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首页幻灯

中国民协举办“我们的节日”七夕系列活动

时间:2019年08月2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志勇
0
推动七夕走入当代生活——中国民协举办“我们的节日”七夕系列活动 
  七夕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极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今年七夕节期间,中国民协联合相关部门,在山西和顺举办“爱在七夕”中国(和顺)情歌会,在甘肃西和举办陇南乞巧女儿节,在江苏高邮举办“秦观故里话七夕”艺术节,在江西新余举办七夕学术研讨会……一系列“我们的节日”活动让广大群众在积极参与中体验节日习俗,推动了七夕更好地走进当代的生活、浸润人们的心田。
  在山西和顺,来自天南海北的男女歌手同台放歌,献上各民族情歌。山西民歌《亲圪蛋下河洗衣裳》拉开情歌会的序幕:“小妹妹河边盼哥哥来呀/亲呀个亲呆呀个呆……”江西客家山歌《日头落岭》这样唱:“日头落岭看紧夜/风吹篱笆看紧斜/人都还在路上走/心肝已到老妹家。”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陕西民歌《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广东民歌《妹若有情搭歌来》、广西民歌《难别离》等一首首情歌接连上演,尽显各民族情歌特色,感情无不热烈真挚。
  人们谈到七夕,总离不开宋代词人秦观的名篇《鹊桥仙》。在秦观故里江苏高邮三垛镇举办的七夕民俗风情展上,民间艺人早早就来到了现场,“巧娘娘”做老虎鞋、巧手绞脸、赛穿针乞巧……让七夕不再忧伤,而是充满了生活情趣。这一活动在三垛镇已连续举办八年。中国民协副主席吴元新表示,有了“中国七夕文化之乡”这块金字招牌,将有助于千年古镇三垛镇建设成七夕爱情小镇、为民谋利的幸福强镇。
  第十一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开幕以来,甘肃陇南西和县的百姓欢聚一堂,热闹非凡,“六月三十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巧娘娘,下凡来,给我教针教线来……”一曲曲歌颂巧娘娘的歌谣萦绕在西和县的城镇村庄、山脚水边和人们的心间。近年来,陇南深入发掘乞巧文化中蕴含的女性自立自强、勤劳创业的精神内涵,陇南妇女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撑起了半边天。
  围绕仙女下凡故事,“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江西新余已连续四年举办中国(新余)七夕文化高峰论坛和学术研讨会,目的是探索传统节日文化如何和现代生活理念相融合。正如江西省文联主席叶青所说,“爱情主题是新余七夕的核心竞争力”,要让爱情为新余赋能,让七夕节在新余更加精彩。
  七夕节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如何过好一个现代的七夕节?在当代社会,时代需要逐渐发生了变化,弘扬七夕节,既要传承历史文化传统,也要变革创新,才能让传统节日更好地走入今天的生活。
 
