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2>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中艺网原创

戏剧:梅香满园戏剧人

时间:2022年06月08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
0

       人民文艺八十春 黄钟大吕中国梦 

  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 

  1942年5月2日至23日,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后来党的文艺政策的制定和文艺工作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80年来,一代代中国戏剧人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高扬人民性,深入继承创新,持续探索实践,创作出一大批深受广大人民欢迎和喜爱的精品力作。快来和小艺一起回顾认识其中的部分经典与创造经典的戏剧人吧~

  《逼上梁山》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后,京剧《逼上梁山》1943年首演于延安,杨绍萱初稿,刘芝明、齐燕铭等集体加工修改。该剧取材于古典小说《水浒传》,以林冲的遭际为线索,广泛联系北宋末年的社会斗争,突出表现了人民群众不堪忍受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纷纷起来聚义造反的现实。不仅描写了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下层军官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曲折历程,而且成功地塑造了李铁、李小二、鲁智深、曹正、王月华等一批反封建起义造反者的英雄群像,热情讴歌了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逼上梁山》同时为新编历史剧作了有益的尝试,演出后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1944年1月9日毛泽东第二次看了《逼上梁山》后,当天晚上给编剧和导演写信,表示祝贺。

  该剧创作的组织者刘芝明在《从〈逼上梁山〉的出版到平剧改造问题》一文中曾说,“《逼上梁山》应该写群众事业呢,还是写林冲的个人英雄行为呢?......中心的问题,则是这个剧的主题主要的不应该是林冲的遭遇,个人的慷慨的悲歌,而是在林冲遭遇的背后,写出广大群众的斗争和反抗,一个轰轰烈烈的创造历史的群众运动。”

  金紫光是京剧《逼上梁山》延安首演时林冲的扮演者,数十年后他回想该剧时表示,《逼上梁山》的成就主要有两点,一是“用阶级斗争的观点观察分析历史,作了一次用京剧形式写新历史剧的试验”,二是“对京剧形式作了一次初步的改革”,这里所说的改革,在他看来,主要是如同毛泽东所说的那样,在“旧形式”中“加进了新内容”,“我们不是首先从戏曲形式出发,而是首先研究历史斗争生活,分析历史人物,为了表现新的思想、新的内容去运用京剧的形式。”

  《兄妹开荒》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延安的艺术家们深入到工农兵生活中去,在向民间学习中获取创作灵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秧歌运动。新秧歌剧以宣传边区生产自救、坚持抗战为中心主题,以反映边区政治生活和军民团结生产的真实人和事为题材,利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秧歌形式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秧歌剧作品。《兄妹开荒》是根据一篇反映大生产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劳动模范马丕恩父女的报道而创作的:“马丕恩父女从外地来到延安,在开荒中获得了丰收。”这个题材和当时的生产自救运动紧密地结合着,非常引人注目。演员由王大化和李波担任,他们的精彩演出使秧歌剧《兄妹开荒》轰动了延安,从此以后,延安10个区,区区闹起了新秧歌,区区排演《兄妹开荒》。

  

延安鲁艺王大化和李波表演《兄妹开荒》1943年

  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团长的李波在《往事的追忆》(《文史资料选辑》第125辑)一文中回忆了创作演出《兄妹开荒》的经过:

  1942年,李波来到延安鲁艺戏剧系学习,同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发表后,解放区热火朝天的“秧歌运动”开始了。1943年元旦过后,鲁艺创作委员会安排李波和王大化、路由三人自编、自演、自导一个小节目。把结构、对话、轮廓搞出来后,由路由去编词。男主角取名叫“小二”,由王大化扮演,于是“小二”也跟着姓了王,又由于主题内容是开荒,剧名也就定为《王小二开荒》。

  1943年2月5日,是农历癸未年的春节。这时的延安,特别是城南门外广场,人山人海,各界军民20000多人聚会,举行春节联欢活动,同时庆祝中美、中英订立新约,废除近代以来对华不平等条约。在这里,秧歌剧《王小二开荒》首次公开演出,立即引起巨大轰动。随后他们又到各处演出,老乡们看完高兴地说:“把我们开荒生产的事都编成戏了。”散场后,老乡们碰上熟人互相转告,不说看的是《王小二开荒》,而是亲切地说看了《兄妹开荒》,于是《兄妹开荒》便代替了原来的剧名,在群众中传开了。

