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联要闻

中国评协等举办“粤派批评与当代中国文艺”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8年02月1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开放兼容 务实创新

——“粤派批评与当代中国文艺”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

与会专家嘉宾合影

“粤派评论”丛书首发赠书仪式

公 告

  1月13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广东省文联共同主办的“粤派批评与当代中国文艺”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与会专家认为,“粤派批评”本身已经超越了地域的局限,成为中国文艺评论事业的一支生力军,全面总结研究“粤派批评”历史经验与现实精神,恰当地描述其在当代文艺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具有特别意义。

  【发言摘登】

当代中国文艺格局中的“粤派批评”

□ 仲呈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讲清楚”重要指示精神:一是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二是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三是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四是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在今天看来,“四个讲清楚”既有现实针对性又有深远的意义。研究某地区的文艺批评要讲清楚这个地区文艺批评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要找准优势和特色,才能走向全国,进而走向世界。“粤派批评”究竟成不成立?有争议,值得研究。我们讨论问题不要从概念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如果我们不找准切入点,很难高扬地方特色,很难从根本上杜绝中国文坛不论是创作还是评论中常常出现的同质化、雷同化的现象。

  有人说中国五六十年来没有形成过文学批评的流派,这恐怕不是事实。这取决于我们怎么看待流派。流派要有旗帜,要旗帜鲜明地写出理论主张;要有围绕着理论主张的一大批作家和批评家的著述和成果;要代代相传,形成一支重要力量,作出突出贡献。“粤派批评”开风气之先。“粤派批评”的老师都很重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学术思维都带有个性,都是针对当下发声。广东历来有此特点,占领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很多事情都是走在前面的。如果全国各地都向广东学习,高扬起自己的旗帜,总结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找准自己的省情乃至于国情,并以此走向全国,我国的文艺创作和批评的雷同化、同质化、一窝蜂现象就会从根本上得到杜绝。

以开放的视野和新的价值框架看待“粤派批评”

□ 庞井君(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前沿阵地,在改革开放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对全国具有先导性、示范性意义。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广东文艺也得风气之先,为我国文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广东和粤籍的文艺评论家、文艺理论家思想活跃,著述颇丰,既重视传统文化的积淀、积累和积蓄,又注重针对现实、面向未来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秉承学术良知,立足本土经验,面向世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而广东在媒体传播方面的优势又为此提供了良好优质的平台,营造了活跃的气氛,二者可谓相得益彰。

  和而不同、丰富多样、异彩纷呈是良好文化生态的根本标志。今天我们以学术的视界研究“粤派批评”,是文化繁荣、文化发展的表现。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流派的形成不是人为创造出来的。文化流派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开放性本身就蕴含着生长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一个流派的成立,包含外在的精神气象和内在的精神品质。只有把研究重点放在它的可能性和成长性上,才能使它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力量,从而构筑一种社会上广泛认可的、能对中国文艺发展作出独特贡献的生力军。

  一个文化流派当然要有自己独特的品格,但无论主张什么样的言说和思想,首先要联系当下,不能自说自话、自娱自乐、自以为是,要以当代人类文明的进步尺度和时代精神价值作为参照系,把一定的思想体系置于其中去衡量、观照和透视,找到价值定位和生长的方向。其次,应该联系当今时代提出的现实问题和真正的理论问题,以一种面向未来的新的价值建构看待当前的文艺现状,这比孤立的争论和言说更能解决问题。总之,讨论“粤派批评”要注重开放性、成长性、问题性和世界性,让它为我国文艺发展贡献更多的思想和审美资源。

“粤派批评”是特色鲜明的文化现象

□ 蒋述卓(广东省作协主席)

  2016年,暨南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召开了一次研讨会,会议从文学史的角度切入研讨“粤派批评”现象,当时我们发现全国著名的文学史家几乎都是粤派的批评家。实际上关于“粤派批评”的概念很多年之前就已经开始被讨论了,它跟20世纪中国文学的生成和进程有很大关系,而文学史的写作本质上也是文学批评,由此引申到讨论关于黄宗羲、梁启超、康有为等早期粤籍评论家。2016年的会议上,我们还梳理了黄药眠、黄秋耘、肖殷、钟敬文等开风气之先的文学批评家各自的特色。研讨会后,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粤派评论”这套丛书得以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套书从最早的康梁梳理起,一直到现在的“70后”“80后”新锐批评家,共四十多本书。