山西晋剧《牛郎织女》选段

西藏仓央嘉措情歌

海南黎族情歌

四川彝族情歌

江西客家山歌
以上图片为“爱在七夕”中国(和顺)情歌会活动现场 张志勇 摄

陇南乞巧女儿节活动现场 白安琪 摄
 
正视七夕节的蜕变
□ 万建中
  过去的七夕意在乞巧,但现在已不需要乞巧了,“巧”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如果现在还放一些针线在竹筐里乞巧,那是不合时宜的行为。但是,现在仍有所谓的传统文化的“捍卫者”企图恢复早已消失的民俗事象,认为只有按照传统来过七夕节才有文化意义。有些地方甚至依照地方文献上的记载来还原七夕节的仪式活动,这种还原只是恋旧情结的表达,对于七夕节本身的发展没有太大意义,并不能给七夕节注入新的生机。
  据汉代刘歆《西京杂记》记载,早在汉代,到了七月七日这一天,宫中的妃嫔宫女们便会齐聚“开襟楼上”穿七孔针。此后,纵贯南北朝,一直到唐代,女性都要比拼在月光下把五彩线穿入七孔针、九孔针、双孔针的本事。七夕是中国古代年轻女性最为重视的节日,有着如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晒书晒衣、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诞等七夕习俗。我们尽可把传统的七夕作为评判现今七夕生活的尺度,却不能将其作为七夕发展的实践标准。本来民间节日是让我们面向未来的,因为所有祝福的言辞都是在坚定对未来生活的信念,是面向未来的情感和愿望的表达。然而,有的学者竟然在做面向过去的引导,眷顾和梳理远去的七夕,不断地宣泄过去七夕的浓浓节日味道。
  如今,广大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已接受了七夕情人节这一事实,并在七夕这一天表达情感。于是,就有人站出来指责年轻人不懂七夕节,违背了七夕的传统仪轨,试图扭转七夕节的这种转向。他们执拗地认为,既然七夕节是传统的,那么过节的方式也应是传统的,否则就是不伦不类。也有人说:“我觉得应该抵制这种崇洋的情结,原本‘七夕’的内涵就不是情人节,因为商业利益而改变传统文化,那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要慢慢变味了!”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乞巧风俗是中华民族“七夕”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掘、抢救、保护乞巧风俗,其价值是多方面的,其中实用价值就有“女子集中交流学习生活经验,提升自身素质,追求心灵手巧”。这种说法显然没有切中要害。由于七夕节以乞巧为宗旨,而乞巧早已远离日常生活。本来七夕节已走向了死胡同,没有了出路。七夕节蜕变为中国的情人节,是传统节日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标志性成果。既是全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传统节日文化发展规律的突出体现。在所有的传统节日文化中,其他的节日文化都没有完成转型,都是对传统的延续。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延续将越来越勉强,越来越艰难。 
    (作者系中国民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七夕节是否能成为现代中国的情人节
□ 黄 涛
  如果要在传统节日中寻找一个最接近情人节的,那就非七夕节莫属。自晋代牛郎织女传说融入七夕节后,这个爱情婚姻故事就成为七夕节的主要内容。由于封建文化对爱情主题的压抑,七夕习俗以乞子、乞巧为主,爱情表达活动居于次要位置,但乞子、乞巧也是与婚姻紧密相关的。乞巧的主要方式是在星光下穿针引线,这一仪式其实也包含着与婚姻爱情有关的象征意义,线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缔结姻缘的符号性用具。鹊桥相会的桥,也是一个与爱情、生殖有关的象征符号。《西京杂记》说的“百子池”“相连爱”这种字眼是对古代七夕节以爱情、婚姻、生殖为主题的明确提示。而且由于牛郎织女传说的因素,即使在封建社会也流传下不少与爱情有关的七夕诗篇或故事。白居易《长恨歌》中就写唐玄宗与杨贵妃把七夕节当情人节来过:“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节日的存废兴替主要取决于民众的自然传承。其他有点情人节味道的节日传播到今天,或者其整个节日已经衰微,或者其中爱情活动已经消亡。比如上巳节或三月三是上古时期最具情人节色彩的节日,但是中古以后其会男女的习俗活动隐没了,而且这个节日近现代以来在我国大部分地方已经消亡了,不大可能再恢复为全社会性的现代情人节。而七夕节因与缠绵悱恻、脍炙人口的牛郎织女故事捆绑在一起,到现代社会仍然显示出传承下去的无穷活力,有著名爱情传说垫底,这是其他节日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其实台湾同胞把七夕节当作情人节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他们只是把西方情人节赠送玫瑰花、巧克力等习俗一股脑儿地挪到了七夕节上。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也已经把七夕节当作情人节来过了,商场、餐馆、娱乐场所、鲜花店也在打七夕情人节的招牌,各地在七夕节也举办了许多爱情文化节、鹊桥会等等活动。
  近年来,社会上对情人节有巨大的文化消费需求,一些城市青年过西方的情人节成为一种时尚。但西方的情人节并非现代中国情人节的唯一选择。有些人更喜欢中国背景的情人节,有些人出于文化保护意识而宣扬七夕情人节,有些商家为了宣传自己的商业品牌而为七夕情人节造势,这也都无可厚非。事实上近几年已经形成了西式情人节和中式情人节竞争的局面。我们没有必要为了文化自尊而抨击过洋节的人们,如果合理引进少量外国节日以补偿本土传统节日之不足、丰富国人的情感生活也不是坏事;当然也没有必要棒杀追捧中式情人节的风潮,如果人们推陈出新,将某个合适的本土传统节日过成情人节更是好事。
  (作者系温州大学教授)
乞巧文化的核心价值
□ 夏挽群
