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联要闻

文明互鉴: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六届年会综述

时间:2021年10月15日 来源:新华社 作者:陈尚营 周畅
0

  新华社合肥10月13日电 题:文明互鉴: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六届年会综述

  从开幕式上《雀之灵》舞蹈开场,到达成“蚌埠共识”闭幕,世界各地的嘉宾,在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六届年会期间,演绎了一场“文明互鉴: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盛会。

  这届年会,凝聚人心。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本届年会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位中外嘉宾,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会。在安徽省蚌埠市的中国蚌埠古民居博览园内,他们就共同关心的话题畅所欲言、深入探讨。

  “在我们的时代,需要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流互鉴、求同存异,加强国际合作,一起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通过视频,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本届年会以“文明互鉴: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在文化多样性和“一带一路”等重大课题,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对气候变化、减贫和科技发展等全球性挑战问题方面,邀请各界人士多角度、多方位展开讨论,充分交换意见。年会设置的6个主题论坛和4个专题对话,场场满座。

  “蚌埠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太湖世界文化论坛联系中国与世界,在连接南北的地方沟通中西,非常有意义。”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说,作为论坛年会永久会址所在地,蚌埠会全力当好文化交流使者,让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朋友圈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

  “蚌埠共识”认为,当今世界,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气候变化、科技风险等全球性挑战日益严重。在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本次年会的召开,对于加强全球合作,携手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具有积极意义。

  这届年会,包容多元。

  在网络文艺论坛上,网络文艺领域知名创作者、专家学者、平台运营者、行业管理者齐聚一堂,多元身份的嘉宾,从各个视角探讨新时代网络文艺。

  “用对话打破沟通的壁垒,用智慧点亮前进的方向,用文明建构人类的未来。”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在开幕式上说,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迫切需要多元文明的共生发展,迫切需要多样文化的创新创造,迫切需要文化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在“‘一带一路’:文明之路的历史与未来”论坛上,文化的包容与多元更得以体现。

  “文化和历史的交流、沟通能带来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进步的重要标准就是多元性,和孤立单一相比,多元的世界更美丽更可爱,是我们人类共同希望拥有的未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晓峰说。

  “文明多元多样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王超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未来人类文明的深度和广度必将产生更大的飞跃,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应坚持平等尊重、包容互鉴。

  这届年会,跨界碰撞。

  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年会永久会址的中国蚌埠古民居博览园里,集中抢救复建了来自安徽、江西、浙江等地不同年代的400多栋古民居。

  在这里,中国传统的古民居实现了与科技的跨界碰撞。

  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六届年会寄语墙上,滚动播放着与会嘉宾的寄语电子版;“文化与减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论坛上,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谭卫平用科大讯飞翻译机与四川文旅宣传推广大使丁真实现汉语和藏语的实时交流……

  在“数字文化金融产业论坛”上,与会的嘉宾既有外国驻华大使、数字技术专家,还有文物专家、区块链专家,他们研究的方向不同,却在论坛上碰撞出了火花、找到了共鸣。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副所长丁晓宏讲述了“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他说,将传统文化与高科技相结合,让文物、历史说话,敦煌形成了一整套数字化技术,为国内文物行业积累了经验。

  在这里,中国传统的古民居还实现了与不同文化的跨界碰撞。

  本届年会,阿塞拜疆共和国作为主宾对话国,在中国蚌埠古民居博览园设立了“阿塞拜疆文化之窗”国家馆,该馆在年会期间揭幕,集中展示阿塞拜疆的服饰、乐器、雕塑等展品,吸引了不少与会嘉宾前去参观交流。

  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主席严昭柱说,作为一个文化论坛,希望能充分发挥文化在沟通、凝聚人心方面的独到作用,为各国携手应对挑战、维护和平与发展提供支撑。

(编辑:王丽)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