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2>大话西游

时间:2012年02月09日 来源:《六小龄童品西游(下)》 作者:六小龄童
0

  《西游记》儒学为根 

  维系取经队伍的伦理道德正是儒家最根本的仁义思想。《西游记》中颂忠扬孝的情节其实还有不少。如江流儿复仇报本、合家团圆,陈家庄百姓感恩建寺等。孙悟空在车迟国召唤来了雷神时,曾高呼:“仔细替我看那贪赃枉法之官,忤逆不孝之子,多打死几个示众!”这不是佛道的教义,却正是儒家忠孝仁义思想的真情流露。而其中描写的人间九个国度,大多是“文也不贤,武也不良,国君也不是有道。”这恰恰是从反面肯定了儒家“君臣、父子”的仁义正统观念,表现了对国泰民安、尧舜之治的向往。当唐僧师徒四人取回佛经,回到东土,给大唐带来了佛的灵光之时。这时的大唐正是君贤臣良、敬佛敬道、国泰民安,“果然是中华大国异西夷”的富强礼仪之邦。这是三教合一的最佳结果,也是作者的最高理想。

  儒家思想,是以“仁为核心”和“人为贵”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文化。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不仅是封建产物,而且为一种精神思想,在不同朝代的应变、发展中表现出极大的生命力。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更是文化上的优势。对儒家文化发源地中国来说,它应该吸取历史的教训,既不能妄自菲薄,对孔孟之学全盘否定,又不能陶醉于历史,在故纸堆中被束缚。至关重要的是,在各种不良思潮泛滥和冲击的形势下,中国必须保持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儒家学派的创建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孔子在垂暮之年总结自己的思想进程时说:“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见,孔子在年轻时就有了远大的志向,但他一生中的挫折也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儒家学派的出现应该是孔子晚年的事情了。

  孔子的祖先是殷商的贵族,作为殷遗民在周初迁到了宋地。后来又经过了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后,在孔子产生时,他的家族已经没落,但是因为有遗传的因素,孔子身上还存留着殷遗民中儒者的气息。而且,由于孔子少年丧父,家境凄凉,所以,早年不仅得到严格的生活锻炼,而且也有机会继承殷商遗民中儒者世代相传的贱民职业,帮人主持丧葬礼仪。

  早年的艰辛生活使孔子早熟起来,在十五岁左右,他就立志苦学,想用个人的奋斗来改变当时自己的地位。在三十岁之前他已经有了很丰富的古代典章、礼仪方面的知识,所以他说自己“三十而立”。但他的职业依然是很低贱的。

  到了晚年,孔子最后回到了鲁国,他除了偶尔对现实发表一些议论外,基本是只发言,不行动,他将精力主要用在了培养弟子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上。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此前周游列国时的收徒讲学,最终使孔子学派日益壮大,“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终于开创了儒家学派。

  《西游记》关于儒家思想的核心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深远。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

  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即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然而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

  

(编辑:孙育田)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