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3>全国两会>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张颐武:“非遗+网络直播”促进文旅产业振兴

时间:2023年03月03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颐武
0

  在今天,文旅消费正在慢慢复苏,相关行业的“强势回归”也变得肉眼可见。使产业回归甚至超越既有水平,为全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心针”,此时更是迫切需要新增强力抓手。

  我们可以看到,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直播成为促进文旅消费的重要媒介,许多非遗从业者选择在直播间推广表演类、手工艺非遗,引发了一阵阵的“非遗热”和相关非遗项目的消费热潮。因此,用好直播等线上媒介,培育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非遗文化消费模式,有望成为今后提振文旅产业的重要抓手,也能够为文旅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传承,沉淀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促进文旅发展的重要资源。不过,文旅行业对非遗的运用却还存在些许不足。

  一方面,对于非遗,目前未能作为优质文旅资源加以有效利用。全国众多非遗项目中,不乏应和当下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的,但许多非遗由于传播方式创新有所欠缺,仅在当地被人所知,未能走入更广地域、发挥文化及经济潜力。一个典型的正面例子是近来颇受年轻人推崇的“围炉烤茶”,其源于云南非遗“火塘烤茶”,若无前者在直播、短视频平台的走红,后者或将继续寂寂无闻下去。

  另一方面,亟须开拓“非遗+文旅”市场所需的人力。非遗传承人年龄普遍较高,大多将毕生精力投入非遗技艺研习,并不熟悉传承项目的经营和推广。由于无力应对非遗在文旅市场上的消费需求,其事业难以转换经济效益,投入与产出的失衡导致愿意学习非遗技艺的青少年寥寥。

  另外,当今大众文旅消费需求日趋个性化、定制化,传统文旅策略未能加以满足。近些年来,各地争相打造“历史文化街区”,但在景点设计及商业逻辑上并未体现差异化,导致全国同质化景区“遍地开花”,难免引起大众审美疲劳,甚至降低对该地文旅产业的整体评价;同时,拥有原生态建筑、非遗技艺等独特优势的部分偏远乡村、小镇,却因知名度低、无财政预算宣发等原因,未能有效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因此,要使传统文化元素及非遗项目有效助力文旅产业发展,就要创新思维,利用好网络直播、短视频等热门媒介形式,促进文旅产业振兴。

  首先,要用好优质文旅垂类主播等“互联网+”人才,为非遗传播“纳新”。因网络直播提供的灵活就业机会,不少文旅从业者主动开展非遗类直播,持续生产优质内容。我们应鼓励各地文旅部门与上述主播人才合作,邀请其推介城市、景区、地方历史文化,为当地特色非遗项目“引流”“获客”;对于能力较强的非遗主播,相关部门可邀请其与同非遗项目的权威传承人结成一年制及以上对子,在技艺修行、非遗传播等方面互相提升。

  其次,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支持、鼓励各地非遗传承人参与网络直播培训,用直播打赏、电商等工具为非遗创造经济效益。政府、高校、互联网平台应加强合作,为传承人如何利用直播推广非遗进行联合培训,最大限度活用非遗传承人的技艺与经验,鼓励传承人拓宽收入渠道,进入文化传承与增收致富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对于完成培训、在直播间获得显著传播效果的传承人,可在国家层面设立“年度非遗传播者”等奖项。

  再次,各地在直播平台开展“非遗”传播的集中宣传等活动,加强针对年轻人的非遗知识传播。各地应定期开展“非遗知识直播周”等活动,鼓励非遗从业者利用直播间全方位展示当地非遗技艺、工艺品,配合举办具有沉浸感的线下文化活动,让小众非遗通过新媒介走入年轻人的视野。通过大力弘扬非遗知识,更好地促进文旅消费。

  (张颐武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

(编辑:郝红霞)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