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名家

万建中: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民间文艺学“三大体系”

时间:2022年10月28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万建中
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谈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民间文艺学“三大体系”

万建中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绘制的宏伟蓝图,也是所有哲学社会科学界同仁共同心声最为强劲的表达。“三大体系”论述为今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为学术研究及其价值判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唯有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三大体系”,才能真正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自信、学术自信、话语自信,才能真正“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就中国民间文艺学话语体系而言,在其建设过程中固然需要吸纳西方和相邻学科理论,更应该立足于本土出产的话语和观点。我国民间文艺学科是有条件并应该建立本土的学术话语体系的,因为我国民间文艺的历史极为悠久,话语资源极为丰富;另外,民间文艺属于民众自己的话语,是民众自己叙述的历史与现实,是民众对于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展演。据此两方面,钟敬文先生才倡议建立民间文艺的中国学派。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文艺研究进入到一个繁荣期,人们为不断涌入的西方理论而欣喜若狂,可本土和民众的话语反而被西方理论所排斥,未能得到应有的学术阐发和营造。

  话语体系建立的基础是学术概念。现代民间文艺研究发展已一个多世纪了,纵观现代民间文艺学科发展史,出现过诸多出自本土的、值得阐释和运用的关键词,诸如“采风”“田野作业”“忠实记录”“立体描写”和“生活相”等等。这些产自本土的概念是在民间文艺实践中孕育出来的,倘若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系统梳理,并不断加以延伸,必然有助于中国学派话语体系的建构。我国民间文艺理论的建构本应从本土的民间文艺经验中提炼出核心概念和范畴,并且着重加以经营。然而,这些自产的术语被制造出来以后,大多数的境遇是被悬置,没有得到有意识地言说和论述,更无以被演绎成学说和思潮。本土概念的空虚是中国民间文艺理论方法难以体系化的病灶。本土概念需要不断地阐释,以构建概念之间的关系图式,这是建立中国特色民间文艺话语体系的必由路径。

  构建中国特色的民间文艺学“三个体系”是民间文艺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二十大给予民间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编辑:王丽)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