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首页幻灯

牡丹亭里 谁胜五月天?昆曲她!

时间:2024年05月02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高涵

2024年的十二个月份

戏曲名家为你逐一打开——
  在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40周年之际,郑芳芳、沈铁梅、蔡浙飞、曾小敏、单雯、杨霞云、楼胜、李树建、韩再芬、余维刚、张馨月、郝士超、齐爱云等多位戏曲表演艺术家应邀为《时尚芭莎》杂志拍摄戏曲新年专辑。
高亢激昂的唱段引人深思,
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令人感慨,
满怀悲愤的词句犹如惊涛拍岸,
他们以一举一动、一笑一颦
唱出人间百态,
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方式,
谱写2024新篇章!
 
谁胜五月天?
从昆曲《牡丹亭》,
看单雯对昆曲文化的热爱和坚守!
  戏幕起,人声沸,
  百花齐放春满梨园,
  繁华如梦戏唱人间。
  昆曲《牡丹亭》
  单雯饰 杜丽娘
 
  单雯,第29届梅花奖获得者,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工昆曲闺门旦和正旦。
  本次造型是杜丽娘在侍女春香的引逗和陪伴下,第一次来到自家后院游花园。《惊梦》一折中【皂罗袍】名曲:“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曲词典雅华丽、摇曳多姿,有对春天美景的赞叹,有对韶光易逝的感慨,有景色明暗对比,亦有自惜自苦的感叹,浸透出一种感伤之美。
  昆曲《牡丹亭》是明代汤显祖所著《临川四梦》之一,其他三部分别是《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因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其书斋名为“玉茗堂”,故而合起来成为《临川四梦》或者《玉茗堂四梦》。
  昆曲《牡丹亭》演出有单本、上下本、全本等多个版本。单本《牡丹亭》的折目包括有《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拾画》《叫画》《幽媾冥誓》,基本囊括了昆剧折子戏精萃。
  南安太守杜宝不满女儿杜丽娘白日闲眠,请了个教书先生管教她。杜丽娘听先生讲解《诗经》中《关雎》一篇,动了情肠。杜丽娘游后花园,见满园春色,不禁感叹自己终日虚度青春。不知不觉中,她在园中睡着,梦里一书生持半枝垂柳而来,请她以柳枝作诗。金风玉露一相逢,二人在湖山石边共赴云雨。
  梦醒之后,杜丽娘时常忆起梦中的欢愉,然而封建礼教束缚着她,使她日渐憔悴。很快,杜丽娘香消玉殒,葬于梅树下,她的自画像也被藏在太湖石下。
  三年后,书生柳梦梅前往临安赶考,并期待与梦中的女子相遇。而杜丽娘的父亲早已升迁,临走前在后花园中修建了一个梅花庵。
  地府中,杜丽娘已经被困三年,无人发遣。判官查看婚姻簿得知,她与柳梦梅仍有姻缘,遂令她的魂魄重回人间。
  柳梦梅因在途中生病,借宿在曾是杜府后花园的梅花庵中,并于太湖石下找到了一幅画像,画中人似曾相识,好像竟是梦中的女子。杜丽娘的幽魂再游后花园,忽然听见哀楚的人声,此人房间内还挂着自己的那幅自画像。杜丽娘再遇柳生,二人又是一番云雨,琴瑟和鸣。
  二人虽然情投意合,但杜丽娘身为鬼魂,只能在夜晚与柳梦梅相聚。杜丽娘告诉柳梦梅,自己就是那画中的女子,但如今只是一缕鬼魂。柳梦梅却并不介意,反向杜丽娘求婚。
  在道姑的帮助下,柳梦梅掘开杜丽娘的棺木,杜丽娘起死回生。
  2019年4月13日,单雯凭借张继青版本《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一角,荣登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