  《白毛女》

  在新秧歌运动的影响和鼓励下,延安的作曲家们力图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新歌剧。1945年初,延安鲁艺学院的师生,为了向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献礼,决心创作一个新型歌剧。他们以民间“白毛仙姑”的传说为题材,集体创作了大型歌剧《白毛女》,由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刘炽等作曲。歌剧《白毛女》揭示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

  1945年4月底,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期间,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歌剧《白毛女》举行了首场演出,受到热烈欢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给予高度的评价,并提出了修改提高的具体意见。歌剧《白毛女》在延安演出了30多场,每演一处,群情激愤,许多人看了歌剧《白毛女》后奔向炮火纷飞的战场,出生入死干革命,为的就是要解放千千万万的“白毛女”。歌剧《白毛女》在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轨迹中发挥着坚定革命信心、激发革命热情的突出作用。

  

王昆在《白毛女》中饰演喜儿,右为张守维饰演的杨白劳

  1945年,年仅20岁的贺敬之凭歌剧《白毛女》一战成名。他是主笔,也是亲历者,从延安演到张家口,从地方演到全国,每一个细节的变化,他都了然于心。“每一次参加集体创作,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学习。”贺敬之说,《白毛女》的成型,从根上来讲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启发,主题上又经过了中央领导的定调和鲁艺的集体打磨,结的是“集体”之果。“我们是一个集体,一个领导,一个指导思想,拧成一股绳”。在贺敬之看来,几乎每次亮相,集体创作的舞台上都会有不同的元素加入。“那时候,艺术家哪敢闭门造车,说到底还得听老百姓的。延安时期的‘小白毛’,新中国成立以后没了;末尾的‘斗争会’开始没有,后来加上了。这些都是根据群众的意见作的修改。”他说,“延安文艺座谈会把很多问题都讲明白了,文艺是为人民的,所以文艺作品也要有人民性,剧作是这样,诗歌也是这样。”

  《刘巧儿》

  1949年前后,妇女解放问题的戏剧题材受到关注,评剧《刘巧儿》便是这类剧目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剧目之一。评剧《刘巧儿》取材于延安地区的真人真事,最初由袁静编写成剧本《刘巧儿告状》,用秦腔演唱,韩起祥又将其改成陕北说书《刘巧团圆》。当时的北京市妇联主任张晓梅看了评剧名角新凤霞的演出后,给她介绍了韩起祥的这个说书本子。1950年初,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张梦庚建议他们加工修改,请“新文艺工作者”王雁改编成定本,仍由新凤霞主演,剧名《刘巧儿》也在这时改定。新凤霞和她的凤鸣社就这样将陕甘宁边区女性追求自由婚姻的事迹搬上了北京的舞台,塑造了一位敢于把婚姻和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的农村新女性。

  

评剧《刘巧儿》

  新凤霞说,在音乐上,我们采用了传统戏《老妈上京》的“喇叭牌子”,在节奏上面变了三眼一板的打法,去掉了大梆子敲打,用两个念佛用的木鱼,改成节奏短促、欢乐的双板打法,跳动愉快,配上小锣声,表达出巧儿喜悦的情绪,边走边唱,天真活泼。通过音乐和表演相结合的丰富的手段,把一个乡村少女认定了自己心仪对象时又羞涩又欢快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刘巧儿》从陕甘宁边区开始流传多年,在评剧的版本中找到了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因此引发同类剧目大量涌现,表现出时人对女性地位和婚姻问题的特殊关注。

  《天仙配》

  《天仙配》是黄梅戏传统剧目,取材于民间传说。1952年,“新文艺工作者”班友书根据黄梅戏老本《天仙配》作了整理,在当年的11月由严凤英、王少舫等人在上海演出,获得了上海观众的高度赞誉。1953年,安徽省剧目工作室对此剧目重新整理,由陆洪非执笔。从这个剧目开始,黄梅戏的影响一波波扩及全国乃至海外。1955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根据《天仙配》的舞台演出本,由桑弧重新整理拍摄影片,石挥导演,严凤英、王少舫主演,获得文化部颁发的1949年至1955年优秀影片奖。1956年2月影片开始发行,受到了国内外广大观众的欢迎,《天仙配》也因此成为黄梅戏的保留剧目之一。1956年以后,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又参照电影文学本,对舞台演出本做了几次修改,基本稳定于起自《鹊桥》、终于《分别》的六场格局。潘汉明、王文治、方绍墀、时白林等先后参与了全剧的音乐设计工作。

