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2>榜样就是力量>十八大代表

文艺界十八大代表王瑶简历

时间:2012年07月05日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作者:
0

  王瑶,女,汉族,1970年4月生,山东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人,出生于北京市,1992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毕业,大学文化。 

  1988.09——1992.08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学习;

  1992.08——1998.06 中国新闻社摄影部记者; 

  1998.06——2001.01 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摄影部主任; 

  2001.01——2002.12 中国新闻社摄影部副主任; 

  2002.12——2003.09 中国新闻社摄影部副主任,中国摄协副主席;

  2003.09——2004.10 中国新闻社摄影部主任,中国摄协副主席; 

  2004.10——2007.10 中国新闻社总编辑助理兼摄影部主任,中国摄协副主席;

  2007.10—— 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中国摄协副主席;

  2009.12—— 新华社副总编辑、摄影部主任,中国摄协副主席。

王瑶:让世界了解中国

原载于中国艺术报 记者 郭青剑

  在外人看来,王瑶的运气实在太好了——她身上有着诸多的“第一个”、“最年轻”和获奖记录:5岁起开始学习摄影;11岁以一张《开学了》获1981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1992年以一张报道桂林空难的照片获中国新闻奖;1998年获“全国十佳青年摄影记者”称号,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个女记者;2000年,以《60岁舞蹈家重返舞台》组照获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金奖,这是中国记者在“荷赛”系列奖项中的最高奖项;2001年,应邀担任“荷赛”讲习班中国学员资格评审人及第九届国际影展评委,是国际影展最年轻的评委;2002年,在美国、巴西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并荣获范长江新闻奖;2007年应邀担任美国尤金?史密斯奖评委,这是这个最权威的国际摄影奖项首次邀请中国人出任评委……而了解王瑶的人都知道,在这些“记录”背后,是她对摄影事业忘我的投入和不懈的进取。

  难忘的“11.24”桂林大空难

  1992年,王瑶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成为中国新闻社的一名摄影记者。

  在中新社广西分社见习期间,她经历了对中国空难史上最惨重的“11.24”桂林大空难的采访。那年,她刚刚22岁。进入现场后随处可见死难者的遗骸和散乱的肢体,多年以后,一想起那凄惨的情景,她的心都会一阵阵悸动。由于空难现场是在一座山头上,现场周围到处是悬崖绝壁,并且山石严重松动,非常危险。当时荷枪实弹的武警战士已经封锁了现场。但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如果不到现场,就意味着永远也拍不到完整、客观的第一手材料。王瑶想爬到山头平台上拍摄,但连着三次都被担任戒严任务的武警战士拦了回来。正当王瑶站在半山腰心急如焚的时候,国务院空难调查小组的工作人员扛着测量仪器爬上山来。机不可失,王瑶当即脱下外衣,包住相机,压低了太阳帽檐,紧跟在他们身后,混进了失事现场。山头边缘的土石已经松动,踩在上面令人胆战心惊。当她换上广角镜头,准备拍一张全景时,突然觉得脚底下一松,自己的身体也顿时失去了平衡。要不是旁人及时将她拉住,将又是一幕悲剧发生。王瑶事后说:“那次空难有150名乘客遇难,如果不是有贵人相助,我就成了第151个遇难者了。”

  王瑶拍的桂林大空难的图片很快上了中外各大报刊,她也因此荣获1992年度的中国新闻奖。

  征战亚特兰大

  1996年,王瑶作为中国第一个采访奥运会的女摄影记者,奔赴美国亚特兰大。在奥运会的20天时间里,她平均每天只睡4个小时。在“炮阵“中奋力与那些粗壮勇猛的男士们拼抢。为了拍到一张以国旗为前景、中国代表团在奥运村举行升旗仪式的全景画面,她不顾一切地爬上一个十多米高的灯架进行拍摄;因记者席设置不合理,常常跪在地上一拍就是六、七个小时,膝盖都磨破了……

  王瑶说,她早忘记了自己的性别,没有娇羞,没有漂亮的裙子和高跟鞋,只有乌黑的镜头和心中作为一名记者的责任感。

  轻伤不下火线

  1997年,中法关系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年的4月,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并与江泽民主席共同签署了《中法联合声明》。

