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2>十八大>全国文艺家协会

中国剧协10年“出人出戏”成就回眸

时间:2012年11月06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新荣
0

  不拘一格推人才 

  ——中国剧协10年“出人出戏”成就回眸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 ”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中的一段话,作为我党“人才观”的系统总结,为青年英才的成长指明了方向。

  “政以才兴,国以才治。 ”重视人才,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10年来,这一优良传统,体现在中国剧协推动出人出戏的每一个理念,每一个细节里。

  从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到组建梅花奖艺术团“送欢乐、下基层” ,从走遍全国的戏剧节到各种类型的读书班、研修班,从打造一剧之本到重视理论评论人才队伍建设……10年来,中国剧协一直苦心经营着自己的人才大计。从当“伯乐” ,搭建平台、评选优秀人才到变身“园丁” 、多措并举培育英才,尤其是青年甚至少儿戏剧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再到当“指挥” ,不拘一格用人才,一次次理念的创新催生着新的戏剧生态,一次次华丽转身见证着中国剧协推动出人出戏的10年辉煌。

  当“伯乐”搭建平台遴选人才 

  众所周知,一个名角儿可以拯救一个剧团甚至盘活一个剧种。多年来,全国各地散布着大大小小上百个地方剧种,但随着20世纪现代文明的崛起,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影视、网络、新媒体等多种娱乐手段的冲击,传统戏剧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戏剧人才队伍在萎缩,戏剧观众在流失,一些地方剧种也因保护不善沦为“博物馆艺术” ,甚或彻底消亡。

  挖掘、发现一个个剧种的代表人物,将其推至前台,乃至更加广阔的艺术舞台,需要一个坚实的平台,需要慧眼识英的“伯乐” ,这个“伯乐”就是中国剧协,而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评选则是其中重中之重的平台。

  梅花奖自1983年创立至今已经评选了25届,共有6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 50多个不同剧种的演员获此殊荣。其中,二度梅39朵,梅花大奖6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戏剧梅花奖为当代中国戏剧的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去年第九次全国文代会期间,中国剧协名誉主席李默然谈到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贡献时,深有感触地说。而他本人,曾是抨击中国评奖过多过滥的第一人。

  2002年,中国戏剧梅花奖迎来了标志性的一年。从《曹操与杨修》到《贞观盛事》再到《廉吏于成龙》 ,这一年,中国剧协主席尚长荣以其“京剧三部曲”一举拿下梅花大奖。这是中国戏剧梅花奖自创立以来的首个梅花大奖,在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看来,这并非巧合。“尚长荣主席是第一位,除此以外,既有京昆梆全能堪称国宝级大师的裴艳玲,还有小剧种大影响的苏州滑稽戏演员顾芗,更有深受年轻观众喜欢、且颇富创造力的茅威涛和沈铁梅,还有中国话剧界获此殊荣的第一人宋国锋。10年6朵梅花大奖,不是评奖过多过滥,而是基础雄厚的结果。 ”季国平说,戏剧梅花奖经过20年的积淀,使得这10年有了坚实的一度梅和二度梅的基础。

  “梅花奖已成为积极推出优秀戏剧人才和优秀戏剧作品的有效载体。 ”季国平说,综观梅花奖大赛,通过推荐、审核、初评,跻身梅花奖终评的演员,大都是各院团的“顶梁柱” 。有的是来自国家级大剧院的知名演员,也有活跃在基层县市剧团的优秀演员。他们长期活跃在演出第一线,特别是来自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云南的演员,常年深入基层,为少数民族观众服务,以饱满的热情和精彩的表演,演绎着“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深刻寓意。

  做“园丁”多措并举育英才 

  像中国戏剧梅花奖一样,为了推动出人出戏,中国剧协搭建的平台不止一个。两年一届的曹禺剧本奖、优秀剧目奖、小戏小品奖、校园戏剧奖、理论评论奖等等,扩大了奖项的覆盖面,十年来,通过中国戏剧奖的这6个子奖项,中国剧协挖掘、发现并推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戏剧人才和剧目,促进了中国戏剧事业的繁荣发展。

  但中国剧协并没有就此止步,更大的“野心”激励着他们一路前行,辉煌中的不足时刻提醒着他们不断变换自身角色,寻求新的发展。“我们需要轰轰烈烈地评奖办节,更需要实实在在地推动创作。 ”季国平说。

  因此,当“星探”之余,他们又干起了“园丁育苗”的苦差事。正是这一转身,让中国剧协在履行联络、协调、服务的基本职能之外,又变成了一个集培训与创作于一身的多功能艺术实体。伴随这一转身,中国剧协举办的各种类型的研修班、读书班便应运而生。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当代戏剧的繁荣发展,最关键、最基础,亦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和最为迫切的问题,首先在剧本创作。2009年中国剧协《剧本》杂志在北戴河召开全国剧本创作和剧作家现状信息交流会,让中国剧协得以了解全国各地有关剧本创作和剧作家现状的基本情况,总体形势十分严峻。也正是在此次会上,与会者提出了诸如注重培育戏剧创作新兴力量,加强戏剧创作交流,提供改稿、培训机会,尤其为青年人多提供学习、交流、提高的机会等建议。对此,季国平认为,在当前剧本创作遇到的许多问题中,有政策问题,也有大环境影响下出现的问题。就中国剧协而言,有些问题虽然暂时解决不了,但不应推卸责任,应该有所作为,于是就有了开办编剧班的决心。从2009年开始的3年里,他们先后在江苏常州、北京、湖北潜江和江苏张家港举办了4期编剧班。

