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行风建设媒体专访>新华社

陈涛:用杂技传递正能量的美

时间:2015年09月28日 来源:新华网 作者:牟旭
0

  1992年,14岁的陈涛第一次踏出国门跟随重庆杂技艺术团赴马来西亚演出。陈涛在出发前一天晚上激动得难以入眠。

  “我心里不停地想,出去后作为中国人应该怎么表现,在台上怎么把每个动作完成好。”如今已是重庆杂技艺术团团长的陈涛笑着回忆道。

  陈涛出国表演的足迹已经遍及数十个国家。在这让人羡慕的履历背后,是近30年对杂技艺术不懈的坚持。

  198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陈涛与杂技结缘。那年,重庆杂技艺术团开办了一个杂技培训班,陈涛被老师示范的杂技动作深深吸引。“我觉得这些动作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我很喜欢。”陈涛回忆说。

  培训中,陈涛在爆发力、柔韧性等杂技方面的天赋逐渐显露出来。在第二年的正式招考中,陈涛在20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年重庆杂技艺术团的新成员。

  杂技业内有句行话:三天不练手艺生。从1988年到1994年,每天10多个小时进行倒立、跟斗等动作的重复训练,是陈涛生活的中心。

  一个名为“大把堂仁下”的杂技节目是陈涛遭遇过的最大挑战。

  这个节目是类似于自由落体。演员在一个六米高的直杆顶部双手抓住杆,双脚悬空摆出一个大字造型,随后,演员瞬间松开双手,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自由下坠。最后,演员必须用双腿夹住杆,在离地面很近时摆出一个反倒立的姿势。

  陈涛说,他用了数年时间才克服了心理恐惧。练习杂技,手腿长年累月和器材摩擦。练得最苦时,陈涛的大腿内侧和肩膀都破了皮。训练留下的老茧今天在陈涛手上、腿上依然清晰可见。

  如何让这门传统艺术在新时代发扬光大,走上管理岗位的陈涛有着自己的思考。“杂技类似一个框,包容度很大,可以嫁接舞蹈、戏曲、话剧、声乐等,都能起到烘托杂技的效果。”

  上世纪50年代,杂技开始走出国门,到国外进行文化交流。改革开放后,杂技以其高度的观赏性吸引了发达国家演出商和观众的青睐。重庆杂技艺术团在跟随政府出访团进行文化交流之外,也受邀在国外进行商业演出。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外市场的饱和,陈涛认为,将杂技的重心放在国内市场的时机已经到来,国内市场对文化的需求很旺盛,“我们的不少节目在国家级的评选中得过金奖,这些节目应该真正走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陈涛说,杂技动作以出其不意的惊险震撼着观众的神经,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正因如此,重庆杂技艺术团坚持把艺术带给群众,走进县里、镇里、村里为老百姓演出。

  在陈涛看来,杂技不仅仅是一门炫耀技术难度的艺术,也应该传递正能量的美。

  “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是美丽的表情、灿烂的笑容。这其实是一种精神,笑容的背后需要经受很多寂寞,要吃很多苦。人生的道路上,有苦才有甜。我想观众能感受到。”陈涛说。

(编辑:黄远)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