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聚焦

教材要强化正确审美观

时间:2022年06月1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教材要强化正确审美观——关于“教材插图事件”的思考
0

教材要强化正确审美观 

——关于“教材插图事件”的思考

  不久前,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事件成为了全网持续关注和热议的焦点。教育部发声,已成立调查组进行全面彻查,对查出的问题将立行立改,对存在违纪违规问题的责任人将严肃追责问责,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调查处理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同时,教育部已部署开展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全面排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对存在违纪违规问题的责任人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要求确保教材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符合大众审美习惯。

  为更好地发挥专业文艺评论的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和审美启迪作用,彰显中国文艺评论的正大气象,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艺见”发声平台第六期,针对教材插图事件,约请资深文艺评论家撰写文章,从学理层面开展客观、冷静、科学、理性的多维观察和分析,为如何看待教材插图事件提供专业视角。

图片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 


促使全社会都重视美育 

高建平 

  最近引发热议的“教材插图”事件,引起了多种解读、意见不一,形成了热潮。这些天来,事情变得越来越明朗。对这个问题,我着重从美学和艺术方面来分析和思考。

  对于网上出现的相关插图,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几幅出现在数学教材中的插图确实不漂亮。教材中的画,还是要朴素、清纯,色彩明朗一些为好。网上所列举的几幅画是颇有个性的卡通风格。这些画作为个人的艺术特色,固然也无大问题。如果是在一般印刷品中追求系列性和风格的独创性也未尝不可。但是,用在中小学教材这一类特殊印刷品上,标准要更严格,出现问题要解决。第二,有些画原本不是出现在教材中,而是一般读物,被放入其中,再通过离开原语境的方式来解读。近年来网络上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过去有一句话,叫做“有图有真相”,其实,有图不一定就有真相。话有话的语境,不能断章取义,图也是如此。只有了解全部事实,才能下结论。当然,即便不是教材中的插图,如果存在各种问题,那也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解决。

  这次的事件引发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由于这里说的是教材,是有关孩子的事,最容易触到社会的神经。孩子们的事,确实是事关重大。事件反映出我们过去对儿童教育重视不够。都在说,百年树人,教育为本。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并不是如此。医院里有一科叫小儿科,专给儿童治病。治儿童的病,让儿童在身体和心智等各方面健康成长,这本来是特别重要的事。因此,小儿科本来是一个最重要的科室。但是,“小儿科”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却具有价值不大、不值得去重视、甚至被人瞧不起的含义。说某件事是“小儿科”,某个人做事方式“小儿科”,某人的个性是“小儿科”,都带着贬义。在教育上也是如此,中小学教育本身极重要,但不免被习惯上当作“小儿科”看待。这种问题的背后,是对儿童教育规律和儿童心理的研究严重不足。一方面,对儿童设立各种禁区,凭空幻想一个儿童的世界,规定其中应该有什么,应该没有什么;另一方面,将儿童教育成人化、功利化,将成人自己学不好的,如电脑、外语等各种知识,一股脑儿都从娃娃抓起,使儿童的童年生活变得枯燥无味。这些也许才是问题的症结,才是教改的方向。

  记得年轻时,很喜欢读的一类书,至今也喜欢读,这就是所谓的“大家小书”。一些一流的专家,对一些具体学科的知识有深厚而全面的了解,又能深入浅出,将知识讲得特别透彻。在教材编写时也应该如此。一些相关行业的著名专家不要看不起中小学教材,这固然是“小儿科”,但“小儿科”中有大学问在。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的人,固然是在做着“小儿科”的事,但也不要心态上自我“小儿科化”,要多邀请相关行业的一流专家参与进来。

  同样的道理,在书籍的插图上也适用。网上所议的问题,是从数学教材谈起的,一些人用来作类比的国外的教材,许多是语文教材,也有性质上的不同。不同学科的教材,有各自的学科特点。但是,有一些因素是共同的:当今的印刷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使教材中放进更多更好的插图成为可能。同时,在电脑和手机等电子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儿童,对图像具有高得多的敏感度,这也对教材的插图提出了新的要求。教材要插图,放入好图,这是时代的要求。从另一方面讲,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空间,放进好图好画,这能给儿童提供审美教育的机会。对儿童的审美教育是一项重要工作,应该请各方面的艺术名家和大家给教材作图,让青少年一代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审美教育。这是一件大事,大事就要办好。其实,中国并不缺乏这样的人才。印在成千上万的儿童课本上的图美不美,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需要集中力量办好。

