秉承热卖片《冰雪奇缘》的创作思路,在全球俘获了无数观众,并入围2017年金球奖最佳动画长片;《你的名字。》则凭借颇具创新性的主题和清新优美的画风创造了日本动画电影在中国市场的票房新高。这两部来自世界动画电影大国的影片,能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和发展提供怎样的借鉴?本报特别推出此专题版面,以期引发思考。 ——编 者

“《海洋奇缘》的成功得益于迪士尼的管理文化”

——访迪士尼动画制片厂特效动画师佟乐

□ 曹怡平

 

电影《海洋奇缘》剧照

  上世纪90年代,自皮克斯革新动画片制作的标准之后,这一动画电影的制作新贵逐渐崛起。与之相比,迪士尼推出的动画电影似乎风光不再。为了在动画电影领域重新崛起,迪士尼现任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艾格采取了大手笔的并购,2006年在动画领域收购了皮克斯,以期用皮克斯的创意方式和管理文化重新激活迪士尼的活力。事实证明,经过几年的调整、改革后,迪士尼焕发出了新的创意活力。至2013年《冰雪奇缘》的推出,迪士尼已经毫无疑问地重归王者之位。近日公映的“热带海洋版《冰雪奇缘》”——《海洋奇缘》,不仅给寒冷中的中国观众带来了一股夏日清风,也让我们好奇,在强敌环伺的好莱坞,迪士尼是如何做到的?迪士尼又是如何找到制作超级动画大片的金钥匙、打开炫目动画世界大门的?为此,笔者专访了任职于迪士尼动画制片厂特效部门参与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惊奇蜘蛛侠》《超能陆战队》《海洋奇缘》等影片特效制作的特效动画师佟乐。

 

  特效动画师的日常

  ○曹怡平做真人特效和动画特效时,思维模式会不会不一样?

  ●佟乐:实际上不太会。一切都是基于真实世界的,研发也好、创作也好,都是基于真实世界。

  ○曹怡平你们平时需要和导演沟通吗?

  ●佟乐:需要沟通。导演会把工作分派给不同的特效师来做。我们开始做一个段落的时候,会和导演一起准备这个段落。如果某个镜头是我的,我会坐到导演旁边,他会告诉我,他希望什么样的镜头效果。轮到别人负责的镜头时,就换别人坐导演旁,导演再接着分配任务。

  ○曹怡平万事开头难吧?

  ●佟乐:是有一些挑战。虽然导演已经说了他想要什么东西,可开始做的时候,你很难100%确定他要什么。比如,在一个下雨的场景中,导演说我需要下雨,却没有描述雨有多大,你就需要自己先确定是小雨还是大雨。即便导演说要大雨,你也需要确定雨大到什么程度,是普通的大雨,还是狂风暴雨。通常,我要先做一个简单的版本,再给导演看。如果导演需要这样的效果,我们就往这个方向走;如果不需要,就再调整。这样做是为了锁定导演的心理图景。

  ○曹怡平这样讲有点抽象,能举个《海洋奇缘》的例子,来说明一下你们的日常工作吗?

  ●佟乐:像德卡这个岩浆怪,就有很多层次要做,他头发的岩浆是一个部分,他动的时候手上可能冒出烟来,这是另外一个部分,而他背景的烟,又是一个部分。如果我先做背景的烟,我做好了之后,就可以交给负责人,负责人和其他员工一起来看我做的镜头,之后会给我一些建议。

  ○曹怡平迪士尼在拍动画片的时候,要做一些实地的调研或者考察。你们特效部门也需要做实地调研吗?

  ●佟乐:我们不需要跟导演去,因为他们考察的内容和我们不一样。但我们也需要做一些实地考察。很幸运的是我们在洛杉矶,离海很近。刚开始启动这部电影的时候,研发团队会花时间去观察海浪的形成、海浪的运动方式。他们拍了很多视频,这些资料在做电影的时候可以供大家参考。我的上司曾经在家里做了一个试验,模拟岩浆爆发。他把这个试验拍成视频,以便观察爆发的速度和形状。总之,我们做考察跟导演做得不太一样。

  迪士尼的金钥匙

  ○曹怡平迪士尼怎么帮助导演解决问题?

  ●佟乐:我们有内部的反馈机制。从电影制作开始,到成品推出,大概会组织八到九次的放映。开始的时候,导演带着制作团队、编剧以及核心小组开始创作。因为前期制作存在很多问题,第一版、第二版通常都用分镜头来表现情境,然后找一些员工来配音。开始的版本不太流畅,因为是用铅笔画的,是2D的,比如要表现莫阿娜出海,就画一艘船、莫阿娜以及莫阿娜带着小猪出海,虽然只有三幅画,但三幅画会拉到三秒钟的长度,以配合完工电影的时长。

  ○曹怡平为什么需要分镜头版本?

