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2018全国两会>文艺界声音

苏伯民:体系化保护,让文物更好地服务社会

时间:2018年03月0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吴 华
0

体系化保护,让文物更好地服务社会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苏伯民

  “以前需要取样分析,现在无损分析检测壁画技术,无需取样,就可以分析壁画上各种有机的、无机的颜料;壁画脱盐技术让酥碱和空鼓两大对于壁画来说致命的病害得到控制。”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苏伯民声情并茂地介绍敦煌壁画修复的高超技术,揭开了敦煌壁画修复技术的神秘面纱。

  苏伯民表示,文物保护不仅仅是一项修复工作、一个分析方法,而是一个包括保护思想、保护内容、保护目标等在内的体系化考虑,整个系统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文物的价值有着从科技角度重新研究的过程,不是光靠历史文献的查阅比对进行研究。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引起世界对中国文物的关注,而改革开放也给文物保护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苏伯民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知名保护研究机构盖蒂保护研究所开始和敦煌研究院合作,互相交流学习。在几代“敦煌人”的不懈努力下,如今敦煌文物保护从科学理念、基础理论到技术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化学专业出身的苏伯民,也从对壁画保护懵懂无知,到对壁画的价值所在有了更清晰准确的认识。

  在苏伯民看来,目前国内文物保护的技术、理念,以及文物保护的科学性,和对文物的材料、工艺、价值的认识,都有了很大进步。但他觉得还不够,“我国是遗产大国,虽然壁画保护、漆木器、金属器等一些领域在国际上处于优势,但是,我们在系统性、科学性、严谨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此外,还存在从事文物保护的人员不足、对文物保护持续性研究进行支持的政策还不够、文物保护还没有成为一级学科等问题”。

  作为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苏伯民建议,在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增设文物保护基础科学技术研究方向,将文物保护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予以持续支持,吸引和凝聚社会优质科技资源开展文物保护的基础研究,培育我国文物保护研究能力,力争短期内在文物保护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夯实文物保护科学基础,支撑文物保护新方法新技术的研发,加速我国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国珍贵的文物得到更加系统科学的保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保护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从文物的价值、文物如何服务当今社会、让文物工作成为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支撑等方面对文物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苏伯民注意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特别是对历史对考古对文物的兴趣越来越浓,“每年来敦煌旅游的游客以百分之二十多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而如何让文物展示更能满足人们对文物欣赏学习研究的任务,同样需要科技支撑”。

  “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帮助文物实现数字化。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将敦煌壁画如此丰富的内容快速提取出来,形成文物基本要素的大数据,对整理和深入发掘研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大帮助。”苏伯民告诉记者,2016年就有30多个洞窟上线,向全世界进行敦煌数字的发布,对世界各国认识中国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为了让更多年轻人感受敦煌壁画的魅力,“敦煌壁画进校园”活动也已经在国内20余所学校展开,“原来敦煌壁画这么漂亮这么精美,此生一定要去趟敦煌”学生们这样的赞美,苏伯民觉得很欣慰。

  和常书鸿、樊锦诗等执着的“敦煌人”一样,苏伯民1992年到敦煌研究院工作,至今已26个年头了。“经常有记者问我,有没有哪件事特别感动我,让我爱上敦煌。”苏伯民说,“其实,在敦煌工作时间长了,就越来越感觉到敦煌壁画的珍贵、独一无二、博大精深。对敦煌非常有感情,跟它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出去久了,回到敦煌内心会宁静下来。”

  把敦煌壁画保护好已经成为苏伯民的工作使命,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苏伯民更感责任重大。“甘肃是文物大省,有大小石窟205处,除了几处遗产外,尤其是省级文物管理保护还很不完善。”苏伯民建议,设立甘肃石窟保护专项,开展一些针对性的考古保护研究工作,他希望今后用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提出一些好的建议,为甘肃经济发展脱贫攻坚作一些自己的贡献。

(编辑:秦兰珺)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