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2>小品还能不能走下去

春晚小品兴与衰:"麻花"让晚会小品向戏剧小品回归

时间:2012年02月21日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0

  30年来,央视春晚的舞台上,捧红了众多的明星。而伴随着春晚的成长,小品等语言类节目也逐步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类别,给广大观众带来了无数的欢乐,并形成了一种别具特色、专门适应于晚会和电视播出的艺术表现形式。

  如果追根溯源,这种短小精悍的艺术形式,实际上最早是来源于艺术院校为表、导演以及创作等专业的教学所进行的训练用的戏剧小品,只是二者之间由于各自的目的、旨趣以及服务对象的不同而渐行渐远、分道扬镳。而为了区别于艺术教学中训练所用的戏剧小品,我们一般约定俗成地将之称为“春晚式小品”(或称“晚会式小品”)。

  服务于教学训练的戏剧小品与“春晚式小品”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只是艺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训练阶段而非终点,其宗旨和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进入日后的艺术创作而进行的,是为了提高创作者和表演者的艺术能力而进行的一种专业基础训练。因此,虽然会以“简单事件小品”“复杂事件小品”或是“画面、音响小品”等称呼来命名与区分不同训练阶段的侧重点,但本质上却都是要求关注人物本身,注重人物关系的架构、发展以及变化等,是要在一个小的框架内,达到“杯水波澜”的效果,从而历练创作者设置情境、把握人物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它针对于艺术创作本身,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对于内容、题材等是悲是喜、是大众还是小众,没有太多的限制。作为暴露问题的展示载体,它能帮助主创们在不断的失败和纠错的过程中,迅速成长和成熟起来,为进入大作品的创作做好扎实的准备。

  “春晚式小品”则不同,它需要直接面对观众的评判,观众的反应和接受程度是它最后能否面世的关键所在。就在对观众心理的不断摸索和趋近中,春晚舞台上的小品演出,也逐渐涌现出了多种“流派”,在呈现上各具特色。

  比如,最早开始在央视春晚演出小品的王景愚以及陈佩斯、朱时茂等人的作品,就充分展示出从戏剧小品出发而渐渐向晚会气质的走近。而他们作品中对于戏剧性的重视与营造,也是有目共睹的。虽然小品的篇幅较小,但他们依然会一丝不苟地运用戏剧创作的手法进行布局。尤其是陈佩斯、朱时茂这对黄金搭档,从他们的《吃面条》、《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等优秀作品中,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物关系的变化和层次,而且对于角色的心理展示也极为重视,充分利用了角色的倒错与置换、人物内心与表面之间的差异、意识与潜意识的矛盾等去结构全篇、塑造角色,喜剧性和幽默都直接产生和来源于人物自身的性格和心态等。再加上二人的精彩演绎,令这些只是出场十几分钟的人物形象,依然能够深入人心。而这种对于戏剧的依恋,似乎也预示了陈佩斯后来缺席春晚、专注于戏剧舞台的艺术方向。而以赵本山、潘长江、巩汉林等人为代表的小品,从东北二人转生发而来,借助语言的魅力(俏皮话、顺口溜等“东北嗑”),能侃会耍,更注重喜剧性和笑点的营造。表演者作为一个主要的看点,如赵本山就是借助自己多年的基层实践经验,对于观众的接受心理把握准确、拿捏到位,并以其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并加以调侃和变形等方式,很快就以其浓郁的平民性、“接地气”等特点,大受欢迎。还有黄宏等人的小品,则介于以上二者之间。显然,他们一直在努力将戏剧性和笑点都抓住,注重感人和娱乐的兼顾。

  此外,还应提一下今年在央视春晚登台的“开心麻花”团队,在他们创作的作品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晚会小品开始向戏剧小品回归的一种趋向。虽然,由于他们相对缺少晚会表演的实践经验,使小品的晚会特点与戏剧性之间还未最好地融合在一起,因而存在着创作者的心理预期与观众的期待视野之间的些许裂痕,不过,他们把创作的落点放在人物的情感和人物的关系上,无疑是已经走在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上。而正是在“春晚式小品”诞生之初就已然存在的晚会属性,决定了其必然还是要以观众的反馈作为第一要务,因此也必然无法做到真正的“超然”。

  可以说,在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变化之后,“春晚式小品”一直反映着现实社会的许多问题,有时甚至还承载了一些社会热点或理念的传递与表达。众多“春晚式小品”的产生、出现乃至小品风格的变化等,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社会风俗变迁过程的一个缩影。因此,它的兴衰盈亏都是很正常的。打个比方,就像“井喷”之后,把水池重新注满需要时间,观众对此也应保持平常心。

  当然,观众的宽容与理解,并不意味着从业者就可以放弃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创作,理应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以想要创作出好的作品,必须一边深入生活,一边苦练内功,并能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小品限于篇幅,要的是“杯水波澜”,因此更需要机巧和匠心。但是,“巧”的关键,却绝不在于露巧或是为巧而巧甚至投机取巧,而是把“巧”化于艺术形象之中。

  另外,创作还必须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小品的成功,主要还是取决于创作和表演的水准。当初,在晚会舞台上风光无限的小品,实际上也正是得益于在机遇面前厚积薄发的写作者以及当时已经在其他舞台上“准备”了多年的表演者们,双方在创作中的珠联璧合,造就了小品曾经的辉煌。如今,它所面临的瓶颈,既是源于二者的“青黄不接”,更是由于创作本身所出现的浮躁。

  真正的幽默,理应来自思想的芬芳。没有生活的积淀、真诚的反思以及严谨的创作态度,光是靠语言、对白上的俏皮话、“抖包袱”或是耍一下小机灵,都是撑不起作品、抓不住观众的。这,无疑也是近年春晚小品衰落的重要原因。因此,只有当小品的主创者们摆正了创作的心态,才能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萃取和展现出艺术的神奇。

(编辑:白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