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2>榜样就是力量>十八大代表

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十八大代表陈彦简历

时间:2012年08月16日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
0

  

  陈彦,陕西省戏曲研究所所长,著名编剧

  陈彦,一级编剧。中共十七大代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西安交大戏剧学院院长,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曾创作《沉重的生活进行曲》《九岩风》《留下真情》《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等戏剧作品数十部,其中《迟开的玫瑰》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和“文华编剧奖”,该剧还荣获“文华大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第一名、首届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大奖”。《大树西迁》获2008-200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同时荣获“文华剧作奖”和“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西京故事》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2011年,与被誉为“陈彦西京三部曲”的《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同获“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曾创作大量影视作品,其中长篇电视剧《大树小树》获电视剧“飞天奖”。在戏剧、电视剧、歌词创作领域,多次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出版有《陈彦剧作选》《陈彦词作选》、散文随笔集《必须抵达》《边走边看》《坚挺的表达》等著作。被中宣部、国家人事部、中国文联联合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文化部优秀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首届“中华艺文奖”获得者。

相关链接:

陈彦:提高文化自觉 坚持价值引领

原载于陕西日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集中探讨、专题研究部署,表明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被我们党提到了新的高度,其意义重大而深远。作为文化工作者,真是深受鼓舞。一切物质表征的东西,最终都会以文化的形式存在于世。因而,文化建设理所当然地居于人类生活的总控开关位置。物质建设一旦与文化脱节,必然产生怪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实质是呼唤人的生活的阳光正道。我们即使积累了再多的物质财富,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一旦是扭曲的,背谬人性的,损他的,丑陋的,甚至是罪恶的,那么这一切建设都将在人类自己都忍无可忍时的校正法则中毁于一旦。中央在这个发展的关键时刻,强力弹奏出文化建设的重音,是全党智慧的又一次深刻显现。

  在经济转轨、各种思潮观念纷繁更迭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历史任务,我们需要不断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充分认识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源泉,是民族的灵魂和脊梁,也是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广大群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只有具备了这种充分的文化自觉,并加以落实,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可持续进步。

  在提高文化自觉的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延续了五千年之久,其中仁爱、民本、和谐、大同等宝贵思想,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而民族戏曲无疑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承载者、体现者和传播者。数百年的历史证明,能够流传下来的民族戏曲作品,一定是持守正道,持守恒常价值、恒常伦理,向上向善的,在生动感性的形式中扬善惩恶、寓教于乐,比那些抽象、理性以至教条化的道德劝诫与理论说教更易于为受众所接受,更易于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在辽阔的大西北,以秦腔为代表的戏曲剧种、戏曲剧目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我们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资源之一。以文化培育文明,以艺术引领风尚,用艺术作品来塑造大众灵魂,是直接面对不同层次观众的舞台艺术工作者理应自觉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就是要充分认识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的紧迫性,和推动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性。文艺创作者要在纷繁中保持一份清醒,保持一颗敏锐的心灵,关注最为广泛的普通人群,关注他们的心理与命运,从最平凡、普通的细节上去提升,注入作家在丰厚的社会资源中的新鲜发现,从而展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展现社会关系、公众心理的变化,从中映现出当下时代的特征与变迁。要重视文化产品的社会功能,应坚守文艺的意识形态本质,不能放弃了文艺对社会的责任与道义,不能忽视文艺对社会的引导作用。文学艺术,不能屈从于利益摆布,不能自甘堕落,不能随波逐流地甘愿边缘化。要把握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远离一切违背规律的喧嚣、热闹,力戒浮躁肤浅,力戒热粘硬贴,力戒助强凌弱,力戒娱乐至死,深刻探讨社会问题,关注大众精神生态,应以永不放弃的立场和永不疲倦的精神,进入最深广的社会洪流,坚持崇高的理想与信念,坚持对社会进程的有良心的发言,坚持价值引领,发出正义的呐喊,与最广大群体的心灵取得共振共鸣。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我们许多维系人类正常秩序与关系的恒常价值观,已被冲击得溃不成军,这个世界为我们创新了太多的所谓新观念,可这些新观念越来越显示出短视性,功利性,盲目性,而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文艺作品,应该具有对历史的更宏阔把握,创作者应该把创造精力更多地放到关护人的真实内心上去,而不是不停地翻新某种观念,以浮躁喧嚣之声先声夺人。我们应该有重新认知与拨亮、持守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勇气与信心,只要始终坚持传导人类正大光明的声音,反映大众的生存状态,温润苦痛者的心灵,鼓舞生命的勇气,校准正义与良知的天平,就永远会有簇拥在台前的观众,会有支持拉开大幕的掌声。

  

(编辑:孙育田)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