  “粤派批评”是中国文艺批评当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它不仅是地域概念,更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编撰这套丛书的目的是全面展示“粤派批评”的面貌,不仅讲当下也讲历史,不仅讲名家也讲新貌,不仅讲文学也讲粤派各门类的艺术批评。将来“粤派评论”这套丛书出版还包括美术批评、音乐批评、戏剧批评。除了讲学院派批评,还要讲媒体批评。“粤派批评”主要有四个特点:宏阔的视野、严谨的学风、优雅的风度和得体的词度。“粤派批评”已经不属于地域性概念,而成为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化现象,属于开放性概念。

贡献一份来自岭南的文艺实践

□ 双南征(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

  “粤派批评”是中国文艺批评的一支重要力量,源远流长的岭南文化是产生“粤派批评”的文化土壤,尤其是自近代以来,广东始终是中国解放思想的先行地,“粤派批评”也因而具有了开放兼容的气度和勇立潮头的担当。文艺批评是激发文艺创造、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根据有关工作部署,实施文艺评论提升计划,勤耕数载。近年来,新时代广东文艺“粤派批评”不断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粤派批评”本身已经超越了地域的局限,成为中国文艺评论事业的一支生力军。

  召开“粤派批评与中国当代文艺”学术研讨会,探索渊源,全面总结研究其历史经验与现实精神,描述其在当代文艺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是很有意义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粤派批评”文艺评论梯队老中青结合,涌现出不少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批评家,形成新时代“粤派批评”推动中国文艺批评事业的新合力。

  研讨会上推出的“粤派评论”系列丛书,包括从晚清到“五四”时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世纪以来“粤派批评”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这套文艺批评系列丛书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无疑能为新时代中国智慧贡献一份来自岭南的文艺实践。

弘扬“粤派批评”的精神气质

□ 周由强(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文艺评论领域出现了“京派”“海派”“闽派”等几个大家比较公认的学派,各自有显著特点,比如“京派”的大气、“海派”的精致、“闽派”的勤奋。今天谈“粤派批评”,我认为更多的是体现在精神气质上,有三个方面:一是精神底色的求变、求新、求真;二是精神气质的自在、自得、自为;三是精神气度的包容、开放、平和。“粤派批评”的先辈、前辈、同辈以及即将上来的后辈,他们都有这种精神气脉的继承和发展,这也是“粤派批评”灵魂性的东西。“粤派批评”在美学上有突出的追求,那就是实践美学、生活美学和大众美学。“粤派批评”在结构上呈现出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根性特征,以康梁为代表的老前辈作为底座,给学派的形成注入了强大的底气;二是脉性特征,“粤派批评”的代际接续比较顺畅,从清末到当代没有明显的人才断代;三是血性特征,“粤派批评”敢于直言,颇具革命性意义。这三个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粤派批评”在国家的文艺评论格局里占有重要的位置。“粤派批评”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广纳雅言和广结善缘,不管是媒体批评还是学术批评,只要是广东人发声,或者在广东发声,只要具备“粤派批评”的精神气质,都可视为“粤派批评”的有生力量而有意识地加以团结凝聚,使“粤派批评”为当代中国文艺评论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粤派批评”在路上

□ 梁 江(广州美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

  谈“粤派批评”,这个概念可能有三个层面:第一,说到“粤派”批评,首先得有批评,有繁荣的文学,有真正的批评,这是前提;第二是批评形成了特色,有群体特征,有与人不同的特点才会构成一派;第三,这个群体,这些特色是“姓粤”的,这样的“粤派批评”才可能被文坛认可。这是从简单逻辑层面上的界定。我以为,当今文坛最重要是有真正的批评,有活跃的批评,粤不粤派,倒是其次的问题。