  

王少舫与严凤英在《天仙配》中的演出照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每个注定经典的作品,都在某个节点等待着它的创造者。1954年,时白林被省文化局安排参与黄梅戏编曲。28岁的时白林在上海遇到了上影厂的著名演员兼导演石挥。厂方决定把黄梅戏《天仙配》制作成舞台艺术纪录片,石挥希望将其做成中国电影第一部“歌舞故事片”,不仅想以电影的形式让大众熟悉黄梅戏,更想以此将黄梅戏推向国际观众的视野。就这样,时白林与王文治编曲、作曲,葛炎任音乐顾问,陆洪非任剧本改编,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天仙配》由此诞生。资料上这样记载这部电影:“1958年底时仅祖国大陆的观众就多达一亿四千万人次之多,创造了当时票房的最高纪录;灌制唱片发行量居全国第一,唱腔选段的发行突破万册”。“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也成为大众心中“黄梅戏”的代表性唱段。

  《茶馆》

  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鼓励文艺繁荣发展。同年8月,作家老舍完成了一部配合第一届人大和宪法通过,歌颂人民普选的作品《一家代表》,故事从"戊戌变法"开始,一直写到解放后的普选,其中第一幕的场景,就是清末民初的一家大茶馆。之后作者老舍又创作了《秦氏三兄弟》,这个剧本写的是历代的宪法改革,以秦家为背景。老舍与北京人艺的曹禺、焦菊隐、夏淳等艺术家一同讨论了作品,他们一致认为,第一幕茶馆里的戏非常生动精彩,后几幕则较弱,建议以第一幕为基础发展成一个戏,之后老舍便创作了话剧《茶馆》。

  剧本中出场的人物近50人,人物众多但性格鲜明,能够"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两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作品通过茶馆老板王利发对祖传"裕泰茶馆"的惨淡经营,描写他虽然精明圆滑、呕心沥血,但终于挡不住衰败的结局,从侧面反映了旧中国社会的走向。剧作在国内外多次演出,赢得了很高的评价,是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经典作品。

  

北京人艺1958版《茶馆》剧照

  1958年5月,作家老舍在《剧本》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的文章,说明了《茶馆》是怎么写的:“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50来年的变迁。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与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这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

  《商鞅》

  1996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创排的大型历史话剧《商鞅》首演于云峰剧院,轰动全国。它以恢弘的气势、深邃的主题和各具个性的人物,成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金字招牌。这部剧的酝酿自1982年始,直至1988年才写就。作为创作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历史剧,《商鞅》是一部同时描写改革变法的惨烈与改革者雄浑炽热精神气魄的上乘佳作。战马、马车、兵俑等经典的元素在剧场舞台上重新散发出光辉,演员们整装待发,用饱满的精神呈现演出。当“商鞅 ,乃辛卯年五月七日亥时生人。”,“恃才者傲君,无能者逢迎,仁义者乱法,奸恶者殃民。”等经典台词在舞台上响起时,战国时期的历史传奇再也不是史书中遥远的记载,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鲜活的历史改革和生命的伟大力量。

  

  总导演陈薪伊亦说过:“这是一场起于用生命保卫生命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会说话的牲口变成了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摧毁了奴隶制的人,一个一生尝尽了万箭穿心之痛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瞬也不放弃的巨人。”

  编剧姚远曾在首演后动情写下:“我始终相信《商鞅》不会过时,因为它写的是历史,写的是人生,写的是中国千百年来一直凝固着的一块文化。”他解释,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个题材,不仅是因为历史的空白有利于剧作者发挥想象,也是因为我们国家开始步向改革。“身为中国人,自然关心中国改革的命运,所以我看到商鞅的故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历史的功能就应该是向着现实发出它的共鸣,而使现今的人们能从历史的足迹中寻见什么值得回顾的东西。”

  《华子良》

  现代京剧《华子良》诞生于建党80周年前夕,是天津京剧院精心打造的一部现代京剧,《华子良》剧本部分取材于小说《红岩》。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山城重庆仍笼罩在弥天的大雾里,关押在白公馆的一批革命志士,正面临黎明前的黑暗。由于敌人下达了"提前分批密裁"的屠杀计划,江姐、许云峰先后遇害。狱内外联系中断,情况十分危急。整天围着石榴树坚持跑步的"疯子"华子良,是一位忠贞不屈、忍辱负重的共产党员。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他利用疯癫痴傻的伪装,与敌人展开了智胆勇谋的斗争。他克服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艰难险阻,巧妙地周旋于监狱与交通站之间 ,最终完成了地下党布置的越狱计划。