  中南海内,百余名中外摄影记者挤挤挨挨,涌向签字现场。王瑶全副武装双手端着两台相机,左右肩各背一个器材包和一架拍摄用的梯子,随大队人马往里冲。这时,一位同行的梯子别住了她的梯子,脚下一个踉跄,然后便向前直摔出去。脚下是坚硬的水泥地,在摔倒的一瞬间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保护好相机。于是,双手各抓一台相机,高举过头顶,而身体在毫无防护之下,结结实实地砸向水泥地上。鼻子右侧被撕开一条长长的口子。王瑶觉得一阵晕眩,她让自己镇静了一下,一看相机完好无损,便挺身爬起来,继续往前冲。白衬衣和牛仔裤上,都沾满了血迹。

  那天,从上午9点一直到中午12点,王瑶先后拍了江泽民主席与希拉克总统会见及双方的签字仪式,然后,忍着疼痛与劳累,又赶到大会堂,拍乔石与希拉克的会见。到下午1点多钟,又赶回社里送片子,写文字说明,等一切完成后,这才匆匆来到医院。医生在她的鼻翼上缝了5针,膝盖处也缝了2针。

  那次中南海的“壮举”发生不久,中央警卫局一位首长见到中新社的领导说:“你们那个叫王瑶的小丫头真了不起,既敬业又勇敢,我们现在常用她的事情来教育我们的战士,关键时刻像王瑶那样敢于冲上去,不怕流血,不怕牺牲……”

  澳门回归巧拍独家新闻

  1997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怀抱,世界各大媒体聚焦澳门,一场新闻大战在小岛紧张展开。王瑶随解放军驻澳部队官兵由珠海进驻澳门,拍摄了整整8小时的进驻全过程后,各个媒体的同行纷纷撤离军营,唯有王瑶强忍疲惫留了下来,想多拍一些战士们初到澳门的生活画面。

  突然,部队紧急集合,凭借敏锐的新闻敏感,王瑶判定会有“大事”发生。于是她一面用手机向领导通报,一面巧妙地留在了本已戒严的军营里。半个钟头过后,王瑶拍到了江泽民主席检阅驻澳部队的独家新闻,受到外宣办、部队以及澳门回归指挥部领导的多次表扬。

  拍摄一个真实的舞蹈家陈爱莲

  对王瑶而言,有“世界新闻摄影之都”美誉的荷兰绝对算得上自己的一块“福地”。 1998年她第一次踏上荷兰,拜会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总部时,就希望“第二次来荷兰是参加乔普?斯瓦特新闻摄影大师班的学习。”好梦成真,不久,王瑶通过考试,成为全世界12名年青学员中的一名,也是当年唯一一名亚洲学员,于1999年再次前往荷兰学习交流。这次活动结束时,她对荷兰的朋友说:“我希望有机会再到荷兰来,而这个机会,最好是来领奖——领‘荷赛’大奖!”王瑶的梦再次实现了。2000年4月,她因《60岁舞蹈家重返舞台》组照获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金奖,第三次飞往荷兰,代表中国摄影界的一代新人,摘取了世界新闻摄影宝座上的桂冠。