  ●佟乐:分镜头是为了定景,确定镜头该怎么走,人物该怎么走。动画片和真人电影不一样,真人电影导演可以先拍出来,这样他就很容易知道镜头是怎么走的。但动画片的场景存在于导演的脑海中,需要用分镜头把它具体化,这样我才知道这个镜头是怎样走位的。有了这个模板后,后面的3D版就按照这个来做。每个镜头,3D的版本和2D的版本基本上是一样的。2D是一个简单的定稿图,3D的结构实际上和2D是一样的。比如小猪站在莫阿娜前面,细节是她们两个以45度角往左边偏地站在船上,这些细节做完了以后,3D实际上和2D是吻合的。

  ○曹怡平《海洋奇缘》有推倒重来的经历吗?

  ●佟乐:基本没有太大变化,唯一变化的是部分配角,最开始的时候小猪和公鸡都被带上了船。为了让故事更精简,删除了小猪这个角色。带小鸡上船,是因为不仅有很多关于鸡的笑话可以写,而且小鸡还救了几次宝石,这有助于故事的推进。

  ○曹怡平动画片做好之前,都不会邀请外人观看吗?

  ●佟乐:到了第七版或者第八版的时候,会搞一个试映会。近来,迪士尼比较喜欢去亚利桑那州的一个小镇放映,那里的观众不太受到好莱坞审美的影响。放映的版本是半成品,大概已经完成了70%的动画、30%的特效,其余部分可能还是2D效果,把它们剪到一起,不是最终版,但故事基本能保持完整。在放映之前,迪士尼不会告诉观众电影的名字,但需要在意观众的感受,搞清楚观众喜不喜欢某个人物或桥段,并让他们说出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

  ○曹怡平观众的意见真的可以决定故事的走向吗?

  ●佟乐:观众看到的是比较成熟的版本了,不太可能出现大手笔的改动。如果有80%至90%观众看了之后很喜欢小猪,导演可能做一点相应的调整,给它加一点戏,但不会把它作为主角,大规模调整故事。

  迪士尼的改革

  ○曹怡平皮克斯内部有皮克斯大学,像这样的内部培训机构,你们有吗?

  ●佟乐:我们也会提供很多内部培训。有时候,会邀请一些导演或者编剧来分享他们的电影。我们会在电影前期的时候,请外部人员或者内部人员来做培训,不忙的时候也有一些培训课程。如果细到每个部门的话,公司每个部门都会提供一些专门的培训。

  ○曹怡平培训是定期的,还是随机的?

  ●佟乐:可以理解成随机的,因为它不会固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动画部门如果需要我们提供技术上的帮助,或者反过来我们需要他们的帮助,就可能推出一堂培训课。大多数的培训是根据需要来创设的。

  ○曹怡平迪士尼收购皮克斯后,皮克斯的灵魂人物约翰·拉塞特成了迪士尼的首席创意官。在你的具体工作中,能感觉到皮克斯的文化会对迪士尼的文化有影响吗?

  ●佟乐:我们部门今天刚好和艾德·卡特姆开了个会。艾德是CG界的泰斗,他跟约翰·拉塞特和乔布斯三人创建了皮克斯。我们也问了他这个问题,因为我们也感受得到,两个公司的文化并不一样。皮克斯在硅谷,他们比较纯粹,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公司,而迪士尼是在洛杉矶,我们的总公司就在马路对面,跟我们公司是连通的,所以会有很多的限制。

  ○曹怡平可以理解为,迪士尼的公司文化更保守一些?

  ●佟乐:怎么说呢?皮克斯毕竟是一个年轻的公司,而迪士尼公司有好几十年的历史,经历了起起伏伏,公司的文化肯定跟皮克斯很不一样。但自从迪士尼收购皮克斯后,罗伯特·艾格让约翰·拉塞特和艾德·卡特姆两人过来,同时管理两家公司。他们到迪士尼之后,做了大量改革,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的是,迪士尼动画重新振作起来了。

  ○曹怡平对,之前好长一段时间里,迪士尼都没有推出惊艳的作品了。

  ●佟乐:在此之前,迪士尼经历了好几次低谷。一次是华特·迪士尼先生的去世,他本人是一个很有远见、很会管理公司的人。可是他去世之前,没有准备自己的接班人,迪士尼公司因此经历了一次很大的低谷。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有一批不是特别热衷于动画的人在管理公司,这导致了迪士尼经历了另一次很大的低谷。一直到后来罗伯特·艾格掌舵后,他收购了皮克斯,请约翰·拉塞特和艾德·卡特姆过来后,做了很多改革。今天开会的时候,艾德·卡特姆就说,公司如果要招一个高管,你需要面试的是这个高管的手下,这样才会知道,这个人会不会管理手下。

  故事性永远是第一位

  ○曹怡平有的中国观众看了《海洋奇缘》之后,觉得挺像《疯狂原始人》的。在人物造型方面,《海洋奇缘》参考过《疯狂原始人》吗?

