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首页幻灯

电影《巴林塔娜》:拓展民族电影表现手法,温情演绎时代主题

时间:2023年03月2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司木
0

电影《巴林塔娜》海报

  曾获得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提名的电影《巴林塔娜》,以蒙古族演员巴林塔娜的人生故事为轨迹,讲述了其在面临家庭、情感波动后回归初心,追寻父辈足迹、守护绿色家园的动人故事。在日前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中国电影基金会钟惦棐电影评论发展专项基金等主办,北京十月天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聚影汇(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等共同承办的电影《巴林塔娜》研讨会上,袁熙伯、哈斯高娃、诺敏达莱等影片主创,与饶曙光、宋智勤、章柏青、赵卫防、李道新、王海洲、宋维才、王纯、朱玉卿等来自学界和业界的众多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影片创作特点和主题内涵展开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

  在与会专家看来,《巴林塔娜》情感深厚、立意深远、以小见大,在描述普通人物的成长与情感的同时,串联起人间大爱,同时还传承和创新了民族电影、民族元素的立体化呈现,更对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进行了深入探索。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荣誉会长章柏青从影片的艺术和情感表达上进行了阐述,认为该作品没有侧重强情节叙事,而是以人物为主导,通过巴林塔娜这样一个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热爱草原的女性形象,围绕其内心情感、家庭遭遇、情感经历,展示其价值追求,让观众自然而然地如同片中的家人、爱人、朋友一样,关注她、理解她、支持她,最终引向了影片的高潮和主题呈现。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赞赏影片实现了时代主题的诗意化讲述、民族元素的立体化呈现、人民情感的生活化表达,认为该作品整体结构舒缓,情绪温暖浓烈,深入挖掘了巴林塔娜一家三代人的动人情感。

  在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海洲看来,影片形态创新、表演自然、主题内化呈现,依靠纪录片的风格和生活本身的魅力赢得观众,虽然最后落脚于“绿水青山”等时代主题,但并不采取宏大叙事,而是从家庭伦理传承的角度,通过父母亲对草原的深情、对治沙绿林的践行,在无形中构筑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传承影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表示,《巴林塔娜》凭借丰富的感情、简洁的导演技巧与令人难忘的表演风格,成为一部充满草原之爱与赤子之心的情感力作,是一部奉献给草原和母亲的歌诗,同时又在自然而又充沛的激情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流意识形态表达。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影片,《巴林塔娜》中浓厚的民族背景、多样化的民族元素、创新性的民族角色塑造,都为新时代民族电影的探索提供了某种借鉴,也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称赞。

  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眼中,《巴林塔娜》是一部有创新表达、具有现代性品格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影片摒弃“猎奇化”叙事手法,回归“日常化”叙事,借此与更大层面的观众达成更深的共情、共鸣、共振。同时,影片没有刻意、过度强调女主角的蒙古族身份,而是将其还原为一个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女性,从人的层面、人性的层面让这个艺术形象具有亲合力、感染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赵卫防用“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营造”来评价《巴林塔娜》在讲述中国故事中的实践和探索,表示影片巧妙地结合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主题,通过对巴林塔娜与父亲、儿子、母亲等多重关系的刻画,也通过少数民族特有的情感表达,串联整个中华民族深厚的血脉情感,进而实现了对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塑造和表达。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宋维才认为,影片是中国民族电影颇具现代性的新探索,不再局限于单一传统的民族电影形式,而是展示了都市少数民族中女性的生活感情信念和价值选择。影片的主题是多样化的,不是单纯的主旋律题材或者环保题材,而是将其巧妙地嵌入在女主角的人生轨迹中,利用生活化、抒情化的表达推动情节发展、实现主题表达。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理论研究处主任王纯表示,区别与其他蒙古族电影中的母亲形象,主人公巴林塔娜在包容与真诚之外,还具有很多独特性,是一位穿梭在现代大都市和传统游牧民族生活之间的当代女性。职业的跳跃性带来了更强的人物可塑性,也让其对父母的眷恋、对养子的慈爱、对初恋的克制、对环保的坚持等有了足够的支撑。

  中国电影基金会投融资专项基金主任、聚影汇创始人朱玉卿则认为,《巴林塔娜》温情而不煽情、平实而不平淡,拓展了民族电影的表达手法,把一位充盈着大爱的新时代独立女性的感情、生活和人生选择呈现在大银幕上,其创新性的主题表达呈现值得相关创作者学习。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