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2>古玩鉴定之困>乱象源头在哪里

[中国产经新闻报]假古董之殇

时间:2012年08月16日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作者:单一良 姚炎中
0

  都说“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然而当前的中国古董市场上显现的现象,却可以用《红楼梦》里的一句话来形容:假作真时真亦假! 

  假古董也上演穿越 

  最近新华报业网报道,一位藏友在一个寻宝节目中展示了一件外形酷似暖水瓶的藏品。 

  他说:“这是明永乐青花热水瓶,明代的时候没有胆,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个工艺,装开水进去用棉被包起来(用以保温)。”他还称这是郑和下西洋装开水用的。 

  该藏友的证据,是青花热水瓶底的文字:“明成祖内阁司礼太监御宝、大明永乐六年戊子秋。”他觉得如果这是真品的话,市场价值应该至少在100万元以上。但青花热水瓶把现场的专家和观众都逗乐了。专家认为破绽就在瓶底的字上,“一般来说,没有把皇帝的帝号写上去的,明成祖,清世宗,是皇帝死后追尊的名号,没有这么写的。” 

  当时的器皿上,不可能有这样的落款,这个所谓明青花暖水瓶,是个不折不扣的赝品,尽管这样的穿越看起来让人觉得有些荒唐,各种搞笑古董开始被网友恶搞,但一套穿越到汉代的玉凳,却被拍出了2.2亿元的高价。 

  2011年初,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以2.2亿元拍出了一套标注为“汉代玉凳”的拍品,如此的高价让它成为当年拍卖市场的“最贵玉器”,但不少人却心生疑惑,汉代人都是席地而坐,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坐凳呢? 

  中国文物学会鉴定委员会副会长张宁表示:宋代以后才出现这样的凳子,而且对这个价格觉得也有点离谱。 

  一年之后的2012年,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这套玉凳其实是江苏邳州的一个赵姓老板制作的仿旧赝品。 

  在北京一家名为“超宝斋”的古玩店是专做“齐家玉”生意的,生意相当火暴。 

  据了解,上世纪20年代,瑞典的一个考古学家,最早在甘肃齐家坪附近,发现了齐家文化的遗址,反映了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风貌,出土的以陶器居多,玉器十分有限,可一年多的时间,有藏家收集到的所谓齐家玉真品,已经有1000多件,如此大量的古玉令人质疑。 

  甘肃省武山县某玉器店店主说:“什么齐家文化,都是我们搞的文化,有文字的,你随便写,写的越不认识越好,认识了就不对了。” 

  一件件号称有几千年上百年历史的古董就这样被制造出来,如果再添上些有鼻子有眼儿的来历,更是成了价值不菲的宝贝,难怪有人会造出明代郑和用过的热水瓶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假古董了。 

  假古董已形成利益链条 

  被拍出2.2亿元天价的“汉代玉凳”一现身就成了舆论热点,先是收藏界围绕玉凳真假产生激烈争论,之后有网友曝出玉凳出自江苏邳州一赵姓老板之手。 

  赵老板表示所谓的“汉代玉凳”是经他手由明代材料组装所成。记者在采访时发现,邳州高仿玉器技术成熟。业内人士称,仿古玉器行业在邳州“暗流涌动”,“汉代玉凳”之所以能够乱真,是一些职业“跑老件”的人、鉴定专家、拍卖公司联手推波助澜所致,而且已形成了稳定的利益链条。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说,我国约有250家具备文物拍卖资质的企业,但其中真正做得好的并不多。“对一些天价拍品,连专家都看不懂。有些人在利益的诱惑下疯狂了,纯粹出于对艺术热爱的买家越来越少,炒作概念、牟取暴利,严重背离了艺术的本源。” 

  北京的年先生,玩收藏已经有10多年了,最近他的心情可是坐上了“过山车”,一个偶然的机会,年先生看到一个自称鉴定拍卖一条龙服务的公司正在做宣传,便将几年前花2000多元买下来的一块奇石拿去请“专家”看看。 “专家”对他说,他这东西值800万到850万人民币。 

  几千块钱买的东西居然值800万,年先生很高兴,当即决定将宝贝放在这家公司拍卖,还交了2000元图录宣传费,哪成想,等到拍卖当天,年先生才发现一个买家都没有。 

  在年先生保存的这宣传图录上,记者看到这场拍卖约有近千件拍品,按照每件拍品2000元的图录费计算,除去印刷成本,拍卖公司至少坐收100多万。 

  实际上,先后有多家媒体记者都做过类似的调查,几十元、几百元买来的赝品,到了所谓鉴定专家的手里,有的明知是假货,也可以给开出真品的证书。 

  2009年12月,曾经跻身各类中国富豪排行榜榜单的原华尔森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曾经轰动一时的富豪谢根荣,一审以贷款诈骗罪被判处无欺徒刑。在他诈骗贷款过程中,一件被专家估价24亿的金缕玉衣起到了关键作用。 

(编辑:路涛)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