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联要闻

中国剧协“戏剧文学讲师团”——从第一环节打牢戏剧创作基础

时间:2023年08月2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吴华
0

  8月17日至20日,由中国剧协、宁夏文旅厅、宁夏文联主办,《剧本》编辑部承办的中国剧协“戏剧文学讲师团”成立暨“我们的山河故事”曹禺戏剧文学奖获奖剧作家宁夏行采风活动举办。首批27位历届曹禺戏剧文学奖获得者受聘为讲师团讲师,活动期间,通过开展讲座为宁夏当地戏剧从业者全方位、多角度传授戏剧创作经验;通过调研、采风进一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通过座谈交流凝聚创作队伍,为青年剧作家传道解惑。

  “戏剧文学讲师团”旨在充分发挥中国剧协的专业优势和组织优势,发掘、培养优秀戏剧文学创作者,扩大曹禺戏剧文学奖的影响和价值。正如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所说,只有从戏剧创作的第一个环节开始,真正重视剧本创作人才培养,建设起一支戏剧文学队伍,搭建更好、更高的平台,才能真正推动戏剧创作的繁荣。

  维护剧作家的尊严,维护戏剧文学的尊严,就是维护戏剧的尊严 

  活动期间,陈涌泉在为戏剧从业者授课时指出,“戏剧文学是文学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舞台艺术的坚固基石,剧作家是赋予舞台艺术灵魂和力量的关键。我们强调戏剧文学,强调尊重剧作家,就是要让全体戏剧工作者明白,维护剧作家的尊严,维护戏剧文学的尊严,就是维护戏剧的尊严,最终也是维护每一个戏剧工作者的尊严。”他的话引发剧作家强烈共鸣。

  中国剧协副主席、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此次受聘为讲师团团长。在他看来,中国戏剧是表演艺术,表演艺术的基础是文学,戏剧文学创作是整个戏剧的基础。“梅花奖艺术团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戏剧文学讲师团’的成立将与其一起成为中国剧协的双翼,助推中国戏剧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柳子戏《老青天》上演后,剧场效果特别好,非常受欢迎,‘没想到柳子戏这么好听这么高雅’成为观众观后的一致感受,一部好戏使剧团有了生气,有着六百年历史的老剧种也焕发了新的光彩。”剧作家、山东省剧协原副主席刘桂成认为,好剧本可以救活一个剧团,激活一个老剧种。

  在此次“我们的山河故事”——曹禺戏剧文学奖获奖剧作家宁夏行活动中,讲师团剧作家赴闽宁镇、志辉源石酒庄、贺兰山等地调研、采风——在志辉源石酒庄习近平总书记“驻足点”和闽宁镇镇史馆参观、学习;深入基层,体验宁夏经济与文旅事业的融合发展成果;置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穿梭于大漠长河、雄壮山石之间,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今天越来越多的剧作家依赖网络,题材窄化问题明显,剧作家应既守得住书斋苦吟的寂寞,也要有踏遍祖国山山水水的豪情,带着才华热情真正和自然、土地、人民接触,作品才能更鲜活有生命力。”《剧本》编辑部副主编武丹丹说。

  青年剧作家需要在交流碰撞的氛围中“长戏” 

  “我1982年获得全国优秀剧本奖,也就是曹禺戏剧文学奖的前身,此后又三次获此殊荣。每次获奖,都给了我继续创作的信心和动力,也使我经历了对戏剧由淡然到敬畏、由肤浅到深入、由被动到主动、由心不在焉到情有独钟的创作过程的变化。”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获得者、剧作家、原广州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唐栋感慨,刚写戏不久不太自信时是曹禺戏剧文学奖给了自己前行的力量。

  的确,在大家看来,剧作家从成长到成名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就如剧作家、河南省剧协原副主席姚金成所说,“仅就技巧门槛和经验门槛而言,纵使你才华四溢,没有五六年乃至七八年的实践磨习和剧场排练观演的熏陶浸染、经验积累,也很难登堂入室成为行家里手。”因此更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同行前辈的指导,得到院团的支持、专业奖项的认可乃至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

  “我是上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编剧,当我还是一个青年创作者的时候,通过中国剧协组织的剧本研讨有机会和著名剧作家交流,这是一个‘长戏’的过程,青年剧作家需要在这种氛围中成长。”剧作家、原总政话剧团艺术指导兼创作室主任李宝群深有感触地说,自己的话剧《父亲》《矸子山的男人女人》都是在剧本研讨的过程中得到了剧作家的指导,作品才一步步走向成熟并获得业界认可。“戏剧文学讲师团”正是在有经验的剧作家和青年剧作家之间搭建了沟通交流的桥梁。

  采访中,讲师团剧作家也对青年剧作家培养及戏剧文学创作提出了宝贵建议,并表示将在之后的活动中发挥好讲师作用,分享更多实战经验。王勇说,讲师们要尊重艺术规律和艺术个性,要和青年剧作家去沟通交流碰撞怎样写好一部作品。青年剧作家要多读书,读书也是一种间接的深扎,间接得到生活的积累;剧作家、原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孙德民说,戏剧文学创作内容上要鲜活,要有个性和突破创新,要有亮点,要让观众感觉到陌生,当观众走出剧场,有些细节会记一辈子;李宝群说,剧本是从生活中打捞出来的,但研究的并不仅仅是生活本身,而是背后的人和他们的心路历程;唐栋则希望多一些文学刊物刊发剧本,多一些类似曹禺戏剧文学奖这样的平台发现肯定青年剧作家,鼓励他们在戏剧创作这条道路上坚持坚守下去。

  27岁的曹禺戏剧文学奖提名作者潘羽昕作为年龄最小的获奖者参加了此次宁夏行活动,短短几天却收获很多。“有一种找到了组织的感觉,我们很想听听老师们在成为剧作家的这条道路上,如何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自己发声的途径,从而让自己的表达更加坚定、更加掷地有声。”潘羽昕说。

  据了解,下一步,中国剧协将启动“青年剧作家培养工程”,综合采取剧本研讨、采风创作、结对帮扶、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助推青年剧作家的成长。创刊700期的《剧本》杂志也将延长服务链条,通过新栏目新人佳作以及建立青年剧作家培养名录等方式发掘并跟踪帮助更多青年剧作家成长。

(编辑:魏康奇)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