  那么,如何办好编剧班,如何通过编剧班有效培养创作人才?中国剧协也经历了实践中的摸索和调整。特别是从第二期北京班开始,在学员入选和培养上,引进了选拔、激励和跟踪机制,让更多年轻的、有创作潜力的、愿意坚守剧本创作的人有学习培养的机会。具体表现在:一是编剧班的学员要有入选的条件;二是编剧班既是讲习班,也是改稿班;三是编剧班结束后的跟踪和帮助。“总之,要办出成效。 ”季国平说,办班形式上绝不只是讲课那么简单,而是讲课老师和点评老师结合在一起,打开学员思路,要贴近他们的创作实际。

  2011年10月,中国剧协在上海开办了全国青年剧作家研修班。 “这是以往编剧班的一个升级版、高级班,同时也是在前几届耕耘基础上的一次收获和检阅, 30位青年剧作家, 30部优秀剧作,最终与40个戏剧院团、演出单位达成了合作意向,中国剧协还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关注、追踪30部剧本在各地院团的二度创作和演出。 ”季国平说,每年一个编剧班,三年一个高级研修班,他相信从中可以产生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剧作家群体相媲美的新的“黄金一代” 。

  不仅如此,据季国平介绍,未来5年,中国剧协还将针对不同的戏剧工种,如编剧、演员、导演、戏剧音乐、理论评论、舞美等举办不同类型的研修班,全方位提升戏剧原创力量。就在今年11月,中国剧协将与上海戏剧学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在上海创建中国剧协高端艺术人才研修基地,通过名家讲座讲评、演出观摩、戏剧论坛、联谊活动、人才推介、成果结集、作品演出等手段,每年举办不少于一期的戏剧高端人才研修班,解决创作后劲不足的问题。

  2008年10月,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在上海市隆重举行,反映了当代大学校园生活和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参与演出和观摩的高校学生达3万人次,场场座无虚席,掌声迭起,气氛格外热烈。“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的举办对于培养戏剧新人,特别是培养一批成熟的戏剧观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季国平看来,中国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更是如此。他举例说,山西临汾文艺学校的副校长兼校办青年试验剧团团长景雪变,号称“蒲剧母亲” ,从2005年运城市小蒲剧演员开始参加中国少儿戏剧小梅花荟萃活动到2011年,短短6年间,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团竟然出了28朵“小梅花” ,并组织了自己的小梅花团,在山西和香港演出引起了巨大轰动。中国戏曲小梅花荟萃举办16年来,不仅培养了良好的戏剧观众基础和造就了一批戏曲好苗子,而且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国民素质。

  变“指挥”让鱼归大海、鹰击蓝天 

  对于中国剧协来说,无论是包括梅花奖等在内的各种评奖办节,还是不同类型的研修班、读书班,其主要目的在于鼓励人才辈出。出了人才又该怎么用,这就涉及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问题。

  从梅花奖到梅花奖艺术团,不仅解决了人才何用的问题,而且艺术家们也在回归民间热土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生,同时带动了当地戏剧发展和后继人才培养。

  时针拨回至2005年6月30日,这一天,第六次全国剧代会胜利闭幕。当天下午,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正式成立。不搞庆典,没有新闻发布会,其成立的标志就是:奔赴河北省永清县,进行了以“庆七一,送戏下基层”为主题的首场演出。

  那天骄阳似火,尚长荣、刘长瑜、濮存昕等13位梅花奖艺术家,第一次以“轻骑兵、豪华团”的形式,一天之内在永清的燃气管道工程车间、蔬菜基地以及没有空调的闷热礼堂里连演3场。现场人山人海,观众的反应极为热烈,出现了戏迷操琴、县委书记打板、演员与票友共同演唱的红火场面。这景象使演出的艺术家们感慨万分,更坚定了把“送戏下基层”活动搞下去的信心。

  “梅花奖艺术团下基层、送欢乐,尚长荣主席打头演了110场,尚长荣、裴艳玲等老艺术家几乎场场都参加。与此同时,梅花奖艺术团还开赴灾区、革命老区、边疆民族地区“种文化” ,辅导当地工作人员,催生地方出人出戏。 ”季国平介绍说。

  “舞台不能没有观众,评奖也不能只是圈子里少数人的事。梅花奖大赛名家荟萃,对于戏迷来说是一场难得的戏剧盛宴,评奖的过程也就成了‘还戏于民’ 、与民同乐的过程。 ”季国平说,梅花奖取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而他更以元代王冕《白梅》诗的后两句为这个寓意作续,“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希望梅花奖演员们在获得了荣誉之后,践行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上奖台”不忘“下基层”的优良传统,能够以更务实的行动发挥自身能量,为戏剧艺术的传播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让更多的人看到、感受到戏剧舞台的希望与魅力。