单雯与恩师张继青
  1984年,单雯的恩师张继青先生荣获首届梅花奖榜首;三十五年后,单雯原封不动地把张老师演绎的南昆传承版《牡丹亭》展现在舞台上,同样获得梅花奖榜首。三十五年轮回间,荣誉背后,是一种戏曲生生不息的传承力量。单雯的恩师张继青先生数十年的舞台经验,如甘泉般倾注于单雯,使她在艺术的道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这种传承,不仅是一条捷径,更是一种对前人智慧的继承和对未来创新的期待。
  在荣获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之际,单雯深受启发,决定创作一本昆曲随笔。单雯以昆曲中常用的曲牌名“步步娇”为书名,选择了12个女性角色,通过自己的双重视角——既是故事的演绎者,又是一名现代女性——来讲述她们的故事。她希望通过这些多姿多彩的女性故事,引领读者逐步领略昆剧的魅力,了解昆剧不仅承载着传统美学,而且还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无论是在舞台上的表演还是在笔尖上的创作,单雯都充满了对昆曲文化的热爱和坚守。她深知,作为一名昆曲人,传承昆曲艺术是她不可推卸的责任。她的努力,是为了让昆曲艺术,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的国宝艺术。
  单雯曾说,获奖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只会更加努力,努力呈现更多作品,既要做好昆曲的继承工作,又要做好传承工作。“我学艺的道路上,各位老师怎么教我的,我是怎么学的,我要把它一代一代传下去。昆曲是我们的国宝艺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们将肩负重任,用长远的眼光砥砺前行,不辱使命。”
  昆曲又称昆腔、昆山腔、昆剧,是元末明初南戏发展到昆山一带,与当地的音乐、歌舞、语言结合而生成的一个新的声腔剧种。明代初年在昆山地区形成了“昆山腔”,嘉靖年间经过魏良辅等人的革新,昆山腔吸收北曲及海盐腔、弋阳腔的长处,形成委婉细腻、流丽悠长的“水磨调”风格,昆曲至此基本成型。梁辰鱼将传奇《浣纱记》以昆曲形式搬上舞台,使原来主要用于清唱的昆曲正式进入戏剧表演领域,进一步扩大了影响。万历年间,昆曲从江浙一带逐渐流播到全国各地。明代天启初年到清代康熙末年的一百多年是昆曲蓬勃兴盛的时期。清代乾隆年以后,昆曲逐渐衰落下去。新中国诞生以来,昆曲艺术出现了转机,国家先后建立了7个有独立建制的专业昆曲院团。目前昆曲主要由专业昆曲院团演出,有关演出活动多集中在江苏、浙江、上海、北京、湖南等地。
  昆曲是一种高度文人化的艺术,明清许多从事昆曲剧目创作的剧作家,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琵琶记》、《牡丹亭》、《长生殿》、《鸣凤记》、《玉簪记》、《红梨记》、《水浒记》、《烂柯山》、《十五贯》等都是昆曲的代表性剧目,其中前三种有全谱或接近全本的工尺谱留存。清代中叶以后,昆曲主要以折子戏形式演出,至今保留下来的昆曲折子戏有四百多出。昆曲新编剧目有《南唐遗事》、《偶人记》、《司马相如》、《班昭》等。
  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昆曲在表演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歌、舞、介、白等表演手段高度综合。随着表演艺术的全面发展,昆曲脚色行当分工越来越细,主要脚色包括老生、小生、旦、贴、老旦、外、末、净、付、丑等。各行脚色在表演中形成一定的程序和技巧,对京剧及其他地方剧种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昆曲音乐曲调旋律优美典雅,演唱技巧规范纯熟。赠板的广泛应用、字分头腹尾的发音吐字方式及流丽悠远的艺术风格使昆曲音乐获得了“婉丽妩媚,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昆曲历史悠久,影响广泛而深远,它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戏曲表演的典范。昆曲艺术形式精致,内涵深厚。由于昆曲具有的独特文化价值,因此2001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戏幕落,
  台下客来去,
  如痴如醉。
  台上人依旧坚守伫立,
  将幕幕戏曲华影,
  传唱至千古硕月明。
(编辑:张钰童)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