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评论要闻

饶曙光:如何从电影大国成为电影强国

时间:2014年07月21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饶曙光
0

  2013年年初,中国电影市场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2014年上半年,中国电影票房达137亿元,超过2011年全年总和。与此同时,我国电影产量、银幕数量、观众人次等指标都大幅增长,市场容量持续扩大,生产力不断解放,后产品开发有效拓展,质量效益有所提升。电影消费不仅成为人们日常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形成了一个个文化乃至社会热点。可以说,中国电影只用几年时间就走过了其他国家几十年才完成的历史进程,所以其成长中遇到的烦恼也显得格外突出。比如过度娱乐化、同质化、片面追求票房和“眼球效应”;类型单一,创意匮乏,跟风严重,以“山寨”“无厘头”代替创意和想象力等。同时,中国电影无论在产品结构、单片质量和效益以及类型电影的成熟度等方面都存在着“短板”,国产电影整体性的贫弱现象依然明显,其艺术感染力和市场竞争力与好莱坞电影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远未达到现代电影的成熟形态。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我们还面临多重难题,需要花大力气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找到解决之道。 

  升级电影产业体系 打造现代化电影 

  前不久,七部委为支持电影发展,出台了若干积极政策。仔细审视当前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态势,我们发现了一些“内生性”因素的积极变化:影片品质有所提高,影片类型呈现多样化态势,二三线城市观众增加显著,各界进入电影产业积极性空前高涨,电影产业能量不断释放,观众的趣味和消费也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对于正处于升级换代战略转型关键节点的中国电影产业来说,必须抓住这种市场调整的积极变化,释放改革红利,以便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全面构建现代电影产业体系。在此基础上,让质量取代数量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电影,逐步摆脱对外生性增长的过度依赖,以“质量”取代“数量”,以“知本”取代“资本”,以“创作”取代“炒作”,从粗放式向规模化、集约化转换,有效实现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实现中国电影的集约式、包容式增长。

  在任何情况下,创意都是电影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国产电影类型愈加多样,悬疑片有《全民目击》《催眠大师》,合家欢类型电影如《洋妞到我家》,爱情片如《北京爱情故事》,喜剧片如《人再囧途之泰囧》,魔幻片有《画皮》系列,这种类型的拓展成熟将引导观众差异化消费审美,进而培养出能欣赏各种类型电影的高端观众群体,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对中国电影产生不可估量的效益。因此,我们应该探索在类型电影的创作生产中注入更多创意性因素,释放更丰富的艺术想象性和创造力。

  用本土特色应对好莱坞挑战 

  2013年5月前,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一度占有明显优势,成绩喜人。然而,《变形金刚4》票房井喷和今年上半年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低于50%心理基准线的现实,一下子让中国电影佳作欠缺、后劲不足的短板暴露出来。另一个现象也令人玩味:近一段时间,好莱坞的权势人物纷至沓来,对中国电影市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众多好莱坞大片纷纷加入中国元素作为卖点;从《环太平洋》到《变形金刚4》,好莱坞影片在中国票房超过美国的例子越来越多;好莱坞时刻都在关注中国电影市场,他们研究的深度广度远远超过我们对海外电影市场的认识。可以说,好莱坞卖的不仅仅是电影产品,而且是电影产品的标准。在这种趋势下,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年轻观众在不自觉间接受了美国电影的审美标准,使之逐渐成为一种衡量中国电影产业的潜在价值标准。中国电影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来自好莱坞电影的挑战将伴随中国电影从大国到强国的全过程,只有全面巩固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才能给中国电影产业整体升级换代提供相应的时间和空间。

  《失恋33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北京遇上西雅图》《中国合伙人》……近年来,一批中小成本电影依靠与本土观众的情感纽带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但电影不仅是艺术,也是高科技支撑的工业,所以我们在走中小成本特色电影之路的同时,也应生产代表中国电影工业水平和标准的“高概念”大片。中国电影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在产业规模、高科技层面采取全面跟进乃至超越好莱坞的战略,另一方面也要有效实施差异化战略,在全球化语境中赢得市场主动权,实现与好莱坞电影全面、可持续、具有相对优势的“博弈”,进而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坚守文化自觉和中国梦的表达 

  作为一种文化创意产业,电影产业必须以文化和创意作为基础。电影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形象,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标识,隐藏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基因。因此,中国电影在实现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必须担负起文化表达的历史性责任,占领文化的制高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打赢全球范围内的“文化战争”。

  要完成这一使命,必须解决中国电影创作中文化内涵贫乏、文化基因模糊、文化标识不显著的问题。中国的文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为丰富厚重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以更加开放灵活的态度对其进行现代性的理解和世界性的观照,促成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创造性转化,有效推进和实现创新性发展,最终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中国电影的发展必须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从整体上提升中国电影的文化内涵、文化标识,精心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主流电影品牌,形成具有中华文化标识的文化产品,进而帮助中国传统文化完成现代化转型,在世界电影竞争的格局中获得持久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话语权。

  国际上,文化引领经济乃至制约经济,文化战略影响乃至决定一个国家的战略高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其背后是价值观的竞争,这决定文化竞争的基本格局和未来走向。在各国的文化战略竞争中,作为“文化折扣”相对较小的电影产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电影理应在国家的文化强国战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完成“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历史性任务。

  在众多文化资源中,中国梦是一个融通中外的新概念,可以有效拓展我们的话语空间,有助于我们在世界范围内构建话语体系。像《中国合伙人》展现了国家民族崛起的大时代背景下个人通过努力找到生存价值的经历;《青春派》则用清新的笔调描写了青少年努力学习迎接高考的奋斗过程;《洋妞到我家》则通过喜剧的形式,表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如何教育孩子、中国式家庭婚姻的隐痛等问题。

  这些影片的成功告诉我们,要赢得中国观众的认同,一定要立足于本民族的价值观、审美观,深入生活,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地呈现普通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感人故事,运用现代电影的叙事智慧与观众形成有效互动,“润物细无声”地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梦。

  建构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电影新观念 

  无论是中国电影还是世界电影,都已经身处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这将对电影,尤其是传统电影、影院电影带来怎样的冲击,我们现在还无法充分估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传统电影的很多观念都有可能被颠覆,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及时建构与互联网和大数据相适应的电影新观念。在前不久举办的上海电影节上,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一句“未来,电影公司就是为BAT(即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打工”的话引起了电影界的广泛讨论。其实,不仅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还有视频网站出身的乐视、优酷土豆、爱奇艺等近年来也纷纷进军电影界,并且以大数据为依据,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全方位运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下中国电影生态。谁能进行前瞻性的思考、适应、整合、匹配,谁就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说到电影观念,不仅包括电影创作生产理念,还离不开电影理论体系的建立。当下,很多人把国际电影节对中国电影的接纳与否,作为认识评论中国电影的标准之一,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失去了自身的立场,无形中破坏了中国电影评论的话语体系。中国电影理论的任务就是要对电影产业的认识与时俱进,立足于本土电影实践构建适应于本土话语体系的评价标准。面对如今最丰富、也最具活力的电影现象,我们要从当前中国电影的丰富实践中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电影话语体系,建构电影理论的中国学派,为中国电影产业升级换代、促进中国电影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转变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

  (作者为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

(编辑:高晴)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