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2018全国两会>独家报道

戚建波、周予援、王建国委员:文艺精品创作,打铁还要自身硬

时间:2018年03月1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金涛
0

全国政协委员戚建波、周予援、王建国谈文艺精品创作 

电影《红海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如何克服浮躁,多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成为两会上文艺界委员关注的一个话题。

  著名作曲家戚建波以《常回家看看》《父亲》《中国娃》《咱老百姓》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闻名。1981年至今,他创作了800多首作品,其中22首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创作之初,戚建波觉得自己土,但很多同事跟他说,你的感情是真的,你的作品我们听了都会哭。后来,戚建波就把这种抒发真情的风格延续下来了。

  多年前,有关单位邀请戚建波给港澳台的朋友授课,和他一起的,是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戚建波说,大家看到林毅夫,都起立,鼓掌。看到他,没一个人认识。后来有人就给他建议,让他先放歌给大家听。戚建波就放了一首《回报祖国》,没想到观众中就有人感动哭了。“开始担心有地域文化差异。没想到港澳台的朋友也很有共鸣。”戚建波说,后来有关单位还专门用他的作品做了一个专辑,名字就叫《常回家看看》。

  “我的创作自信就是这样来的。我是写歌给老百姓听的。有人觉得,小老百姓嘛,不就是一般的人。错了,其实每一个作者,每一个演员,当你听到老百姓唱你的歌时,比听到歌唱家唱满足感都大。老百姓完全是因为喜欢才唱。”

  谈到文艺精品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话剧院院长周予援提出了三个提高、三个降低。他说,全国不少艺术院团存在“强调客观多、发挥主观少,瞎编乱造多、深入生活少,天天谈票房、质量放一边”的问题。如何解决?他认为从强化艺术工作者自身建设角度,应该有三个提高,三个降低。三个提高是,艺术工作者要提高作品艺术质量,提高作品复演率,提高剧作家包括作曲家的酬金;三个降低是,降低制作成本,降低演出成本,降低虚高票价。周予援说:“作为文艺工作者,要把作品作为立身之本,强化高峰意识,克服浮躁,打铁还需自身硬。全社会都在抵制有害人体的地沟油、注水肉,我们也要抵制伤害精神的‘地沟油’。”

  另一方面,培养观众在周予援看来也和创作精品密切相关。“观众培养不受重视也是全国艺术院团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稳定的观众群体主动走进剧场看戏,就不可能推动戏剧的发展。戏剧艺术五大要素,剧本、导演、演员、剧场、观众,一头是剧本,一尾是观众。观众至高无上。培养观众是现在当务之急。”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导演王建国从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创作者积极性,尤其是主旋律作品创作者的积极性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先介绍了他创作中碰到的几个问题。第一,因工作需要,他曾经在西藏沿国境线走了一圈,回来后制片人说差旅费不能报销,因为住宿费必须是连续的,但他很多时候只能住在哨所、帐篷、边防连队,差旅费不可能连续。最终问题也无法解决。第二,出差时可以通过网络更方便地订票,但这样就没法报销,必须是通过单位内的订票系统才行。第三,到国外拍纪录片,就想拍阴天或者拍日出日落,但只要因公团队出去,在一个城市的天数有限制,拍不到想要的内容,就得去下一个城市。请外面的人拍,又很难达到想要的效果。王建国说:“对文艺创作,如何从报销差旅费这样的小事解决大家的困难?事情都是不大不小的,但影响艺术工作者的状态和情绪。”

  此外,把好主旋律创作关,加强精品意识是王建国的另一个关注点。他说,一方面这几年出现了像《智取威虎山》《红海行动》《战狼》等很受欢迎的主旋律作品;但另外有一些粗制滥造的影视剧,相关的调侃视频在网上点击量都能过亿。“看到这个让人很痛心,不应该让这样的作品出来,不能因为贴着主旋律的标签,就认为一定是主旋律的作品。拍得很烂的片子,出来后反而是破坏主旋律。”

  王建国说,有一句话非常打动他:择一事,终一生。他说:“其实我们现在弘扬工匠精神,艺术传承也需要工匠精神,一点一滴,一招一式,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

(编辑:刘青)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