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聚焦

光明日报:拥抱科幻产业发展新时代

时间:2017年11月14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晓东
0

拥抱科幻产业发展新时代

——2017中国科幻大会和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现场速写


科幻迷在中国科幻大会现场的展览厅参观 雷建摄/光明图片

  

中国科幻大会现场 雷建摄/光明图片

中国科幻大会上展出的科幻图书 雷建摄/光明图片

  11月11日,2017中国科幻大会和第四届中国国际科幻大会在四川成都同步开启。来自国内外的科幻作家、编译者、科幻产业从业者和科幻迷们齐聚一堂,激发科幻创作潜力,推动科普科幻产业发展。

  中国科幻大会是我国科幻领域唯一的国家级会议,2016年首次在北京举办,为科普科幻相关作者、专家、媒体、影视、产业和读者提供了相互交流、融合发展的平台。2017中国科幻大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四川省科协、腾讯、中国科普作协、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承办。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则是四川省科协主办的传统盛会,曾于1991年、1997年、2007年举行过三届,今年该活动升级为两年一度的常设性科幻活动,落户成都。

  两大科幻活动相会,为全国数千万科幻迷带来了想象的盛宴,吸引了近200位知名科幻作家、学者和相关产业界人士,包括第75届世界科幻大会副主席克里斯托·赫夫、日本科幻奇幻作家协会主席藤井太洋、“加拿大科幻教长”罗伯特·索耶、多次荣获“雨果奖”“星云奖”等世界科幻顶级奖项的美国科幻作家迈克尔·斯万维克、欧洲艾克逊集团(中国区)副总裁龙马等20名嘉宾及以刘慈欣、何夕、宝树等为代表的国内科幻作家。

  解析科幻的  现状与未来 

  科学家和科幻作家聚在一起,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1日上午,这样的跨界对话不断在科幻大会现场上演。科幻作家夏笳说:“今天在很短的访谈里面大家就打开了很多脑洞!”

  夏笳客串主持人,将科幻作家刘慈欣、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刘红、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丁洪等人聚在一起,带给听众科学与科幻相生相伴的全新认知。

  2017中国科幻大会和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期间,将举行40多场主题论坛、演讲与对话。此外,还有国际科幻峰会、中国科幻创投会、第28届中国科幻“银河奖”和“水滴奖”颁奖活动、科幻产品展、科幻影视道具与技术展、国际科幻电影展等活动。论坛主题包括“科幻文学如何进入主流文学视野”“从科幻网剧看科幻视觉化的问题”“科幻如何提供认知创新”“中国科幻史中的四川”“世界科幻将走向何方”“如何防止人工智能抢走作家的饭碗”等等,为参与者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辑姚海军说:“‘跨界’是本次科幻大会的亮点。‘跨界’不仅体现在国内科幻与国外科幻的相互学习与借鉴,也同时体现在科学与文学的交流碰撞。”

  这次大会还首次打通了科幻出版、漫画、电影、VR、游戏等全产业链,展示了科幻产业的实力,促进科幻产业的发展。

  迎接科幻产业快速发展期 

  在科幻大会前一天,广州南沙区的科幻迷钟天心连夜乘坐飞机赶到成都,为的是赶上科幻大会的开幕式,与科幻作家和科幻迷们面对面交流。为了这场“约会”,他提前三个月就在网上预约报名。他说:“喜欢科幻,是因为每一个科幻产品所呈现的都是一个全新的场景!”

