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2>古玩鉴定之困>乱象源头在哪里

[福建日报]文物鉴定的困境

时间:2012年03月20日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何光锐
0

  中国的文物鉴定,向来是一门极为高深的学问,一个极为复杂难知的领域。谢稚柳、启功、徐邦达等老一代鉴定家之难能可贵,不仅在于他们的学养、阅历与见地,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胸怀、操守与学术良知。

  伴随着规模扩张与价格飙升,中国的艺术品市场鉴定,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在“利”字面前,道德底线十分脆弱。大量伪专家和无德专家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中上下其手,有两条最根本的原因:一是目前的文物鉴定缺乏科学标准,比如古玉,运用机器只能检测其材质,无法确定制作年代,只能凭借专家的主观经验和眼力。至于书画,更是几乎完全局限于“眼学”。二是在现行法律中,还没有专门针对鉴定人员在文物鉴定环节承担责任的规定。

  所以,有人指出,中国的文物鉴定业“已陷入万劫难复的困境”。连带而来的是,造假、卖假无所顾忌,拍假、假拍大行其道。一些机构甚至主动为客户作出虚假鉴定并收取鉴定费。

  即便如此,仍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和资金不断地涌入艺术品市场。作为收藏者,要么抱着“碰运气”的想法,要么,为证据“埋单”,艺术品是否来源可靠、传承有序、有“铁证”可据,市场价格可能因此有几十上百倍的差距。而对于那些投资或投机者而言,去伪存真不是最重要的,赚钱才是硬道理,于是学术标准、鉴定标准、估值标准都可以降低,甚至带有某种程度的“博傻”心理,明知是假货也要买,只要能找到比自己更傻的下家。

  面对收藏领域的现状,一个无法回避的常识是:市场经济是一个整体,没有哪个具体的市场会成为“孤岛”,欺诈盛行的市场不可能长久存在。

  从“汉代玉凳”事件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媒体的力量,正如我们在中国足球打黑反赌风暴中看到的一样。借助媒体的监督力量,促进行业自律和交易规则的改进,从而重建市场秩序,未必不是一条有希望的出路。

  实际上,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复苏并大踏步发展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来到了历史的重要关口。

(编辑:路涛)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