  为现有的一些插图辩护的人说,这是一种风格,艺术要允许多种多样的风格存在。在现今儿童习惯了卡通人物造型的情况下,采用一些卡通的手法画插图,也是对这种习惯的适应。当然,在艺术中,应该允许和鼓励各种探索。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现代艺术冲击的今天,人们对图像的接受习惯和标准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当然是一方面的道理。但我们不应忘了,学校的教科书毕竟不是新艺术风格的试验场,要适应相应年龄段儿童的特点,以及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的需要。我们还是应该把艺术上新风格的探索,对一些独特风格的个人喜好,与对成千上万的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的任务区分开来。因此,涉及到为教材这一特定类型的书籍作插图的事,还是应该取持重的态度,采用更大众化、适合儿童心理的风格。更重要的是,教材插图是一个可用来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的空间,应该充分利用这个空间,为儿童提供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正像要使儿童在中小学学习期间打下知识的基础、促进智力的发展一样,也要为他们打下艺术知识的基础,促进他们审美能力的发展。

  当然,对于这场讨论,我还是愿意从积极的一面看。有争论,吸引了社会关注,这是好事。希望能由此而大兴真正的文艺评论之风,并将讨论引导到提高美育水平上来。我们要通过文艺批评,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理论的探讨。同时,以此为契机,提高对教材审美水平的重视,提高对儿童审美教育的重视。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文化、教育,特别是在审美教育方面仍有很多不足。希望通过这场讨论,呼吁在教材工作中加强对美育的重视,提高教材在选材、语言、图像等各个方面的审美水平,更好地培育好下一代。我们要建设美丽乡村、美丽城市,其中,人的培养更加重要。只有培养出一代又一代能审美、懂审美的人,建设美丽国家的任务才能完成。

  (高建平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不同领域的审美适用性 

彭锋 

  最近,人教版教材插图出现的问题引起了热议。从网上流传的资料来看,主要问题不在于插图绘制的技术问题,而在于插图所体现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问题。在不了解创作者的意图的情况下,我暂且不将插图的失败简单地归结为作者有意为之和有关部门监管不力,而是想从美学上分析出现此类问题的深层原因,希望能够为设计者和监管者提供一点参考,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然而,有关美的问题并不那么容易澄清,就像柏拉图的名言所说的那样,“美是难的”。在美的问题上,我们能够确定的是人都爱美,因此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说法;但不能确定的是人们所爱之美是否一样,因此有“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说法,甚至有“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说法。正因为在什么是美的问题上很难达成共识,无论是在艺术领域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存在打着美的旗号的标新立异的现象。

  不过,如果我们对美的领域稍做区分,在美的问题上并非完全不能达成共识。事实上,从日常经验来看,美是非常确定的,就像卡西尔指出的那样,“美看来应当是最明明白白的人类现象之一。它没有沾染任何秘密和神秘的气息,它的品格和本性根本不需要任何复杂而难以捉摸的形而上学理论来解释。美就是人类经验的组成部分;它是明显可知而不会弄错的。然而,在哲学思想的历史上,美的现象却一直被弄成最莫名其妙的事”。卡西尔说得不错,在美丑判断上,人类体现出来的共性远远大于个性。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进化论美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对美的偏好在人类完成进化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一直保留在遗传基因之中,始终没有变化。这就是美学家们所说的影响审美判断的生物法则。从生物法则的角度来看,人类在美的判断上具有很强的共识,这种共识可以超出文化的限制。当然,我们已经无法找到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几十万年前人类具有同样的审美观。但是,随着贸易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美学家们观察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对商品的外观选择上体现出了高度一致的喜好。这种审美偏好的一致性,还得到了多项受众测验的支持。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影响审美判断的生物法则的存在。

