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艺术教育点亮乡村美育

时间:2023年05月2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任璐
0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需要。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人才培养,美育是其中基础而又重要的环节。艺术教育可以在乡村美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它以独具魅力的方式,浸润乡村人们的心灵,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艺术教育与乡村美育相辅相成,并通过乡村美育获得新启示。

  以“为人民而舞”的价值信念为精神追求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北京市委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部署要求,北京舞蹈学院积极响应,助力北京平谷区乡村振兴战略,将优质的舞蹈教学成果和教师资源带到平谷,让当地孩子享受优质的舞蹈教育。2021年11月,在北京市侨联的支持下,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和东高村镇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共同推动平谷区舞蹈美育建设。这一项目立足东高村镇“文化创意小镇”的功能定位,开启了校镇合作、艺术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新篇章。

  美育基地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包括舞蹈美育课程、组织群众舞蹈艺术活动、艺术教育大讲堂、组织学生艺术实践采风活动等,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坚持“为人民而舞”是北京舞蹈学院一直追求的价值信念,东高村镇美育基地项目是一项具体实践。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要自觉把人民群众作为舞蹈艺术表现的主体,组织群众性的舞蹈艺术活动,可以通过线上教学,以广场舞的形式,让参与者学习各个民族的舞蹈作品,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服饰、习俗、美食等。

  实践表明,艺术教育可以引领乡村大众的审美旨趣,满足他们对舞蹈等文化艺术的需求。我们既要用艺术的感染力为人民提供审美愉悦、精神享受,又要发挥价值引领,用艺术引领社会风尚。

  坚持艺术教育服务社会的初心和使命 

  艺术教育不能只服务于城市和课堂,享受美育是每一个人的权利。艺术教育也要适应时代发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乡村美育。

  我们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教授舞蹈美育课程。“美育教室”依托互联网,采用仿生人线上教学的形式,实现线上线下教学互动,推动舞蹈美育课程,最终展现教学成果。

  笔者作为该课程的讲授老师,重点展示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古典舞美育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涵盖古诗词吟唱和舞蹈两项重点,综合国学、音乐、诗歌、礼仪等知识的学习,以“诗、乐、舞”结合的方式对孩子身心进行引领与启迪,开启3至18岁年龄段学生对美的认知,推动少年儿童找到传统文化的归属感,激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听过课的学生、老师和家长评价道,在这样的课程中可以充分感受到古典文化及礼仪文化,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在日积月累中实现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与完善。

  充分发挥师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乡村美育。美育基地启动后,教育学院的名师前来举办艺术教育大讲堂,涵盖了校园舞蹈案例课、音乐身感课、舞蹈美育课。为当地孩子在线下进行舞蹈艺术普及教育。通过对不同舞种的讲授,进行了审美启迪,营造了艺术氛围,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并提升了其对艺术的追求。平谷区的孩子们通过互联网美育教室的视频学习,以及参与艺术大讲堂活动,实现了足不出区就可以享受国内顶尖舞蹈美育的资源。

  这项工作在推动镇校联建、共建共创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以优质艺术教育服务社会、影响社会,满足人民对艺术的追求,充分表明艺术教育能够展示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乡村风貌,共同打造乡村美育和文化新格局。

  开辟艺术教育在社会课堂的新模式 

  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以培养具有专业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舞蹈教师为目标。通过与平谷区合作共建,为学生开辟社会课程的实践新空间,拓宽社会实践的舞台,体现了坚持实践育人为导向、坚定服务社会的价值追求。

  适时组织学生参与艺术实践采风活动,体验农耕生活,牢记“粒粒皆辛苦”,树立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通过采风深入教学全过程,以坚定的文化立场和自觉的艺术行动来进行舞蹈创作,并逐步形成当地的文化IP,实现“为人民而舞”的价值追求,为乡村文化振兴赋能。

  通过组织乡村美育教育活动,推进乡村美育的发展,执美育之灯,打造了一场艺术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不仅有利于培养有责任、有担当、服务社会的时代青年,提升大学生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精神内涵,同时,用爱提升了乡村孩子们对“真、善、美”的理解,用艺术带给孩子们对未来的希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乡村美育反哺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笔者正在创编的一部古典女子群舞作品,通过舞者吟唱,表现少女农忙景象,体现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其创作灵感和情感体验就来源于乡村美育活动的生动实践。

  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将艺术教育扎根于乡村,帮助乡村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推动当地文化活动蓬勃发展,继续发挥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优势,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价值追求。

  (作者系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

(编辑:魏康奇)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