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书法的思想品德

时间:2016年08月1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学岭
0

书家必为文 王学岭

  “书法”一词,约可分为两部分:书与法。书是文化,包含思想言辞、文艺作品;法是规则,含有更多礼序进退的度量。思想以天真烂漫来生成创造的动力,礼序将天地季节来当做行进的标识。因此,好的文艺作品往往兼具天真与老成、动与静、诗篇与音乐。

  我们自古重视童蒙教育,至后,则要求文章之外能通擅琴棋诗画。若琴有品格绰约,棋为道德纵横,诗可游思骋怀,画则寄想托情。虽各有彰显,实际皆是文化礼乐兼含其中。否则,便不成“美”。

  同样,学习书法,须从知识、技法、意趣、境界等处循序而行,达到可任意凸显其一又技趣相谐,浑若天成。不然,便不能为艺。艺术,定要在知识之上,有模仿与复制、重生的能力,在大自然的节律之中不断更新、择优,不断演进,因此才是有生命的。圣人所谓:举一反三,是为“教”。

  勤于思

  以前小学有思想品德一课,多讲日常行为规范。现在想来仍颇有趣,也促使我撰写本文。是教育之基础,诚为品德。道德是思维与行为的基石,也是作品优劣雅俗的河界。

  诗言志,歌永言。与后来私塾化而总结出的琴棋诗画、诗书画印等不同,最早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以“礼”为基础之基。音乐舞蹈诗歌包含在乐中(后人有因礼本生乐、且孔子定儒学六经包含《诗经》,而提出以“诗”代“乐”者),书学单为一种。从彼时书学就包括了汉字构成与书写艺术。其中的汉字部分,后又有专门的小学来做启蒙,分列六书及音韵、考据等。现代人接触最多的,约即《字典》与《说文》之类。其中的书写,渐至或艺或技,与学问也似做若即若离。故此,若要写好书法,必须从小学、文字钻研起,方可有所得。正如先知其然,再造其形状;而要学好书法,则必从六艺入手,旁涉广参,才可望有成。如同植树造林,非是一枝一叶的经营。所以,字结而成句,句合而成诗,诗中有思想则令人振奋,人若振奋则歌舞传播长久不倦。从字到歌,从古朴到昂扬,连通一致的,便是内里思想。立志学习的人,又怎可不从勤思善问开始,以描绘千里长风。

  除书以外,六艺之首为礼,即日常行事规范。如书法之法,是所有兴起之根源。次为乐,记录远古乐舞,孔子“尽善尽美”即是论其中的《大韶》《大武》,渐成为审美之通行语。射即射箭之术,技艺之中包含礼教,竞争之时亦有分寸,颇可悟书法之技。御即驾车,其参法略同前。数乃古代哲学之萃,辩证而成论,螺旋以周行,万物自然矣。是学书者,若能兼修文乐、史哲之知识,锤炼入木透纸之技术,谦谦温温,敏行讷言,便可多一分笔端的风度。

  澄于想

  思想必有滤,方能做裨益。诗歌文章虽宛转七情,不变之韵仍是思无邪。则诗画含有声情,调以文质天然而美,琴棋互为动静,律以春秋温和则教。

  声依咏,律和声。《说文》释想为有冀之思,是有更多主观主动地追求美好。所谓礼,约即行为之得体合度。作诗要因体裁而择声律,绘画因物体而赋色彩,都在有其规范及所适宜。古人将《礼记》《仪礼》《周礼》合称为“三礼”。孔子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此“周”便是指周朝礼仪制度。礼,包含幼年成长的岁月纪事,聚会游玩的饮宴风范,有用具器物的量制方法,古往今来的传承演进,引论举例,可谓广博;并可知礼非待时而遵之重彝,是在生活之方方面面。唯时刻思问每一举止是否合礼,则每一笔画方可令人赏心悦目。