  当然,影响审美判断的不仅有生物法则,还有文化习惯。正因为如此,生活在不同文化圈子中的人的审美观有所不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东西方文化大对流中,不少人对东西方人在审美观上的差异有切身的体会,宗白华、丰子恺等美学家和艺术家还对此做了理论上的总结和探索。直到今天,比较美学的研究仍然以东西方审美观的差异为主要研究对象。例如,法国汉学家朱利安(Franois Jullien)近年来发表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对中国和欧洲的审美观的差异做了深入的揭示,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兴趣。与生物法则适用于全人类不同,文化习惯只是在同一文化内部有效,而且会体现出时代的差异。

  除了生物法则和文化习惯之外,个人策略也是影响审美偏好的重要因素。尽管人人都爱美,但是与对真和善的追求相比,人们在对美的追求上付出的行动似乎没那么坚决。例如,只要明白什么是善,就会付诸行动去实现善。但是,明白什么是美,并不一定会付诸行动去追求美。换句话说,真和善有点像人生的必需品,美有点像人生的奢侈品。在真假和善恶问题上出错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在美丑问题上出错引起的后果就明显没有那么严重。因此,在美丑偏好上允许甚至鼓励标新立异,也在一定意义上与此相关。在美丑偏好上有意识地保持与大众的不同,就是所谓的个人策略。人们在一些艺术作品中观察到的以丑为美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这种个人策略的体现,目的不是展示美,而是表明自己的个性。随着艺术家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这种个人策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美丑问题之所以显得比较复杂,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有多重因素影响审美判断。不过,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影响审美判断的不同因素发挥效力的领域不同。在大众审美领域,起作用的是生物法则。这一点在面向全球销售的产品中,已经体现得非常明显,个人策略在这种产品的设计中几乎不会发挥作用。个人策略发挥作用的领域,多半限于小众和精英审美领域,而且观众或者消费者有充分的选择权。尽管在审美领域个人策略会有一定范围内的效力,但是它改变不了文化习惯,尤其改变不了生物法则。

  在澄清了影响审美判断的不同因素之后,我们就能够看清这次教材插图风波中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插图设计师显然弄错了影响审美判断的不同因素起作用的领域,在应该运用生物法则和文化习惯的领域,运用了个人策略。

  这次出问题的是小学教材插图。从教材插图来讲,它就不属于标新立异的精英艺术,因此不宜采取标新立异的个人策略。如果设计师希望通过标新立异与同行拉开差距,进而达到在竞争中胜出的目的,这种潜在的动机不难理解。但是,这种动机只能释放在个人的创作之中,不能体现在大众读物之中。正因为如此,公共艺术与私人收藏的艺术在审美趣味上是有所不同的。公共艺术和大众艺术要尊重大家一致的审美趣味,不能将少数人的偏好强加给大众。更重要的是,这些教材是给小学生使用的。小学生还无法识别和理解审美判断中的个人策略,他们很有可能把艺术家的个人策略等同于文化习惯和生物法则,从而造成审美观和价值观上的混乱。这种混乱对于小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因为它会让小朋友怀疑自己基于生物法则的审美判断,进而怀疑别的正常的事物。

  事实上,只要创作者意识到不同领域的审美适用不同的规则,要避免教材插图问题就不困难。错误地理解美学和艺术教育中对个性的推崇,以及艺术创作中对创新的强调,特别是在有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导致设计师去挑战美的普遍性。这种挑战必将失败。鉴于教材不像玩具,小朋友没有选择的余地,设计师在创作插图的时候就更应该体现出对小朋友的尊重,而不能一味地展现自己的个性。

  (彭锋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青少年美育的方向路径 

张晶 

  近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插图问题被聚焦到了舆论场的中心,迅速在群众中引爆并成为了社会热点事件,从电视、网络,乃至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对该事件的议论之声,而众议论中又以批评声为主,批评的焦点之一是围绕审美范畴中的“美丑”问题展开的。多数网友和读者认为这套教材中的插图不符合甚至背离了大众审美,插图内容将许多不适合儿童的成人世界审美认知带入到了儿童的世界之中。这不得不引发我们重新思考新时代青少年美育该如何认识、如何做以及如何进行正确的审美引导的问题。