  全剧节奏明快流畅,京剧本体意识强烈。不仅整体舞台呈现精美,且唱、念、做、打俱佳,在京剧表现现代生活的艺术探索上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全剧显示了强烈的思想感召力和艺术感染力,是一部独具品味,满足了现代观众审美需求的现代京剧。

  

京剧《华子良》海报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在指导王平如何把握主人公华子良的表演时说:排演现代戏,或者新编古典戏都要注意,要在表现角色情感的同时发挥演员的创造能力,在唱、念、做、打、舞的技艺方面进行充分展示,千万不要只在剧情介绍和人物情感上下功夫。例如华子良“下山”一场,原来只是一个过场戏……这正是表现华子良离开渣滓洞,呼吸到外面世界新鲜空气,感慨万千的时候,你挑着的扁担和筐子正好大做文章。

  得到谭元寿先生的启迪,王平找到了表演的新基点,他经过反复琢磨,精心设计了双肩挑筐下山一场,与主人公的一段高拨子唱腔相结合的灵活而丰富多彩的身段,其中更加上了耍鞋的绝活,让这个似乎只是过场戏的段落,成为该戏最精彩的亮点。《华子良》下山这一场的表演,因而得到戏剧界极高的评价,并且被公认为突破样板戏的藩篱,以坚实的传统戏为基础创作的一出好戏,是新时期京剧在现实题材新剧目创作中的典范之作。

  青春版《牡丹亭》

  《牡丹亭》中瑰丽的爱情传奇,以典雅唯美的昆曲来演绎,相得益彰,四百年来不绝于舞台。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与命中结下“牡丹情缘”的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携手文化戏曲菁英,共同打造了青春版《牡丹亭》,希望借此把昆曲的青春生命召唤回来。该剧首演即引起轰动,媒体报道称其让昆曲观众的年纪下降了30岁。青春版《牡丹亭》由年轻演员担纲演出,满台都洋溢着符合原著的青春气息。白先勇希望用年轻演员的表演来吸引更多的青年人热爱古老的昆曲艺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事实证明这是有效的,在青春版《牡丹亭》的几百场演出中,青年观众占了六七成,是一大主力军。

昆剧青春版《牡丹亭》剧照

  白先勇认为,青春版并不只是指演员的青春靓丽,《牡丹亭》里的“青春”还有着更重要的意义。“我相信昆曲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它是有很强韧的生命力的,所以我们要把昆曲的青春生命召唤回来,我们做这出戏第一个目的是这个。第二个是因为《牡丹亭》本身就是歌颂青春、歌颂爱情、歌颂生命的一部戏。女主角16岁,男主角20岁,做了一场那么美的梦,梦中相会,完全是青春之歌。我想,年轻人看了可以认同,中年的观众看了可以回忆,老年人看了可以追忆,大家都青春过。”

  《北京法源寺》

  2015年,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由奚美娟、周杰、贾一平、方旭领衔主演的《北京法源寺》,以戏剧的视角观照戊戌变法中的人性,重新发现在斑驳的维新历史里,曾有一群志士的热烈与激动。话剧《北京法源寺》截取了戊戌变法最惊心动魄的十天,用一座法源寺将所有的矛盾集中在一起。剧本透过建构寺庙、宫廷、民间三重空间,由1921年法源寺住持与弟子的对话走入历史,在1898年、1921年两个时空中自如穿梭。剧中人在角色中跳进跳出,在同一时空中展开激辩,不断与后世的是非评判对话。

  

话剧《北京法源寺》剧照

  话剧《北京法源寺》的创作,缘起于田沁鑫与李敖在台北的秉茶会谈。李敖喜欢田沁鑫戏剧作品中的“禅意表达”,田沁鑫则欣赏李敖字里行间的文化格局。在得到李敖的允许之后,田沁鑫花了近两年的时间进行剧本创作,她说:“我对这部戏的思考体现在时空的设定和故事的推进上。”田沁鑫对该剧有着“庙堂高耸,人间戏场;开锣唱戏,法海真源”的注解。她介绍:“晚清这段历史,波诡云谲,影响了中国。在步入现代化的进程中,看历史如何变革,看大事件中的志士仁人、社会精英,看一个国家级的困局中更多的侧面。重温历史,可以惠及当下。”