  ●佟乐:完全没有参考《疯狂原始人》。可能有的观众觉得他们都是穿草裙,动作都很灵活吧。这部片子在中国好像不是很轰动,但在美国票房很好。我觉得中美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美国观众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他们有机会去夏威夷旅行,知道波利尼西亚的人大概是什么样子。实际上,《海洋奇缘》逼真地还原了波利尼西亚人的环境和生活。波利尼西亚人的体态比较胖,身上有文身,因为天气很热,男生常常都是半裸上半身的。中国观众可能还会觉得,两部电影的有些角色都没有穿上衣,皮肤又都黑黑的。

  ○曹怡平你觉得还有中国观众没有理解到的其他文化因素吗?

  ●佟乐:这部电影和《冰雪奇缘》一样,是个歌舞片,里面有很多首歌。有的歌,中国观众可能并不觉得那么好听,或听不懂,就不那么买账。可是在美国,你一提那个帮我们写歌的林·曼努尔·米兰达(Lin Manuel Miranda),美国人一听到是他的配乐,就高兴得不行。他在美国很红。《海洋奇缘》里给毛伊配音的演员是道恩·强森,他在美国也很火。

  ○曹怡平对迪士尼来说,是角色重要一点,还是故事重要一点?

  ●佟乐:故事比较重要。我们想要讲一个能够讲到人心里面的故事。如果故事不好看的话,观众就不太看得下去。迪士尼做的动画,不是纯粹给幼儿园小朋友看的,是全家人可以一起看的老少咸宜的片子。所以故事非常非常重要。在我们的制作过程中,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把故事讲好了,才会谈所谓的技术、特效、渲染、灯光等问题。(王克宇记录整理)

时空旅行中的“二次元”爱情故事

——电影《你的名字。》解析

□ 马明凯

电影《你的名字。》剧照

  12月2日在全国上映之后,日本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引发观影热潮,日前票房已过5亿元,在当前日趋理性的市场环境中,这无疑是个惊喜。实际上这部影片在今年8月日本上映时就迅速成为一种现象,甚至被称为一部“神作”。作为新海诚的第三部动画长片,本片不仅保留了导演之前清新精致的画风,更重要的在故事方面取得了全新突破。虽然讲述的仍是成长和爱情,但导演不再局限于个体的呢喃低语或者耽溺式的画面审美,而在其中加入了时空纽结、灾难叙事、城乡景观、传统反思等多重线索,由此使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变得立体丰富,主题意蕴上也多出几分深沉与厚重。

  告别“悲恋”与“二次元”审美表达

  首先从表层故事分析,《你的名字。》围绕一对少年的身体互换展开。彗星擦过地球一个月前,生活在糸守镇的高中女生三叶和东京少年泷起床后发现进入了彼此的世界。在这段故事里,新海诚展现了此前作品少有的喜剧性,比如两人因为对异性身体的好奇而做出的某些动作。当然更多笑料源于身份错位后,他们使对方表现出的异性行为,比如泷借三叶的身体踢课桌、打篮球等为她赢得同班女生的爱慕,而三叶借泷的身体表现出的缝制衣物等行为也为他赢得奥寺与同学们的好感。这些喜剧桥段不仅调和了作品的忧伤基调,其中对同性之谊擦边球式的展现,也显示出潜在的“二次元”审美倾向。

  但这种恶作剧行为对两位当事人而言,却意味着一种彼此交流的独特体验,如果置换到普通爱情片,这便是恋爱之前种种铺垫的阶段。所以信息中断后,两人意识到已经相爱,并尝试到对方世界见面。三叶对泷的寻找为其留下了一串红绳,而泷对三叶的寻找则开启了影片的后半段叙事,最终不仅扭转时空拯救小镇,也为二人的美好结局奠定基础。应指出这种明确的大团圆结局是新海诚首次使用,他之前的创作,比如《秒速五厘米》《言叶之庭》多以错过或留白收尾,也正因如此,“距离”成为导演最知名的主题表达倾向。

  但从另一角度分析,这种“距离”表达其实仍旧存在,三叶和泷不仅有地理上的城乡差别,还有三年的时间错位。甚至在三叶寻找泷时,二人在地铁相见,泷却不认识她,这种“相见不相识”的桥段正是泰戈尔诗歌中“世界上最遥远距离”的真实写照。只不过在结尾,新海诚不再让二人错过,也有质疑认为这消解了其作品的回味空间和质感。但从观众接受来看,这种来之不易的爱情并不至于沦入烂俗的境地,而且导演在具体处理上十分克制,一句“我好像在哪见过你”“我也是”后便结束全片,这也为观众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

