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2018全国两会>文艺界声音

王建国:新媒体时代,纪录片迎来发展新机遇

时间:2018年03月0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 博
0

新媒体时代,纪录片迎来发展新机遇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纪录片导演王建国

  今年年初英国首相特蕾莎·梅访华时,赠送给中国一套BBC制作的纪录片《蓝色星球2》,这令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王建国深有感触。“纪录片所能达到的高度与深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堪称民族的文化名片。”

  作为中国文献纪录片界的领军人物,王建国更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他的艺名“夏蒙”,从《毛泽东1929》《习仲勋》到《筑梦路上》《永远的军魂》,王建国执导的一系列作品,在中国纪录片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纪录片在讲中国故事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老一代观众都会记得《话说长江》《望长城》,而年轻观众也对《东方主战场》《我在故宫修文物》耳熟能详。”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王建国表示,今年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明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1年则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这些重要的历史节点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纪录片工作者大有可为。

  2016年,为纪念建党95周年,王建国任总导演的32集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受到了各界的普遍好评。王建国仍清晰地记得,创作这部纪录片时的点点滴滴。2015年10月,摄制组赴莫斯科查找资料时,在俄罗斯国家政治社会历史档案馆里发现了李大钊的履历表,“他填写的入党时间是1920年,而毛泽东在党的八大时填写的入党时间也是1920年。”王建国说,“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虽然是1921年正式成立的,但党组织的活动在这之前就已开展了。”类似于这样的史实披露,是《筑梦路上》的重要亮点,也最为观众所津津乐道。“重温历史,我们能感觉到它跳动的脉搏和动人的温度,这就是历史真相的魅力。”王建国如是评价文献纪录片的价值。

  很多有志于创作纪录片的人都会问王建国一个问题:“拍好纪录片的秘诀是什么?”王建国回答:“要多读书,多了解表现对象所处的历史和时代背景,多做扎实深入的调查采访。”他认为,只有秉承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才有可能在历史的深处发掘出打动人心的真实细节,从而让那些已经远去的背影与事件,重新走入观众的视野。

  “我们是历史的记录者,我们的记录又将成为历史。”这也许是王建国最广为人知的一个观点。如何更好地记录历史,让更多的观众喜爱纪录片?王建国认为,讲好故事十分重要。“与故事片一样,纪录片同样要讲好故事,如果只是按下摄像机的录制键,原封不动地记录生活,那么呈现给观众的只会是一堆素材,而不是具有感染力的纪录片。”王建国很推崇韩国纪录片《亲爱的,不要越过那条河》和《牛铃之声》,他认为这两部纪录片就如同“生活化的故事片”,只不过影片中的那些“演员”,都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普通人。今年春节档公映的《红海行动》票房已经突破30亿元大关,这部故事片的影像带有强烈的纪实风格。“一方面,纪录片在努力讲故事;另一方面,有些故事片也在追求纪实的风格。事实证明,纪录美学完全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王建国说。

  但与此同时,王建国也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他透露,2017年中国播出的纪录片时长超过6万小时,产量也超过两万小时。“如今的中国已经是纪录片的生产大国,但与强国尚有距离。这集中表现在,优秀的国产纪录片还不够多,尤其是自然类和科学类纪录片,是国产纪录片最大的短板。”此外,如今不少具有创作实力的纪录片制作单位资金严重短缺。王建国以中央新影集团为例,该集团收藏了超过7500小时的历史文献影像资料,但如今整理修复的只有150小时。“一方面是由于资金短缺,另一方面也因为这些文献多属于易燃品,一出冷库就容易燃烧。”王建国认为,国家相关机构应当建立有效机制,对纪录片制作单位进行大力扶持。

  令王建国感到欣喜的是,在新媒体时代,社会大众对纪录片的需求有增无减。“人们会通过新媒体平台观看纪录片,这为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作为纪录片创作者,只有不断拓宽表现形式、扩大选题范围、改变创作观念,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此外,当下纪录片观众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喜欢纪录片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视频网站上纪录片的点击率和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王建国表示,年轻观众多元化的需求,对纪录片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优秀的纪录片助力年轻人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是新时代对中国纪录片工作者提出的迫切要求。”

(编辑:秦兰珺)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