  《深海》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故事原型的大型话剧《深海》由广东省话剧院全新创排,自2017年底开始筹备,历经采风、创作等阶段,剧本前后经过6版的精心打磨后才进行排演。《深海》没有罗列黄旭华研制核潜艇的过程,也没有堆砌他的业绩,而是运用艺术构思打开人物的心灵之门和精神世界。话剧《深海》的剧名是有双重含义的,它描写的不仅是潜入深海的舰艇的设计师,更直达了英雄人物心灵的深海。《深海》是广东省话剧院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个重要时间节点而创作推出的精品话剧作品,它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迎难而上的不屈意志,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对党忠诚的坚定信仰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话剧《深海》剧照

  该剧执笔编剧周振天表示:“《深海》中,核潜艇设计只是一个叙事载体,而黄旭华的精神信仰则是托起这艘‘核潜艇’到达成功彼岸的深邃‘海洋’。刻画这般艰苦卓绝的奋斗与跌宕起伏的命运,就是想要塑造新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典型艺术形象。”

  《深海》的导演黄定山在导演之初就确立了全剧“可信、可亲、可看、可感、可敬”的戏剧美学要求,即从人的情感角度,窥探人物内心。在隐姓埋名的三十年里,黄老对事业的痴迷,对国家的忠诚,对家庭的愧疚,对亲人的思念,这种内心的撕裂感,来自人的共性情感,而最终揭示弘扬人的精神境界和时代风貌。

  2021年10月20日,广东省话剧院话剧《深海》作为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展演剧目在武汉琴台大剧院演出,黄旭华院士第一次观看这部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改编的话剧《深海》。演出结束后,黄院士难掩激动的心情说:“我们的生活本来是零零碎碎的,而且搞科学的人比较枯燥,加上很多保密的工作不能讲,真是难上加难。但你们的演绎比我们实际的经历还要生动。感谢你们!”

  《路遥》

  30年前,人民作家路遥用他“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精神创作出了一部部经典著作。30年后,西安话剧院大型原创话剧《路遥》成功创排,用舞台艺术形式致敬这位中国文坛骄子。有人说:路遥以他不随时潮执着的现实主义精神,践行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旨向,在柳青等人开创的路途上继续前行,为奋斗在时代大潮中的普通劳动人民留影树传。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话剧《路遥》所讲述的正是改革开放期间,作家路遥纵览时代的经纬、捕捉时代的气息,力排众议,坚持文学信仰,书写时代脉搏的故事。该剧通过黄河纤夫、陕北说书《刮大风》等具有象征意味的艺术手段,表现路遥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和人格力量。全剧还采用全息投影技术结合舞美布景,诗意地再现了陕北高原粗犷遒劲的雄姿和黄河奔腾不息、一往无前的气魄。生动地把这个为民码字的陕北汉子的朴素人生融合在充满感动与希望的情节之中。

话剧《路遥》剧照

  话剧《路遥》将路遥的创作境界与人生境界相互交织,将文学人物与戏剧人物互为照应,把人物命运与时代变化融为一体,显现出路遥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品格和路遥坚守的现实主义文学理想的绚丽光芒。通过路遥及其书中的人物,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时期大部分农村青年的基本诉求,以及他们在大时代背景下走向幸福的奋斗轨迹,在对历史重大转折的学习与回顾中,深入反思、总结经验,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机遇中,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期,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为更好的未来而奋斗。

  导演傅勇凡说:这部话剧最重要的特质是表达路遥这个人物用它对文学的热爱,对笔下人物的塑造,给观众带来的引领,带来的人生道路上的启示。他经历过苦难以后,又给人希望。他的励志,他的向上,他的《平凡的世界》激励了中国几代青年。希望看到话剧《路遥》之后,能继续激励青年向上的斗志。让大家记住,战胜一切困难的动力就在我们内心深处。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广大戏剧工作者,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继往开来、勇攀高峰,

  怀抱着“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定信念,

  同人民一道感受

  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

  为时代和人民放歌!

  赢得梅香满园!

    “人民文艺八十春 黄钟大吕中国梦”系列报道

  

(编辑:于欣悦)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