    【相关链接】

中国戏剧,拿什么赢得未来

——访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传统戏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危机中有生机,国门打开,文化多元,同样为戏曲在当今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中国戏曲的文化基因和独特魅力,就是我们解决好全球化与民族化、娱乐市场与文化品性等关系的重要精神资源。中国戏曲,拿什么赢得未来、再创辉煌?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戏曲只有强化自己的风格和韵味,展示独门功夫和魅力;回归百姓,走向世界;坚定信念,自觉担当,才会超越时代,立于当今不败之地。

  近日,中国建筑学家王澍荣获国际普利兹克建筑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这一国际建筑殊荣,由此也引发了关于当代中国建筑的话题。最近的《参考消息》上有一篇香港作者写的《北京现代建筑经不起时间考验》的文章。季国平由此联想到,当代的戏曲新创剧目能不能经得住时间考验。建筑学家倡导回归中国建筑的个性和特性,我们的戏曲创作不也同样存在彰显戏曲艺术的个性和特性的问题。当然,回归和彰显绝不是简单重复古人,而是在回归和彰显中创新发展。说起来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但做起来可不这么简单。季国平表示,相对于外国戏剧,中国戏曲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相比较京剧、昆剧,全国各地方戏、不同的剧种又有着自己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独有魅力。贾平凹的散文《秦腔》中说:“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京,豫,晋,越,黄梅,二簧,四川高腔,几十种品类……几百年来,秦腔却没有被淘汰,被沉沦,这使多少人在大惑而不得其解。其解是有的,就在陕西这块土地上。 ”显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孕育了一方戏曲,而个性和风格是剧种赖以存在的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舞台艺术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但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有多少当代戏曲新剧目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季国平认为,我们的头脑要清醒,特别是要防止当下创作机制所带来的某些负面的东西,要扭转写戏为了评奖办节、为了政绩的功利现象,让戏剧回归百姓。

  戏剧起源于民间,创作的源头在民间,呈现的对象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编剧必须扎扎实实地走近观众,为民写戏。相比人民群众对戏剧的要求和欣赏习惯,当下的戏剧还有些高高在上,集中人力创作精品的机制,也容易造成忘记观众,不少戏曲新作还经常表现为内容与形式的空泛。在季国平看来,为民写戏,为民演戏,让人民群众享有戏剧艺术的成果,应该成为每一个戏剧工作者的自觉行动。戏剧界要更加自觉主动地坚持面向大众、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让戏剧艺术回归百姓,让民族戏剧走向世界,让中国戏剧的明天更加美好。

  谈及中国戏曲“走出去”最核心的问题,季国平表示,“走出去”最核心的是剧目问题。要有适应“走出去”的优秀剧目。“走出去”的剧目应是丰富多彩的,大致有三类:一种是传统经典剧目,上个世纪中国戏曲“走出去”时,怕外国人不易懂,武戏占了很大比例,如今我们应该有所超越。二是新创作的优秀剧目,包括经过重新改编创作的经典剧目,我们可以选择那些具有民族特色、普世价值和共通审美的优秀剧目。三是改编外国题材的剧目,因为题材,外国同行易于接受,又因为是中国的形式,更具吸引力。我们在“走出去”时,还要以中国式的观剧方式去影响西方人看中国戏。

  季国平认为,我们要看到戏曲的文化价值。自古以来,戏曲艺术就是人们的最爱,广大百姓遵循的道德规范、秉持的是非标准、了解的历史故事、感动的人物形象,几乎都是通过听书看戏所获得。在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戏剧始终与时代和人民群众的伟大事业紧密相关。可以说,我国的戏曲艺术具有“高台教化”和“潜移默化”的重要功能,在给予大众精神锻造与滋养上起着巨大的作用。

  戏曲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戏曲历经千年流传,善于继承传统,也很擅长吸收和创新,始终保持着自身特性和个性的发展。季国平表示,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的戏曲艺术既是传统的、独特的,更是面向未来的,保持个性和特性的传承十分重要,扬长避短、顺应时代的创新是其生命力所在。所以我们要看到戏曲艺术的独有魅力。

  在季国平看来,振兴中国戏曲,需要重建优秀民族文化生态和大师赖以产生的艺术土壤,需要培养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需要回归演员和观众的密切联系,当然,更需要戏曲工作者的自觉和自信!戏曲工作者对戏曲艺术缺少应有的自觉和自信,是很难传承发展好民族戏曲的。时下,国人对大师的呼声很高,恰恰反映了各领域的精英人物稀少,戏剧界同样呼唤当代周信芳、梅兰芳这样的表演艺术大师的出现。戏曲是最典型的中国民族艺术、综合艺术,曾经是老百姓最喜欢的舞台样式,影响力最大,覆盖面最广。面对着时代的挑战,戏曲人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自觉的担当,应该自觉主动地承担起传承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发展创新戏曲的历史责任。

(编辑:孙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