  审之细微,如若颊上三毫,凡捕捉于意者尽显妙趣。省入腠理,便似图中北风,感动至心者皆有神奇。故画欲精微以致胜,度是其关节。书法亦然。何能脱落形骸寄远理,春花满苑争眩目,仍是分节裁度。盼望长卷之成,须知雕琢由心,进退在手,发起于物色,跌宕于常情;见隐显微,慎独择处,澄滤于心意,坦荡于言行。身外之观察,内里之感想,皆归至洽和、当其时律。如舞雩之寄托,摇曳吐纳各得安乐。由此而洋溢生机,且不离须臾。

  成于品

  琴不离乐,乐须臾不离声律。上古有伏羲氏析桐为琴,以作教化,女娲氏剖瓠为笙而明礼制。桐木是凤凰居所,其志之高洁可窥。箪食瓢饮而不忘志向,花凸笔阵而皆为妙应,始终为人们称道。对行事的极致节律,也同样反映在文艺规范中。师旷听南风,君山厚新声,蔡郎辞邻,周郎顾曲,是潜心澄思于艺。秦地分筝而生友仁,竹林拨阮而报醉醒,贺若叶下闻蝉,雷氏引梅敬酒,是为刚柔相济者。“德音谓乐”,静动相宜,则更有气度。琴之音,贵有润、圆、淡、远的韵味;书之妙,在其温润、圆遒、淡雅、简远的情怀。考曲调与计黑白,在主观印象之下,手眼入心、心合手,于相应相谐中变化万千,成为新的境界。无论变至何时,它都与人的志气同步。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各有其第。古《乐经》早佚,可以推知的是乐包含法曲乐舞与日常歌舞等不同种类。乐中五调“宫商角徵羽”,分别与五行和君臣事物相对应,并依照季节运行规律,展现声的不同情感。同样,墨也分有“淡干湿浓黑”五色,篆隶楷行草五体,并互为补充。乐之雅,要八音克谐,使得金石、丝竹等八种乐器的声音能够谐调一处,进退有序,抑扬若别,往来莫知。而这八种乐器的构成亦可归于五行之起始,即金木水火土的不同物质形式。故此,乐之谐,仍在自然道理、岁月运行中,感物兴怀而寄情赋色,以物我之同声造高标之意境,即已登临爽气,更进做行漫漫,述沧桑。

  进于德

  以退为进,以按作提,字才写得精神。所以德即是谦谦君子之状态,又是审视前行之路径。视履,考详其旋,然后才能有吉有益。《道德经》与《易》,本来也分隔不开,都是讲的对立变化、阶梯上升的发展规律。六艺之“数”大部分即是此规律的实际运用。老子不仅将事物分列开来,也将认识事物、改造事物的方法分列为道和德。因此,汉语的德在品德修养之外,更含有不断地提升之意。每日三省吾身以求进步,为学才会真正有效。书法当中墨纸二色,可谓诠释各种对立演进的最佳事物。如何将处于两极端的事物,通过排列组合呈现出和谐美感,如何在惯常的美当中制造出新颖卓越,其中之探索与收获,便是“德”。

  因此,我们说笔画、结构的练习,只是学书法的基础,临摹是对美的认知基础,而非主动创造。学习的目的即是让人们能主动地发现、复制、创新各种美,并且符合自然规律地进行。德要虚心以充实,书欲留白以深远,亦是不可分隔,此为理论、内涵层面。

  在形态、公式中,书法以字为个体,叠生出词句文章的无穷世界。我一直倡导那种“剥洋葱层层深入,行山路曲曲攀登”的学习,或也即为“怀德以得”之实践。这种学习的基础是端正情操与审美,其助力则是旁涉广参、兼收并蓄。所以,上文才讲到那些经典书籍。童蒙读物似如人手一般,指掌各异却必不能缺损,唯健康积极协调,方可成为心、脑之辅弼。想要写得好书法,怎能忽视“纵横”二字。这里有笔画的纵横、经纬的描绘,有知识的纵横、技艺的贯通,有神气的纵横、理想的腾跃;所以能悠游骋怀,诗书载道。这是懂得书法之境界。在此六艺之上,不断提升学养,以致明德亲民,能将所学奉献社会并歌颂时代,便是懂得书学之境界;便是要由“真性情、好律度、正亲尊”三种阶段,不断地盘旋升华。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