  说到“粤派”,无论文学、学术还是思想界,当然我更关注美术界,有两个人是一定要提的,这就是康有为和梁启超。康有为是最早提出美术革命的先驱人物,梁启超提倡“以科学精神入美术创作”。康有为和梁启超对于近现代中国学术、思想文化的引领性影响,引发一个时代的转型,这是全国性而非地域性的,我们难以“粤派”论之。广东最独特的地方就是中原文化或内地文化,与外来的、海外的新思想、新科技、新文化交汇与碰撞,引出分化、融合、颠覆、重组以至升华,形成具有新质的文化、新形态的文化。这是广东近现代文化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广东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先行者,通过改革开放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形态确立,在传统如何往现代转化、全球化大趋势下如何弘扬中华文化精神等方面,已积累下很多有重大价值的新经验。“粤派批评”在路上,任重而道远。

  林 岗(广东省评协主席)

  “粤派批评”概念的提出,对文艺批评的建设是有益的。第一,它的提出总结了历史和传统。第二,它凝聚了力量,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文艺批评,如果获得行政力量的支持,就更有利于推广。第三,它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文化有差异性也有共通性,让我们面对这样的存在,推动文化的发展。

  黄树森(广东省评协名誉主席)

  我的批评是追求一种发现,属于预判性研究。文艺批评是有可操作性,是可以物化的。行为过程体验式和实践的批评,是从烟火气的地里长出来的。“粤派批评”所呈现出的新气象,它植根于岭南文化,它还提示我们需要从文化的根植性来重新审视广东的历史与文化,推动文化的全面发展。

  李广平(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的流行音乐已经走过80年的旅程,而今在呼唤着学术研究。流行音乐的来龙去脉与社会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变迁的关系,非常值得研究。从形态来说,岭南流行音乐还是非常能代表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然而,关于岭南流行音乐的文艺批评非常薄弱。我呼吁文艺批评把流行音乐作为时代的文化现象来进行研究。

  张 均(中山大学教授)

  我希望“粤派批评”的未来更开放,既包括文体上的开放,涵盖文学、戏剧、民间非遗等艺术门类,也包括研究类型上的开放。提倡“粤派批评”,“粤”字要包括入粤认真做学术研究的人,也不见得故步自封于此,要努力地思考探索,越开放,“粤派批评”发展的空间就会越大。

  谭运长(《粤海风》主编)

  “粤派”的精神气质,不光表现在“粤派批评”中,也表现在“粤派”的各种艺术实践里,表现在粤人的生活态度里。“粤派”的精神第一讲究自得,第二注重实学,有非常强的现实精神。要用百年视野来审视“粤派”的传统精神旗帜,做足近代的文章,才能真正产生认识“粤派”的意义,从中发现“粤派”的价值。

  陈桥生(《羊城晚报》副刊部主任)

  媒体批评在当代文艺批评中是其中重要的一脉。在“粤派批评”的大讨论当中,“粤派”的媒体批评一定是从现场出发的。“粤派批评”很少为批评而批评,没有高谈阔论式的纯理论的讨论,更多的是自然生长出来的,在必须要有理论上的总结或者伸张、不得不发声的时候开始批评。其优点是现实性强,劣势是理论性相对欠缺。

  申霞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五四”传统是我们今天要继承的重要传统,甚至是比古代传统更为重要的传统。对于广东,我以为最重要的传统是“睁开眼睛看世界”,是“埋头苦干和舍身求法”的责任感。无论是康梁变革还是改革开放,对自己时代的问题、对民族精神的更新有一种关切,这可能是“粤派批评”最为重要的资源。

  柳冬妩(打工文学评论家)

  哪些因素让我们把批评纳入了“粤派批评”呢?我认为排第一位的因素是历史机遇。入粤的批评家和广东籍的批评家共同构成了“粤派批评”写作的主体,这符合广东作为一个移民大省的特点。打工文学是广东这些年独特的文学现象,它和全球性的语境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谈论“粤派批评”的全球化语境,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维度。

  (摄影 王朝鹤 李文辉) 

(编辑:王渝)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