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评论要闻

话剧《铁流东进》艺术魅力探析

时间:2022年04月2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戴清
0

以新意充盈的舞台表现力

讲述新四军的动人往事

——话剧《铁流东进》艺术魅力探析

话剧《铁流东进》剧照 塔苏 摄

  到中国国家话剧院观看新公演的话剧《铁流东进》伴随着一连串的惊喜。受疫情防控影响,近期电影市场票房大幅下滑,事前推想话剧剧场也会清冷吧,没想到中国国家话剧院门口人头攒动,现场火热爆满,尤其是年轻观众很多!——参演演员中有时代少年团歌手张真源,粉丝团大力支持偶像第一次参演话剧,剧中有他饰演的发光的“小柴火”,剧外他的粉丝也在为这部革命历史题材剧的市场推广增添热力!导演查文浩也很年轻,曾在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扮演邓中夏,不由得令人更加好奇这部充盈着青春气息的作品将会怎样讲述一个革命历史故事呢?

  融合多种艺术风格 拓宽舞台表现力

  《铁流东进》表现皖南事变后,被日伪围困在白马山的皖中新四军独立师第三团艰难突围的故事。该剧在“人民文学奖”获奖小说《最后的电波》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一个小切口、小事件,即三团在发报员李安本的帮助下,得以和师部取得联系、东进抗日。作品将新四军的革命理想主义与我军官兵尊重保护百姓的人文主义情怀完美融合,也从一个侧面阐发了我党我军之所以得道多助、最终取得胜利的历史逻辑与“人民江山”的精神蕴涵。

  《铁流东进》在话剧形式上的探索是多方面的。该剧打破常规,不分幕场,即区别于通常每幕之间有休息、转场与适当停顿,而是全剧一气呵成,中间只有短暂的暗场作为过渡。应该说,这一创新对演员的演技、体能、台词功夫以及舞台调度等各方面都构成极大挑战。剧中,顾团长、杜南海、彭大刀、李安本、贺电(李安本孙子)的演说与独白都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演出中观众们多次热烈鼓掌,也是这部剧表演水平的充分证明。突破幕场的设置能够使剧情与节奏更加紧凑,戏剧张力更为饱满,观众在两个多小时的观演中,心弦始终被演员和舞台紧紧抓住。

  话剧舞台设计以形似摩斯密码的白色模块群构成,它既是通讯兵的战场,也是战士们艰难驻守的白马山,舞台置景与人物表演都充分显示出写实写意的融合。迷雾缭绕、硝烟四起的舞台在光影之间旋转流动,将三团官兵与日伪激烈交战、我方深陷险境表现尽出。这一舞台设计理念不拘泥于现实主义的写实感,而带有浓厚的象征主义色彩。再如腿摔伤的李安本站在两根竹竿之间,既模拟了人物坐在滑竿上被抬上山的感觉,又带有传统戏曲的写意特色;剧中牺牲的英雄们以独白方式在舞台上倾诉心声、讲述各自的生命前史,则有着强烈的表现主义意味。不拘泥于写实局限的舞台表现手段,应该说大大丰富了作品的精神意蕴与美学风格。

  同时,故事的根基仍然是现实主义的,这源自细密扎实的情节设置,真实可信的戏剧情境与人物行动,更是演员们朴实自然的表演,以及着装、化妆、方言等的真实感所共同形成的。剧中,团长顾少宾不顾胳膊受伤,坚持为李安本点烟;李安本最初嫌弃战士们做的野菜汤,“小柴火”把全团最后的一个鸡蛋留给他……顾团长尊重人、善于做人的工作,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与新四军军魂的人格力量,杜参谋的热血忠心、书生意气,彭大刀的勇猛顽强、“小柴火”的舍生忘死都表现得恰如其分,人物群像的塑造鲜活动人。

  剧情紧凑,一波三折,让作品始终保持着浓厚的戏剧魅力。李安本发报技术高超,但在特殊的情境中却困难重重。电台摔坏、没有呼号,山上缺衣少粮,李安本的媳妇即将临产,因私自发报,李安本暴露了自己的“身世”,直到大部队最后突围、不知李安本是否牺牲……这一切都让全剧高潮不断。整体的紧迫节奏中,舞台也有着张弛变化,如李安本坐着滑竿为通讯班战士讲授拍电报的知识技巧,众人学说滴滴答答,轻松的节奏中带有短暂喜感,最终又落脚于众人庄严的东进誓言。片段转瞬变幻之间,让观众领略、沉浸在谐趣与庄严融合为一的艺术美感中,导演、演员们对情绪基调的把控力与表现力极大地感染着、牵引着观众。

