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1>信息化建设片区会>主题讨论

与新时代同行,构建“互联网+文艺”发展新空间——关于上海市文联“网上文艺之家”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1年09月08日 来源:上海市文联 作者:韩陈青
0

与新时代同行,构建“互联网+文艺”发展新空间——关于上海市文联“网上文艺之家”建设的思考

韩陈青 上海市文联专职副主席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文艺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文艺类型大量涌现,新形势下文联的信息化建设也愈加重要与紧迫。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推进文联群团改革,加强文艺领域网络阵地建设,根据全国文联“互联网+文艺”建设工作规划中的目标任务,近些年上海市文联在网信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一些不成熟的思考。现向大家做一个汇报: 

  一、上海市文联在“网上文艺之家”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 

  (一) 建设网络化工作平台,创新文联工作新模式。 

  1、优化升级OA办公系统,完善网络信息化建设。通过办公自动化提升工作效率,日常工作已全面实现无纸化办公。2020年,通过新媒体工具,对各文艺家协会会员信息进行了全面核实、重新登记工作。目前继续不断完善网上会员管理系统,实现会员数据在线审核更新。同时在“上海文联”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文联会员电子会员证,增设“文艺党建”系统,团结引领文联会员,加强与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交流互动。 

  2、调整机构职能,整合既有资源。盘活上海市文艺期刊中心两本杂志与上海文学艺术院项目丛书等既有资源,以及人员团队。通过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打破原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分开运营的壁垒,构建专门的文联融媒体宣传部门。 

  3、推动各文艺家协会的网络平台建设,形成合力。目前,上海市文联下属各文艺家协会基本都有微信公众号平台,通过在线展览、新媒体宣传、会员在线付费等多种形式,丰富工作内容,提升会员服务管理效能。同时上海文联微信公众号与各文艺家协会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形成矩阵,共联共享。此外不少文艺家协会也积极利用抖音、B站等新媒体平台转型升级工作模式。例如,上海书协开设了官方抖音号,力求做到专业平台、专业推送、专业水准、专业引领,用短视频撬动大传播。上海美协在新媒体平台搭建云美术馆,突破空间限制并不断更新概念,通过图文和虚拟现实的方式在线推介上海美术界的优秀作品。 

  (二)注重“内容为王”,开拓文艺传播新阵地。 

  在网信工作中,以打造“上海文联”微信公众号为突破口,不断强化“移动优先”思维。2017年年底“上海文联”官方微信号上线至今,共发布1878篇文章,原创率85%以上,总阅读量近800万。上海文联官方微信号与文联官网、微博积极联动,微信文章发布后同步至人民日报、新华社、澎湃、上观等APP平台,构建多维度立体化宣传网,扩大了文联权威信息发布、传播的阵地。具体表现在: 

  1、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领网上文艺舆论。在重大宣传任务中、重要时间节点上不缺位、有作为。今年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加强红色主题创作的宣传,比如对由上海市文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曙光——红色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艺术作品展”进行了多样式的新媒体宣传。在微信平台设置“文艺家的火红岁月”“文艺新青年”等栏目,让老艺术家回顾自己的抗战经历、红色岁月,中青年艺术家畅谈自己红色主题创作的感悟,积极弘扬主旋律、凝聚精气神。 

  2、作为上海市文联的宣传平台,积极宣传中国文联的活动,对市文联以及各文艺家协会的重大活动进行及时、全面的报道。宣传好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等优势品牌,积极参与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积极推动文联工作方式实现新的突破和更大转变。 

  3、聚焦社会热点,关注文化现象,加强文艺评论的网络传播力影响力。对于一些热门的文艺作品、备受关注的文化现象,约请相关专家撰写评论文章,有力发出上海文艺家的声音。例如近期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与“上海文联”微信公众号联合推出“建党百年·我们的文艺”微评,上海一批文艺家、评论家结合上海的文艺发展历程,用文艺评论等方式回顾、梳理、总结百年来党领导文艺工作。 