  插图事件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凭空而来,所谓事非子虚,出必有由!究其本质已经是插图中所反映出来的青少年美育理念的问题。有人认为插图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并以“要求审美统一化就是没审美概念”“审美就是个性化的”“美与丑并不是纯粹客观的”,更有甚者认为“美丑是相对的,更是变化的”“丑是最能表现个性的形象”等一系列奇谈怪论。其实这些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观点本身就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因为对于任何事件的讨论应该在其本身语境下进行才能把握本质、切中“其弊”,否则就会成为南其辕而北其辙的漫无目的的空论。细查该事件的来龙去脉,其实不难发现该插图事件议论的前提和背景应该是小学儿童和插图作为教材内容的美育教化职能。离开这个前提和背景而将其单纯带入宽泛的审美认知层面也是极不妥当的。

  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孟子曾说“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对于美育语境下的审美培养而言,所谓的“规矩”便是审美的基本素养和能力,而“巧”则是个性化的审美偏好和创造能力。美育的本质正是在于“与人以审美的规矩”,这对于尚处童蒙时期的青少年更是如此。也即是说青少年的美育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正处于审美“规矩”的传授阶段,在此阶段上并非没有个性化的参与,这里的个性化只能体现在对“规矩”理解的不同上,正是有对这些“规矩”理解上的个性化,才会出现后来审美和创造上的“巧”。具体来说,在审美培养阶段,就是明辨“美”与“丑”的规则和形式,教材中的这些插图作为青少年认识和理解审美规则和形式的范本,其作用和意义是深远的,正因如此,其所担负的社会教化责任无疑是重大的。这也正是人民群众对这些插图提出批评的根本原因。

  那么这些青少年美育的“规矩”是如何而来的呢?又该如何进行具有青少年美育功能的插图制作呢?这些代表审美形式和认知方式的“规矩”并不是依靠一些专家和插图制作人员凭空想象就能确立出来的,而是通过无数的审美经验总结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这意味着只有对青少年的教育有着充分的实践经验和总结,并且充分认识和理解青少年的审美需要,才能用适当的表现形式进行有效的美育。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联系群众的实践观,这里的群众主要是青少年和儿童,也包括那些对插图提出宝贵批评意见的广大人民群众。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提出的“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末,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 。因此,与其给对插图提出批评的群众贴上“审丑过敏症”的标签并进行苍白的辩解,不如好好反思一下作为服务青少年和群众的这些插图是否能做到很好地为他们服务。恐怕人民群众的批评声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这种插图的制作呢?这自然要回归到青少年美育的根本原则上来。青少年的美育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空中楼阁,而是具有社会意义的美学实践。因此,青少年美育必须与继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实践相结合才具有实在的意义。近年来,国家对美育高度重视,并在2020年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这为新时代青少年美育工作和审美道路的引导指明了方向。所以,如何理解和贯彻《意见》中的理念,并以此为依据指导插图创作,是每个从事插图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在这一点上,旧教材的许多插图在实践上是非常成功的,无论是“挑山工”“将相和”“狼牙山五壮士”“师生情”或者是“司马光砸缸”里的插图,无不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和昂扬的精神面貌,这些品格和昂扬的精神面貌对青少年的美育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人民群众自然而亲切地拿这些优秀经典作品来痛心疾首地对插图事件进行批判。有人说插图事件中被批评的插图是数学教材中的,主要是要体现趣味性,其实这是从根本上没有认清楚插图在教材中的美育意义。因此,我们认为,教材插图的制作首先在内容上应该严格限定在青少年认知的边界之内,而不能将成人的理念进行混入从而模糊了青少年和成年人之间的界限,这是任何教育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其次插图应当具有教育属性的审美意义,这种审美意义是中华美学精神和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的表达。最后,插图理应在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能够接受且乐于接受的表达形式中进行创作,而不是拿出“阳春白雪”的派头来进行“孤芳自赏”式的插图生产。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他们肩负着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精神传承和创新的重担,所以插图虽小,其教育意义却极其深远,以负责任的使命感去进行青少年教材的插图创作,不仅是工作职责的要求,更是将中华美学精神薪火相传的社会责任。

  (张晶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 

(编辑:韩雪竹)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