  故事背后的日本城乡景观读解

  如果仅仅是展现了一对少年的恋爱故事,导演也许仍旧会落入形式主义和单调故事的窠臼。从故事结构分析,《你的名字。》中除了泷和三叶的关系主线外,在他们各自的世界中,还存在不同的线索。比如泷与奥寺的暧昧情感,而在三叶的世界中叙事更为丰富,既有与敕使、早耶香等人的同学关系,也有和姥姥、妹妹的家庭关系,当然还潜藏了父亲为何离家从政的悬念。这种多线索设定无疑很好地弥补了导演之前的叙事弱项,但《你的名字。》内涵之所以丰富,更重要的还在于故事之后更立体的文化表达,其一便是影片城乡呈现背后隐藏的时代内涵。

  三叶和泷分别来自宁静的围湖小镇糸守和繁华的都市东京,通过这一原初性设置,影片便利地开启了对典型日本城乡景观的建构。在多数反思性作品中,现代都市往往被表现为钢铁森林。在这一现代性空间中,人的自然身体和技术制度间会产生不可避免的冲突,而结局往往是技术对人的全面胜利,由此导致人际关系单薄和人性缺失。但在本片的影像表达中,这种城乡对立被消弭,虽然景观不同,但都带有某种积极色彩,并最终达成某种城乡共存的和谐景观。片中糸守镇围湖建造,内部充满了小桥流水、原始森林、高山云海等秀美意象,加上新海诚动画惯用的“摹片”技术,风景的层次感更被凸显出来。而对东京的呈现,除了用高楼、轻轨、人群和车流等表明其都市特征外,还通过三叶对城市的向往,展现了其时尚、繁华和生机的一面,比如装修别致的咖啡厅、与树共存的楼群、西洋风格的意大利餐厅等。因此片中城市并未显露残酷的一面,它和乡村对比,只有不同而没有优劣,特别是三叶和乡村同学们的城市向往更强化了这一印象,而泷与三叶的最终结合也不禁引发观众对地域、身份和爱情的种种联想。如果说乡村代表传统,城市代表现代,影片由此表现出当前日本社会传统和现代共存的关系,这种和谐也许源于日本早已成为后工业国家,其中机械主义导致的初级现代危机已经平稳渡过,当然这同导演个人的成长经历与思考也有直接关联。

  传统文化呈现与科幻叙事的合理性解释

  如果说片中的城乡和谐观尚源于对影像的文化读解,那么其中对日本传统文化的表现则是有意为之。这尤其体现在三叶生活的糸守镇,在风景层面,影片展现了大量民俗景观,比如宫水神社、祭祀道具、和服等。此外,还出现了诸多传统文化活动,比如绳结编制、巫术式双人舞蹈、口嚼酒制作、拜会神体以及秋日祭等。通过这种方式,在表层爱情故事之外,影片丰富了自身的叙事表达。

  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在片中并非风景式的附加呈现,而深度参与到影片叙事中来。从故事结构分析,《你的名字。》涉及平行时间和时空改写,这已具备了科幻电影的某些前提,但在本片故事情感认知上,仍基本属于现实世界维度,这就引发了如何让时空跨越合理化的问题。针对于此,本片策略有二:其一是新闻中的迪亚马特彗星,这种宇宙天体的罕见现象,极易启发观众联想量子科学中关于平行宇宙的通俗认知。其二便是对传统民俗中某些神祇传说和祭祀仪式的改编和利用,片中三叶本身就是宫水神社接班人,她也曾暗示姥姥和妈妈都做过时空穿越的梦。而三叶的外婆在教授结绳编织时也表示,结绳是神灵的意愿,它的扭曲、缠绕、还原、连接正是时间流动的表现,由此影片中的时空纽结似乎得到了某种解释。当然除此之外,绳结还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某种神秘联系,比如泷戴了三年的红绳。而在他喝掉口嚼酒后,坠入意识流时空,绳结打开变成了彗星轨迹,其后线条肿胀变为单细胞,再后来细胞不断分裂,三叶出世。这种手法再次彰显了新海诚式的神秘主义和宿命论,但在传统文化的解释框架中,故事的时空旅行基本获得了合理性。

  总而言之,《你的名字。》之所以成功,除了新海诚一贯的精致画面之外,还在于多线索的爱情叙事,潜在的城乡表达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倚重和结合等。正是这种从叙事到内涵,从情感到主题的全方位展现,才使本片成为导演真正的突破之作。

(编辑:高森)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