  4、紧密团结艺术家,向社会传播正能量。邀请一批德才兼备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分享人生经历,畅谈创作感悟。尤其是积极弘扬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精神、宝贵品质。例如2019年上海市文联媒体部门对表演艺术家王文娟老师进行了深度采访,并制作了视频。今年8月6日凌晨表演艺术家王文娟老师逝世,上海文联微信公众号及时推出缅怀文章,包括独家采访内容,上海市文联主持的《海上谈艺录》丛书《明月千里共婵娟·王文娟》中的一些图文资料,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关注,阅读量达到111万,追思留言近2000条。 

  (三)强化“用户思维”,寻找文艺发展新空间。 

  广大文艺工作者满意、广大人民群众满意是上海市文联所属媒体推进媒体融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海市文联借助互联网进行文艺界资源的大集成,以更切实有效的手段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提升市文联组织的广泛覆盖和有效引导。 

  1、积极关注并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推动新媒体内容生产传播。注重策划,持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新时代网络文艺作品。例如:2020年年初,为了向坚守在一线的抗疫英雄致敬,送上元宵佳节祝福,上海市文联党组领导亲自领衔,与湖北文联积极联动,以互联网+文艺的形式,策划了以“团圆”为主题的3个网络文艺作品。其中《爱满大中国——沪鄂艺术家元宵节同唱一首歌》“云合唱”从策划到推出只用了短短4天时间。上海、湖北的12位受邀艺术家1天之内交齐了各自录制的视频。4位上海老艺术家也通过手机视频送出祝愿。 两地文艺家虽不能见面,但在云上紧密联手。元宵节当天,3个网络文艺作品在上海市文联微信公众号平台首发,获得了广泛好评,六十多家主流媒体积极报道。 

  2、完善考级系统,服务好广大文艺爱好者。目前上海市文联艺术考级报名平台,已实现信息发布、考生报名、准考证下载、成绩查询等一系列功能,给予考生更多便利。此外,上海音协在做好线下考级工作的同时,推出线上考级平台,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3、线上线下联动,打造网络文艺品牌。充分发挥文艺资源优势,推动网络文艺发展,如拍摄、制作艺术家谈艺录、海派名家创作视频、云上文艺课堂等,更好地满足广大网民需求。同时,开展“艺行上海”等线上线下联动的公益文化品牌活动,更好地拉近文艺家与大众距离。 

  (四)加强机制组织保障,确保网信工作新实效。 

  1、在强化创新传播内容、手段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根据《市文联党组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意见》要求,明确责任分工,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认真分析研判文化领域意识形态情况,部署阶段工作任务。   

  2、加强对文艺杂志、新媒体平台等文艺阵地的建设、管理和监督力度。修订完善“三审三校”工作细则、信息发布审核制度、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工作机制等。坚持专家评议制,完善文联互联网联络员联系工作机制,及时总结经验,探讨不足。 

  3、继续完善上海市文联媒体部门绩效考核、制度规范等。为调动积极性,调整媒体部门绩效考核方法,按照“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优绩优酬”原则进行分配,根据实际绩效考核情况发放,激发部门创作活力。 

  二、再简要谈一下当前网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形式的多样化,各类信息来源、宣传内容等变得错综复杂,上海市文联还需有更多渠道方式加强对相关法律、政策、平台规则、社会舆情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推动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排摸防控工作。 

   (二) 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上海市文联网信工作团队还需要加快转型,更深入了解互联网发展现状与趋势,学习掌握新媒体技术。新媒体平台的内涵以及关注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文艺领域的话语权,特别是在年轻一代文艺工作者及文艺爱好者中的影响力还亟待加强。 

  (三) 目前能够投入到新媒体平台功能开发、网络文艺作品创作等方面的资金、人力有限。需要争取多方支持,利用社会资源,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多维度网络平台建设、复合型采编队伍培养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发力。 

  总之,上海市文联的网信工作正在路上,还面临着很多挑战。接下来,上海市文联将更积极与中国文联网传中心联络对接,主动学习中国文联以及各省市文联“互联网+文艺”方面的优秀经验,也希望能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与各地文联有更多交流、联通、合作,更好地进行“网上文艺之家”建设,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编辑:王垚)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