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2>十八大>全国文艺家协会

中国摄协推进行业建设10年纪实

时间:2012年11月06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郭青剑
0

  桥梁·舞台·家园 

  ——中国摄协推进行业建设10年纪实 

  不久前中国摄协发布消息,宣布会员总数已超过1.6万人。而据记者了解,2002年时,这一数字还仅为6000余人。10年间,中国摄影事业的发展之快由此可见一斑。“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队伍。 ”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瑶说。

  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有效推进行业建设,引导摄影界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促进摄影事业科学发展,成为摆在中国摄协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考题。10年来,中国摄协以最广泛地团结全国摄影家和摄影工作者为己任,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在行业管理、行业服务和行业自律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行业管理:创新分类体系 引领行业创作 

  9月12日,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启动征稿。作为中国摄协主办的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全国性摄影展览,“国展”的每一个举动都备受全国摄影人关注。从1957年设立以来,“国展”在征稿类别上始终根据摄影发展实际不断调整,但从2002年的第20届至今,“纪录” 、“艺术”和“商业”这三大基本类别则一直保留,这也与中国摄协近10年来一直倡导建立以纪录摄影、艺术摄影、商业摄影为主要类别、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色的完整摄影创作和评价体系密切相关。

  今天再看这个已被摄影界和全社会广泛接受的分类创作评价体系,似乎顺理成章、不足为奇,而在当初,这一体系的出现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的推动者之一、时任中国摄协理论研究部主任、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研究所所长的李树峰告诉记者,“国展”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工业、农业等题材分类,八九十年代,则以约定俗成的“社会生活” 、“风光” 、“人物” 、“静物”等分类,这基本代表了当时摄影界各种展赛的状况。但这种分类加上其他一些原因造成很多人一窝蜂去搞沙龙摄影,却鲜少关注社会热点与身边小事。拍摄目的不明确、摄影创作类别单调、作品文化内涵粗浅等问题较严重。而实际上,摄影不仅是表达自我情感和艺术才华,记录客观的社会变迁和现实生活更为基本。针对以上问题,为解放摄影生产力、引导广大摄影家多关注和记录时代、社会与人生,中国摄协于2002年对最具示范意义的第20届“国展”改革了分类办法,分“纪录” 、“艺术”和“商业”三大类征稿。同时,还于2004年在第七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上,以“摄影分类评价研究”为主题进行了学术研讨。

  在李树峰看来,摄影的分类创作评价体系完善了原有分类方法逻辑上的不严密,它综合考虑了作者的拍摄目的、作品的文化价值等多个因素,这与照相机的功能和摄影的创作实际是相符合的,也与世界摄影史的发展是相符合的。实践证明,实行这一体系的效果明显。此后的历届“国展”来稿量大大增加,特别是纪录类作品增加数量尤为显著。如果把这几年的“国展”纪录类获奖作品串起来的话,这些年我们国家的大事、热点和发展轨迹清晰可见,成为一份难得的视觉历史文献。广大摄影人对这一体系从认知到接受,更加注重根据自己实际来发挥专长、与同行互取所长,摄影创作风气得以好转。这一体系还在大小各类摄影展赛中被广泛应用,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行业服务:维护作者权益 服务各类人群 

  如果要说这10年最令摄影人头疼的一件事,大概非作品屡被侵权而维权无门或者维权成本过高莫属了。而从中国摄协著作权工作委员会到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的成立,无疑为帮助摄影人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增添了信心。2011年,中国摄著协积极发挥作用,经过艰难努力,使得教科书使用摄影作品付酬这一久悬于空中的法律规定成功落地,一举终结了摄影家得不到教科书稿酬的历史,令摄影人欢欣鼓舞。

  中国摄协著作权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摄著协副总干事林涛说,中国摄协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著作权工作委员会。 《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于2005年正式实行以来,中国摄协组织100余位知名摄影家和20余家新闻出版机构,开展了关于摄影作品著作权被侵犯方面的调研工作,推动了中国摄著协于2008年的正式成立。而摄著协成立以来,积极探索维护摄影工作者合法权益的有效办法,加大维权工作力度,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的延长摄影作品保护期、增加追续权、教科书法定许可等条款上争取到了权益,成为中国摄协服务会员、服务广大摄影人的重要平台。

  10年来,中国摄协在开展行业服务方面加强对会员的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从2005年开始建立会员手机信息平台到2010年创办中国第一份摄影手机报;从组织“口述影像历史”等图书出版到针对不同摄影人群打造差异化展示平台;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纪实摄影工程到两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积极扶持建立农村摄影文化基地,持续培训农村摄影骨干人才, 10年来,协会努力团结各个方面的摄影人才,凝聚起更广泛的摄影队伍,许多过去与协会联系较少的知名摄影家纷纷要求加入中国摄协,并积极参加协会的各项活动;注意团结各个方面的摄影组织,在摄影界营造出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氛围。

  行业自律:表彰优秀典型 建立行业规范 

  2005年以来,中国摄影金像奖根据《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进行了调整,包含创作奖、理论评论奖、图书出版奖、图片编辑奖和终身成就奖五个分项,同时由筛选作品明确为评选人。2007年第七届、 2009年第八届、今年第九届共评出130余位优秀摄影家,颁奖晚会还通过当地省级卫视进行现场直播,让平时总躲在镜头后面的摄影家们走到了台前,走到了亿万电视观众的眼前,极大地增强了获奖者的荣誉感,也扩大了摄影家们的认知度,向全社会展示了摄影人和摄影界的良好形象。