  创新改编剧作情节 适应舞台艺术规律

  《铁流东进》改编自作家季宇发表于《人民文学》(2018年第7期)的中篇小说《最后的电波》,原作的情节骨干、鲜活人物与精神内蕴为话剧的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再次证明优秀小说的艺术之功;改编创作在此基础之上,也提供了丰富的创新表现。

  原小说的表现内容十分丰富,话剧改编以舞台艺术规律为依据,只保留了三团困守白马山、李安本为新四军发报的核心故事,而删掉了当地伪保安旅赵九制造上渡口惨案,新四军为当地百姓报仇,许江东122团在青城地下党的策反下成功起义,之后与第三团合并、南进迂回北上抗日等不少情节。删繁就简使故事线索、戏剧核心更为清晰、集中,也更为适合舞台剧的篇幅容量与表现要求。

  改编创作将原小说“我的父亲”(当年李安本所在的第三团通讯班的班长和徒弟)的讲述视角调整为李安本孙子对爷爷过往经历的探寻,故事的现实时间也从小说中的1985年推至当下。李安本孙子的视角代表着当代年轻人对历史的回望,舞台由此建构起与当下年轻人情感交流与对话的巨大空间。对于已患阿尔兹海默症的爷爷李安本而言,忘掉所有、独留对白马山的记忆,则为主人公营造出一个充分切近的情感情绪空间,超越了原作以他人视角进行讲述与观察的隔膜感与割裂感,堪称适合舞台表演的上佳调整。创作中,以当代年轻人的视角表现党史革命史在电视剧《大浪淘沙》等作品中也有运用,两相对照,不难发现,《铁流东进》对时空交叉、年轻人追溯的呈现颇为自然,也是舞台表达的优长所在;同时,李安本作为过去时空的主人公也更能够引发观众的认同与共情。

  伴随视角的变化,话剧中多种人物关系也发生了改变。原小说中的“我的父亲”与杜参谋合并为一个人物,人物出身设定为南洋华侨,借此强调当年抗战的全民性与中华儿女浓厚的爱国情怀。剧版删去了杨参谋长这个人物,让故事线索与人物都更集中,个性更为鲜明。

  话剧还将小说中的“小彭”改为“小柴火”,人物身份改为团长的勤务兵,而不是彭大刀的小老乡,这样的改变明显强化了顾团长与“小柴火”之间的情感联系。“小柴火”的名字、手中的马灯也都具有多重的象征寓意,对老李的情感触发与精神启蒙是显而易见的。小说中李安本已有三个孩子,剧中改变为他的妻子即将临产,多少淡化了原小说中人物的计较与俗气,凸显了李安本身为普通人的情感牵挂与人之常情,也为人物后来的精神升华提供了可信可感的铺垫。

  话剧中李安本的名字像小说一样前后有变化,话剧别有匠心,特别强化了人名改变所象征的人物灵魂、命运沉浮的复杂深意。李安本在记忆中与他的战友们一起成为烈士的同时,那个安守老实人本分的小人物最终脱胎换骨,经历了从平凡到伟大的深刻转变,也喻示着那个曾经参加过广德之战、有血性的通讯兵战士重新苏醒。年迈失落了记忆的他,一心祈盼发出的电报从原作“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变为爷孙俩儿代表当代人向先烈们报告:当下的盛世确如你们所愿……则让观众在对英烈的无限追缅中,深深感受那崇高的精神洗礼。

  优秀小说的骨干根基与精神内蕴,精彩的改编剧作,富于创新的舞台表现力与导演艺术,优秀实力派演员、年轻演员的精准演绎,舞美设计、灯光、道具、服装等艺术全流程环节的协作,共同成就了一部别开生面、新意充盈的革命历史题材新作。同时,年轻化的青春叙事、借由粉丝群体的宣传推广都有效打通了年轻人学习党史、新四军革命史的艺术通道,为革命史书写、革命历史题材多媒介艺术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经验与启示。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

(编辑:张金菊)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