  《60岁舞蹈家重返舞台》拍摄的是我国著名舞蹈家陈爱莲。王瑶说,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她从报纸上一条豆腐块大小的文章中看到了关于陈爱莲的故事:她在“文革”中很不幸,被迫离开舞台,改革开放以后又重新焕发了自己的艺术青春,在北京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人舞蹈学校,现在又决定在舞剧《黛玉葬花》中出演16岁的林黛玉。因为感觉到这个人物身上能折射出社会的变化,王瑶就找到了陈爱莲,在舞蹈学校先后两次跟踪拍摄她。当时有一个君子协定,就是陈爱莲进行她的排练和日常生活,王瑶只是默默地观察和抓拍,不干涉对方的生活。王瑶发现陈爱莲每天都很忙,连吃饭的时候都是匆匆忙忙的,但能感觉出来其实她内心还是非常孤独的,她的很多的想法很多人都不理解,这让她自己也非常痛苦。在逐渐的接触和接近中,陈爱莲开始向王瑶敞开了心扉,讲了很多自己的经历,“所以我才能真正地用图片完整地去展示她内心世界的东西以及情感世界的东西。”也因此,在王瑶的镜头下,无论是陈爱莲教课之余休息时的汗湿衣襟,还是演出前坐在观众席中一个人默默地祈祷,抑或是首场演出成功后为围观的观众们签名,都能为观众展现出这位外表柔弱、内心坚强的舞蹈家的不凡风采,都在显现着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著名摄影家罗伯特?卡帕有句名言:如果你拍摄的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在王瑶看来,这个“近”不仅是指空间的距离,也包括拍摄者和被摄者心灵的距离,作为摄影者就应该和被拍摄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我拍过的每个人都像一本书,在和他们接触,随着相机走入他们生活的时候,我从他们身上获得了很多的支持和鼓励。”其实以小见大,拍摄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才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只有先学会把握“小”题材,才能在“大”题材面前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深入生活要能吃苦,耐得住寂寞;贴近人民要从感情上和被拍摄对象产生共鸣,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拍摄陈爱莲时,王瑶对诸如此类的一系列问题也有了切身体会。

  让世界了解中国

  作为一名年轻的摄影记者,王瑶早就成了新闻摄影圈里的“腕儿”,面对的诱惑很多很多。众多厂家纷纷找到她,希望借她的名气和镜头给自己的产品拍广告,报酬无疑是相当丰厚的,但王瑶一一谢绝了。因为在她看来,摄影家有三种:一种人是用手拍摄,他们的作品技术完美,赏心悦目;第二种人不光用手拍摄,还用脑拍摄,他们的作品一针见血,揭示问题;第三种人在用手,用脑的同时还用心拍摄,他们的作品催人泪下,拷问心灵。而无疑,王瑶的目标是成为 “第三种人”的。她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用相机去记录人类历史的变迁,反映祖国日新月异的面貌和人民百姓的真情实感。我从小得奖,但得奖并不是我人生最骄傲的事情,我最大的快乐和满足是通过我的作品让中国了解世界,更让世界了解中国。”

  一次次走出去的经历,让王瑶强烈地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的新闻摄影人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的崛起使得世界人民渴望了解中国,但是他们现在所看到的关于中国的影像还远远不够全面,远远不够充足,尤其是在西方主流媒体上发表的图片,大多是由外国摄影师以个人的视角,西方的观点解读,甚至是误读出来的中国。“比如‘非典’时期,我正在美国,美国媒体关于‘非典’的照片几乎全是医院里、小区里被隔离起来的人们恐惧、绝望、无助的样子,这和我回国后看到的中国记者拍摄的顽强与病魔作斗争的中国人民的形象大相径庭。摄影是没有国界的世界语言,它自身的特性决定了摄影人比任何界别的文化人都更有资格、更有条件成为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急先锋,我们为这样的使命而骄傲,而自豪。”王瑶说。

  而近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粉墨人生——王瑶京剧摄影作品展”便是她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又一次实实在在的举动。这是她去年用一年的时间拍摄的关于中国京剧的一组照片:京剧表演艺术家们戏里戏外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大时代浪潮起落中的执着与坚守……王瑶说:“我感觉2008年是一个向世界介绍中国的非常好的机会,除了体育赛场,实际上也可以通过中国的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国。所以我就选择了京剧。”而她的《看不见的京剧》也即将出版,向人们讲述更多京剧艺术背后的故事。

  这就是王瑶,一个总是用一双摄影的眼睛看待周围世界、捕捉常人经常忽略的东西的记者、摄影家。她用镜头记录红尘凡事,用影像映射常人心灵。她拿起相机抓拍时,瞬间凝固的是表情,是动作,是场景,但人们从她的作品中,却能悟出些许不同寻常的东西,如文化,如情感,如精神。当然,人们也期待,也相信,这位头顶无数光环的女性将一直在她美丽的新闻摄影人生道路上翩翩起舞。

(编辑:孙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