  近年来,中国摄协推出优秀摄影家、宣传职业摄影精神的力度空前。2006年,协会首次评选出10位“中国摄影大师” 、 10位“杰出贡献摄影家”和30位“突出贡献摄影家”以及500位“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 。迄今为止,贺延光、林强等8名摄影家荣获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在2003年抗击非典、 2008年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时候也及时组织相关活动,并对抗灾救灾优秀摄影家进行表彰。

  随着会员数量的增长和会员构成的日益多元化,出现了极少数会员不珍惜会员荣誉,损害摄影界形象和中国摄协声誉的案例。类似事件虽数量不多,但在社会上也造成了不良影响。2011年1月,借首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启动之机,中国摄协正式启动“禁赛”机制,明确规定“对于存在著作权问题或纪录类作品真实性问题的,主办单位将取消其参展资格、收回创作基金和荣誉证书,并在媒体上通报。情节严重者,将禁止其参加中国摄协举办的展览、比赛等活动两年直至终身。 ”当年5月,中国摄协又在各全国文艺家协会中第一个推出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个人会员处分细则》 ,就处分原则、处分种类和运用规则、处分事项和幅度、处分程序等作了详细规定。这对于在摄影界倡导文明新风,树立摄影人的良好形象,维护中国摄协会员的基本权益,促进摄影事业的健康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王瑶表示,今后,中国摄协还要积极探索创新会员管理服务的新模式,激发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中国摄协的凝聚力、影响力,让广大会员的才华有展示舞台、创造有实现空间、贡献得到社会尊重,切实发挥中国摄协作为全国摄影工作者和摄影爱好者的桥梁、舞台、家园作用。

    【相关链接】

让中国摄影跻身国际一流
——访十八大代表、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王瑶
  “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加快推进摄影事业发展繁荣,加快提高中国摄影事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加快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品质的社会主义摄影事业新格局。通过全体摄影人的奋力开拓,到2020年,跻身国际一流,创造当代中国摄影的新辉煌。 ”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瑶的这段话,表述的是中国摄协发展繁荣我国摄影事业总体设想的目标。

  作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王瑶是中国获得“荷赛”专题金奖第一人。如今,身为中国摄影界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人民团体的负责人,她也有雄心壮志,以协会团结带领中国摄影人共同努力,力争让中国摄影尽快走向世界一流。

  “跻身国际一流必须具备哪些基本内涵?对此,近一个时期,我们组织一些专业人员对这个问题作了专门的研究,将这个目标分解成12个方面的要素。 ”王瑶说。这些要素包括:一是拥有世界级摄影大师和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摄影领军人物,以及众多高水平的摄影专业人才队伍。二是摄影各大门类的生产创作繁荣,创作代表当今时代的经典作品。三是依托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基层群众开展摄影文化服务,让摄影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在国民中得到较大程度的普及,拥有众多的摄影爱好者和业余组织,国民具有良好摄影素质和鉴赏水平。四是具有丰富的可供公共服务、商业开发的图片资源,拥有先进的国家层面的千万级现代图片数据库和若干个层级、不同类别的百万级现代图片数据库。五是摄影消费总量和平均消费量居于国际前列,摄影产业快速发展,在文化产业中占有较大比重,拥有在国内外图片市场占有较大份额的知名企业和产品。六是与国际著名摄影机构交流合作广泛,拥有著名国际性大赛,能够定期举办具有较大影响力、多国摄影家参与的国际摄影节、论坛和相关活动。七是在国际重要摄影组织中派驻代表并担任重要的高层职务,参与制定有关摄影的某些国际标准和原则,拥有国际摄影话语权。八是形成具有独创性的摄影理论并为国际社会认可和推崇,拥有一定数量的权威性摄影研究机构和刊物,以及一批有影响力的摄影理论家。九是摄影行业普遍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相应的技术人才,网络媒介、移动终端等新兴载体在摄影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十是摄影社会组织机构较为发达,各界各类的摄影学会在摄影活动中起到重要的指导和组织作用,拥有较为系统的摄影教育培训机构,能够进行相应的专业和业余培训,拥有先进的国家级摄影博物馆、档案馆、展览馆及一定数量、不同层级的出版机构、大众媒介等。十一是摄影事业得到社会尊重,摄影佳作能够得到广泛展示、传播、流通和收藏,获得相应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十二是国家在摄影领域拥有较为健全的法规和较强的行政力、社会力和舆论力,摄影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

  加快推进我国摄影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是一项长期任务,更是一项艰巨、复杂、宏大的系统工程。但王瑶深知,这项工程不能不提上议事日程,因为在她看来,摄影事业的繁荣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摄影作为精神文化和价值理念的重要载体,具有直观、生动、融合信息传递与情感表达的特点,是跨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是塑造国家形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王瑶分析,当前,国际摄影领域竞争十分激烈,西方发达国家在摄影理念、摄影技术、网络布局、产品形态、传播载体、市场营销、标准制定、品牌影响、市场覆盖等方面仍然占据优势地位,对我国摄影事业和产业发展形成巨大冲击,“唯有在中国文联的支持和指导下,坚持专业化、大众化、多媒体化、国际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摄影事业新局面,才能尽快崛起于世界摄影之林。 ”王瑶如是说。

(编辑:孙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