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3>2013两会>网友热议

请讨论有关城镇化的七个问题

时间:2013年03月07日 来源: 作者:
0

网友【最好的坏蛋】

  中央作出城镇化的决策无疑是正确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但是对于实现这一战略决策中可能出现的几个问题,还是希望有关方面能够注意一下,特别是希望参加两会的代表能议一下,以防患于未然。 

  一、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问题 

  是“经济的发展”使城镇化成为必然?还是我们现在的经济需要城镇化来作为新的发展动力? 

  虽然说城镇化必然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把城镇化定性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就很可能出现新的圈地运动,就会出现农民的“被城镇化”,就会出现新的“拆迁事件”。这些问题我们如何应对? 

  而站在“经济发展的必然”的角度来搞城镇化,则工作思路就会使另外一种以样子。可是会是怎么个样子,大家谁能看出来? 

  二、城镇化的对象或者说主要对象应该是谁 

  城镇化是把“农民集中起来”,还是把“城里的人分散下去”? 

  人们都知道,在国外,经济条件稍微好的一点的人都是工作在城市,居住在乡下。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城里工作,在乡下居住”也将成为我国相当一部分人的选择,而且就在目前,已经有不少有钱人在乡下盖起了别墅。但是,不要忘了,我们是一个人口大国,在乡下大盖别墅是“坚决”不敢提倡的。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专家建议:中国应当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不宜提倡私家车。可惜决策者中没有人听,结果到今天很难在全国找出几个停车容易的城市。所以对于在乡下盖别墅的事,决不能再等闲视之了。在这种情况下,“在城里工作,到镇上居住”是否应当成为一个提倡的方向? 

  把农民集中起来,从理论上讲,好象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农民能不能把锄头、镰刀、收割机搬到单元房里去?还有,农民会不会为了“象城里人一样住单元房”而每天多跑几里路去下地劳动? 

  三、农民的宅基地、承包地等合法权益保障问题 

  就目前一些地方的做法来看,让农民“城镇化”,就要农民交出宅基地和承包地。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农民对宅基地有使用权,而且这个使用权是可以无限期继承的。而城镇化后,农民一旦发现自己可以“永远传给子孙后代”的宅基地严重缩水了,甚至是没有了,那么,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他们必然就会起来抗争,而农民一旦乱起来,中国整个社会将变得不可收拾,因此,城镇化建设搞不好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社会走向动乱的导火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预防措施又是什么? 

  再说,承包地使权的转让问题,在一些由于人均土地面积过小、外出务工等原因造成土地“撂荒”的地方可能问题不大,而在一些精细化农业经济较为发达,农民种地收入高于甚至远远高于外出务工收入的地方,由政府出面做工作使农民“承包地被转让”是否会产生新的社会矛盾?我们的预防措施又是什么? 

  四、资源浪费问题 

  近年来,围绕新农村建设,我们修通村路、硬化村道、建设农村文化活动室、医疗室等等等等,投入的资金平均每个村不下百万元,再加上农民的房屋等设施,一个村就按一亿元计,全国算下来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城镇化以后,听说要“复耕”,那么,这些钱算不算一大笔浪费? 

  再是,从理论上讲,城镇化以后,就会有大量的土地复,但是实际上会不会出现复耕的地不多,而新征的地又不少的问题?我们的预防措施又是什么? 

  五、农业的发展方面问题 

  现在社会的主流是:集约化、规模化。除此之外是不是再没有别的路子了?还有,我们农业的发展是搞一刀切,还是从实际出发,多定几条路? 

  六、环境保护问题 

  现在,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谋划城镇化以后“城镇人”的就业问题,而谋划的结果就是:建工厂。建什么工厂?当然是建“城里不要”的工厂。可是,这些工厂放到城镇是否合适?难道城镇化以后的农民就不需要一个好的环境? 

  七、城镇化是否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我们的决策往往在出台的时候,都是一窝蜂地喊“好”。而出了问题之后又是一窝蜂地喊“不好”。仅改革开放以来的例子就有医疗改革、教育改革等好多个,城镇化建设能否避免这一点? 

(编辑:王解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