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0>文艺工作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选编

程溪丨以人民为中心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民间文艺

时间:2020年12月2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程溪
0

  民间文艺面向日常生活,植根于广袤的土地之上,其人民性是与生俱来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民间文艺,应关注民间文艺的人民性,重塑民间文艺的当代性,发挥民间艺人的主体性,提升民间艺人的获得感,让民间文艺在中华大地的土壤上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长久地守护人民大众的精神世界。

  人民始终是社会主义文艺的主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做好新形势下的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从本质上讲,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而植根于广袤土地的民间文艺,其人民性是与生俱来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民间文艺事业,要关注人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负时代召唤,不负人民期待,创作出更好更多的民间文艺精品,让民间文艺保持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回归日常生活,关注民间文艺的人民性 

  民间文艺天生是“接地气”的,各类民间工艺、舞蹈、音乐、绘画、服饰、文学、节日、习俗等,无不来源于民众的日常生活。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应回归到民间文艺赖以生存的土壤中去,面向日常生活,聚焦民间文艺的人民性。

  千百年来,民间文艺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深远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民间文艺生于民间、兴于民间、藏于民间。从南到北,从东至西,五彩纷呈的民间文艺作品展示着人民的生活面貌和精神状态,凝结了群众的思想和智慧,只有扎根田间大地,民间文艺才有常开不败的生命力。民间文艺的创作过程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更加关注人民的需要,倾听人民的心声。民间文艺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民间文艺创作过程表达了人民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我们今天的民间文艺许多都产生于农耕时代和乡土社会,作为民间文艺原生地的日常生活场域决定了民间文艺的表达方式和变迁途径。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和城市化建设进程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民间艺人的表达诉求,关注民间文艺的人民性,要扎根到日常生活中去,寻求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民间文艺的合理路径。

  去冬今春,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各地民间文艺家以文艺创作的方式助力疫情防控,从剪纸、农民画、泥塑、面塑到雕刻、皮影、民歌等,既展示了当地地域文化特色,更体现了时代赋予民间手工艺的精神内涵和价值理念,发挥了民间文艺在抗击疫情关键时刻凝心聚力的作用,用民间艺术最接地气、聚人气的鲜活语言表达了对战“疫”必胜的信心,这无不体现了民间文艺面向日常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的特点。

   直面生活革命,重塑民间文艺的当代性 

  “生活革命”是今天常常被提起的一个概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民众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剧变之下,扎根于日常生活的民间文艺形态和表达也随之发生演变,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关注和发展人民的民间文艺,则应直面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尊重、继承和弘扬民间文艺传统精神的基础上,重塑民间文艺的当代性和时代性。

  民间文艺的当代变迁体现在诸多方面。一是民间艺人创作内容的变化。民间文艺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活方式的变革,民间文艺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现代性的特征。笔者在实地调研中发现,以广西贺州瑶族服饰制作艺人李素芳为例,她在继承了瑶族刺绣传统的针法技艺和纹样图案的基础上,紧盯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开办瑶族文化体验馆,并由此衍生创作出配饰、服装、箱包、工艺品等更加适应现代审美需求的瑶族文创产品,体验馆办得有声有色,成为了当地瑶族民间文化生产性保护、开发、利用的典范。由此可见,生活方式的变迁对民间艺人的创作内容和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是民间艺术功能性的变化。以陕西凤翔县六营村的泥塑工艺品为例,六营泥塑在产生之初只作为庙会、集市上的“耍货” (当地方言,即玩具)零售以补贴家用,或在小孩满月、百天、周岁时亲友间互相馈赠以示祝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尤其2002年六营泥塑登上生肖邮票图案后,泥玩具逐渐从“耍货”演变为“商品” ,泥塑产品的种类逐渐增多,制作步骤和手工技艺不断精细化,泥塑在原有的祈福、镇宅、护子、辟邪等象征意义上增添了更多的审美功能和市场流通功能。三是民间文艺传播途径的变化。在信息化潮流之下,民间文艺不再是拘泥于乡土之中、依靠口耳相传的底层艺术表达,如今,“互联网+民艺”也成为了民间文艺发展的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民间文艺家正在通过开设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的方式宣传推广自己的作品。同时,数字化手段也对民间文艺工作者抢救保护民间文艺资料提供了更为可持续的途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自2010年启动“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以来,通过建立数据库的方式抢救留存了大量原本只能依靠口头传播的珍贵的民间文学资料,这是社会变迁为民间文艺发展带来的优势与便捷。