  在科幻文化产业展上,各影视公司、出版机构、动漫制作机构等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体验、角色扮演的机会,增强了吸引力。新华文轩展台负责人介绍,仅一天,就售出科幻书籍上千册。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怀进鹏,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等与观众一道,兴致勃勃地观看了科幻文化展,见证科幻产业取得的长足进展。

  科幻产业取得进步,其标志之一就是: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科幻作家和作品,在国际社会中屡次获奖。刘慈欣的《三体》、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先后获得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标志着中国科幻文学从小众走向大众、从个体创作到集群创作、从小说到全产业、从国内走向国际。

  与科幻小说的兴盛相适应,科幻影视、动画等也正在兴起。但正如怀进鹏分析,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科普科幻还有不少短板亟待突破。他说:“比如科普科幻作品总量少精品少,全国科幻组织和国家级科幻奖项缺乏,科幻产业成熟度低,科幻影视、漫画、游戏、主题公园等方面刚刚起步,深受青少年喜爱的科幻大片主要还是欧美日的舶来品。”

  打造我国科幻创意产业中心 

  本次科幻大会,一项重头戏是《成都科幻宣言》发布。在这份宣言里,大会组委会宣布成都将落实建设“中国科幻城”(科幻产业园),并成立四川省科幻协会,以这些举措推动四川科幻产业发展。

  对科幻产业进行长期研究的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说,科幻产业要发展,需要科幻产业的引领者出现。科幻同样需要人才和资源的集聚。

  成都能否成为科幻界期待的“科幻之都”?四川省科协副主席吴显奎认为,这些年来,成都已经成为中国科幻事业的高地,诞生了《科幻世界》、中国科幻大奖“银河奖”等影响全国、享誉世界的著名品牌。成都具有创新、想象和敢于探索的基因,有科幻发展的深厚文化土壤。不仅孕育出了大批科幻作家,还产生了上百亿级的游戏产品,成为重要的动漫基地。

  就在科幻大会开幕式上,四川省科协与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管委会签署了《“中国科幻城”战略合作协议》,启动中国科幻城建设。

  吴显奎介绍,“中国科幻城”科幻产业园项目,将让科幻插上产业化和互联网的翅膀,努力将成都打造成为我国科幻创意产业中心。同时,还将持续加强科幻学术理论研究,打造对内对外科幻交流合作平台,努力成为繁荣中国特色科幻事业的创新力量。

中国科幻产业发展动力很足

——访科幻作家刘慈欣

  一身便服,黑色边框眼镜,带着浅浅的微笑,科幻作家刘慈欣走到哪里都会被科幻迷们包围着,索要签名,攀着合影。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了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和中国科幻最具分量的“银河奖”特别奖。在中国科幻大会现场,有无数的科幻迷等着他签名。

  谈及为何从工程师转型当科幻小说家,刘慈欣这样解释:当年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很神奇的景象就是看到星空、夜空的时候。和一般人不一样的是,在自己眼里的星空从没有失去过神奇的色彩,而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它变得越来越神秘,产生了要创作科幻小说最初的动力。

  刘慈欣说:“相对于更天马行空的软科幻,硬科幻更偏重科学的核心与扎实的想象。随着当代科技的突飞猛进,科学的脚步已经渐渐赶上了想象的脚步,甚至出现了‘未来已来’的说法。”刘慈欣认为,科幻小说的特点是,当科幻小说里面描述的奇迹变成现实的时候,它马上就会变得平淡无奇。事实上,在我们周围很多曾经的科幻元素已经变成现实。

  在刘慈欣看来,《三体》一书只是把中国科幻从边缘地带引入了大众视野。它的成功,不是中国科幻产业的成功,甚至不是他个人的“成功”。刘慈欣说:“一直以来,我国的科幻产业还趋于弱势。到目前为止,真正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长期坚持写作的科幻作家还不到30位。因此,中国科幻产业要突出重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由于中国科幻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老百姓接触最多的就是科幻杂志和科幻影视作品。刘慈欣说:“科幻产业的延伸链条很长,涉及很多领域,包括出版、影视、游戏、游乐园等。不论是作品质量还是读者数量,都还不太令人满意。像多数科幻长篇小说,销量好一点的也就5万到10万册左右,不好的只有几千册。这样的市场很难养活优秀的作家并激励他们进行创作。”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很多人对科幻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幻产品的认识不断加深。一些科幻作品通过与影视行业互动后,看到了些许希望。”刘慈欣认为,科幻行业借助连续举办的中国科幻大会,吸引了与科幻产业相关领域的众多大咖来共话产业未来发展走向,对我国科幻产业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目前,美国的科幻作家多达3000人,而我国的科幻作家太少了。”刘慈欣说,现在在科幻读者当中,坚持购买科幻作品的大概有100万人,所以整个科幻行业都亟须政府加以引导和扶持。随着各大媒体的关注,科幻产业已由原来的神秘世界走到了大家的视线中。从这几年科幻产业的发展势头来看,我国科幻产业前进的动力很足。更让人欣喜的是,现在地方政府针对这一现状正在进行大力培育和拓展,就像成都市已经对打造“中国科幻之都”有了具体的部署,这对我国科幻产业的发展具有很深远的意义。只要有良好的土壤,培育起数量众多的科幻读者和作家,只是时间的问题。