  西和的乞巧节以其历史之古远、规模之宏大、内容之丰富、节日时间之长,成为中华传统节日的经典。特别是在现代化语境之下,这个节日及其节日精神依然得到了如此完整的传承,历久而不衰,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令我们在惊叹之余,也被深深地感动着。
  西和乞巧节是专门为女性设置的节日,尽管它表现出多重的文化意涵,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主线是对女性的社会诉求和价值追求做出了形象的言说,其强烈的女性意识是它不容置疑的主题。
  乞巧节极有创造性地开辟出一个女性的空间,以“超人间”的想象塑造、诠释了她们丰富的心灵世界,给她们以安慰和尊严。乞巧节在某种程度上是为女性寻觅生活中的支持力量,于是织女成为妇女的钟爱、榜样和崇拜的偶像,成为女性心目中的保护神,并从她那里找到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劳动者的理想情感、人文心态、哲学理念和道德标准皆蕴含在其中。
  乞巧节习俗不仅反映出中国社会男女角色和社会权益演化的轨迹,而且是对我们的提示:追求男女角色的平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指标。因此,乞巧节得到女性的珍爱,我们把它称为女性解放的节日,是女性专属的狂欢节,是未婚少女的成人礼,是真正的女儿节……这是对保护女性权益和地位的一种肯定和赞赏。
  西和的乞巧节是古老中国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记忆,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女权保护至今仍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尽管新中国的成立极大地提高了女性的地位,尽管世界已经告别了漫长的农耕文明,进入了现代工业文明,但妇女的权益和地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某些地域和民族依然存在严重的对女性的歧视和排斥,保障妇女权益仍然是我们今天重要的社会任务之一。
  从另外一个视角来观察,无论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社会角色的定位都是社会化过程中的落脚点和最终归宿。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关键在于他能否胜任自己的社会角色,关键在于他能否掌握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从这个意义来审视,西和乞巧节的古老习俗不仅起到女性精神调适、缓解压力、慰藉心灵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对未成年女性获得生活本领、生存能力的激励,而这正是西和乞巧节重要的主题和核心价值。这种积极的价值观就是鼓励所有的女性,尤其是未成年女性永远自强不息、奋发图强,追求人生的成功,最终达到自己社会角色的实现。西和的乞巧文化核心直接指向了女性社会地位提升的本质问题。
  (作者系中国民协顾问)
“巧”与“爱”,七夕节俗的两大主题
□ 萧 放
    20世纪末以来,西方节庆文化进入中国,情人节受到年轻人青睐。由于西方节日的启发,或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人们发现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中有两情相悦的节日元素,于是对七夕进行改造,有意识地遗忘乞巧节俗,扩张男女相会的节俗传说,提出七夕为中国情人节或爱情节的说法。但是,这些以两性交往为七夕主题的节日改造对于纯正的传统七夕节来说是有偏差的。因为传统七夕以乞巧为主,所有活动围绕女性之“巧”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祈求展开,这在甘肃西和乞巧仪式活动中,就得到鲜活的证明。
  七夕作为传统的女性节日,在当代社会要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既传承历史文化传统,也要变革创新。
  其一,复兴传统乞巧内涵、重视手工实践。乞巧是传统七夕的重要内容,七夕乞巧活动主要强调人们的心灵手巧。当代社会虽然在乞巧形式上不一定追求古制,但可效法古意,利用七夕节日调动人们对手工技艺的兴趣,以巧艺展示与巧技竞赛的方式激发青少年的创造欲望与创造动力,磨炼心智,在技巧的比试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将七夕节作为传承技艺传统、倡导重视技艺实践的民俗节日,结合中小学教学中的手工课与课外兴趣教学活动开展七夕乞巧的展示与竞赛,如手工小制作、美术作品、小的技术发明、电脑动画、程序设计等。
  其二,传扬牛郎织女传说,强调爱情忠贞。将七夕作为两性交往的时机与两性伦理、情感教育的特别时间。七夕节因为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被认为是中国的爱情节,两情相悦与相互守望是七夕的主题之一。七夕节俗中强调男女的彼此欣赏,为青年男女的正常交往提供时机与空间。同时七夕也强调人们对感情的忠贞,这种忠贞经受着时间流逝与空间分隔的考验。在快节奏的今天,人们的情感生活面临着比传统社会更大的挑战,一方面两性交往合作的机会增多,所面临的情感困扰也随之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学习与工作的原因,情侣常常分隔两地。在这样的社会境遇面前,七夕所承载的牛郎织女矢志不渝的爱情传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依托七夕节作适当的两性伦理与两性情感的社会教育,同时倡导男女情感忠贞、家庭和美的社会风气。
  七夕节在早期是庭院式乞巧节日,唐宋时期演变为社会节日,明清时期七夕节回归庭院。到了当代,七夕节由家庭节日重新扩张为社会节日,可以以七夕节的仪式展演与人际交流,活跃与丰富地方民众生活。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编辑:王解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