  增强文化自觉,发挥民间艺人的主体性 

  费孝通在1997年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次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 。费孝通关于文化的思考是基于一种本体论上的反思精神,坚持人位于文化的中心,人是文化存在的根本。繁荣发展民间文艺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应关注民间艺人群体的文化自觉,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在艺术创作中的主体性。

  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在现代性社会的构建中,文化自觉考虑的是本土文化在现代性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自主性问题。在田野研究中我们发现,多数民间艺人尤其是老一辈艺人对所从事的民间艺术领域的起源过程和来龙去脉都能有所了解,对民间艺术的价值有着较高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对未来发展寄予了一定的期望。然而面临转型期市场经济的冲击,剧变的社会环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对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心态观念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民间艺人除了传承弘扬传统民间艺术的深刻精神内涵,本门类的民间艺术能否带来经济效益也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

  现代社会日益快节奏、多元化的发展进程加剧了社会心态的浮躁,这为民间艺人的文化自觉带来了巨大挑战。在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放弃手工技艺、离开村庄谋求生路,民间艺术脱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民间艺人对文化的自觉和坚守逐渐变得风雨飘摇,断代危机正在为民间文艺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对于大多数普通艺人来讲,传承和保护民间文化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维持基本生活的需求和追求家庭收入最大化仍然不可避免地成为最先考虑的因素,传承文化和扩大收入的矛盾始终贯穿于民间艺人的文化自觉过程之中。对于民间艺人,作为“理性人”去追求经济收入最大化的选择无可厚非,而作为民间文艺工作者,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保证民间艺人基本生活和物质需要的基础上,提升民间艺人的文化自觉意识,真正让民间艺人扎得住根、沉得下心。

  激发文化自觉、发挥民间艺人的主体性需要政府职能部门、专家学者、民间文艺工作者和民间文艺家群体多方的共同努力。在对民间艺人提供政策支持、赋予更多话语权的基础上,要加快民间文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优秀民间文艺家的带头引领作用,通过融媒体手段加强民间文艺的宣介推广,吸引更多后辈对民间艺术多一份来龙去脉的认识和未来趋势的把握,唤醒民间艺人尤其是后辈艺人的认同感和信念感,让民间文艺重新回归到孕育它的土地和人民之中,成为艺人真正热爱与坚持的事业。

  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民间艺人的获得感 

  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指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获得感”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也是精神层面的。对于民间艺人来说,“获得感”既包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包括从事民间文艺事业的精神状态,即有理想、有信念、有尊严。

  目前,民间艺人普遍存在着经济收入状况差距较大、平均收入水平较低的现状。虽然政府部门对各级各类划入名录的非遗传承人给予了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助,但这远不足以维持艺人家庭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而对于众多知名度较小的、未能得到补助的艺人,其生存状况更加堪忧。笔者在广西贺州调研时结识了一位95后瑶族艺人,他因深爱瑶族文化而中断大学学业,回到乡下一心钻研瑶族芦笙和长鼓制作技艺,带领村民学习和传承芦笙长鼓舞。笔者曾在无意间看到他发的一条朋友圈:“梦中我背着芦笙,为了自己的口粮,手里挎着菜篮子在野地里寻找野菜充饥。别人和我说,你把芦笙扔了,就可以给你很多谷子、猪肉!我却自顾自地继续寻找着野菜。 ”这大概是许多底层民间艺人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他们热爱民间文艺,但面对微薄的收入时却陷入迟疑。提升民间艺人真实的获得感,充分树立艺人的文化自信,迫在眉睫。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坚定文化自信,要以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为指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刻认识和把握民间文艺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于民间文艺工作者来说,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民间艺人的获得感,要加强对民间艺人权利及名誉的保护,为艺人提供更多宣传、展示、交流民间艺术的平台,持续做好评奖、办节、办会等工作,运用荣誉感和成就感调动艺人的从艺积极性。同时,通过教育手段(如“民间文化进校园”等方式)让民间艺术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让孩子们从小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进一步强化民间文艺的社会认同感,为民间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积蓄力量。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 ,也是历史的“剧作者” 。民间文艺凝结了生活在黄土地上广大人民的智慧结晶,它的人民性是与生俱来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聚焦和关注民间文艺的人民性,关注民间文艺家的生活需要和精神诉求,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进程中探寻民间文艺繁荣发展的未来方向,发挥民间文艺的精神引领作用,激发民间文艺家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民间文艺在中华大地的土壤上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长久地守护着人民大众的精神世界。

(编辑:马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