  刘慈欣还建议,将科幻作品与影视产品相结合,这会带来让人意想不到的收获。

世界需要多样化科幻作品

——中外科幻名家热议科幻发展未来


  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科技馆,近日新增了科学剧、科学培训等活动,让观众感受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王勤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2017中国科幻大会和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吸引了国内外许多著名的科幻作家、科幻翻译家及优秀编辑,他们在四川成都畅聊科幻的现在和未来。 

  第75届世界科幻大会副主席克里斯托·赫夫:旅行对写作非常有帮助 

  如果我们现在想要创作一部国际化的科幻作品,应该怎么做?我的建议就是多去旅行。就我自己主持科幻大会的经验而言,仅仅半年时间就去过17个国家。我见到了很多人,也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对话。这可以拓展我的写作和阅读范围,天天可以接触新事物。我也能够看到很多科幻作家即将完成的作品,他们也在做一些技术性的工作,同时可以和他们交流最新的技术进展。所以,去全世界旅行、办展对我自己的写作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日本科幻奇幻作家协会主席藤井太洋:科幻主题多样化将会成为一大趋势 

  科幻作家要关注世界上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人工智能、全球气候变化等等。我认为整个世界的科幻将会出现很大的变化,我个人则特别关注克隆技术。科幻近几年的一大趋势,就是主题的多样化。相关的研究表明,读者对多样化的作品都能很好地接受,多样化的主题将会成为今后的一大趋势,无论是悲观主义还是乐观主义的科幻作品都将会遵循这样的趋势。

  科幻翻译者、编辑李克勤:必须关注主流读者群所关注的问题 

  早期欧美科幻特别是美国科幻对中国产生了一种很强大的引导力量。我小的时候,我们看的科幻是非常阳光、灿烂、积极的东西,但是改革开放之后,国外的科幻,特别是美国的科幻,让我们看到了科技的发展并不一定意味着美好。美国作者、美国读者关注的问题和中国读者、中国作者关注的问题越来越相似,这种趋同现象是比较明确的。现在的科幻作品,软科幻占的成分越来越高,我们必须关注主流读者群所关注的问题。

  科幻作家、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建设科幻之都需要好创意和有效机制 

  中国发展科幻文学、科幻产业到底应该走什么样的路?怎样建设产业人才集中的科幻之都?我觉得科幻之都,一定是在这个国家、这个地区有最多的科幻人口,有最多的科幻迷,另外具有促进科幻创意出现、转换非常有效的机制,这可能是建立科幻之都最重要的内容。科幻之都建设首先要有政策持续有效的支持。还有就是有效奖励,促进产业和技术提升、数量和质量不断的增长。同时,社会风气崇尚创意和创新。

  科幻产业园区投资人杨杰:要培育年轻科幻创作者成长的沃土 

  如果要创作一个非常优秀的科幻类的影视作品,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内容。钢铁侠、变形金刚、美国队长这些形象在美国出现已经几十年了。美国队长是一个动漫作品,最后才有了影视作品,他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市场基础的。生产出优秀科幻影视作品,我们有很多路要走。要从创作源头上下功夫,要在人才培养上多用力,要培育年轻科幻创作者成长的沃土。

(编辑:陈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