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理论学术>艺术史

胶州千年慈云寺恢复原貌 旧时商业兴盛庙宇繁多

时间:2012年01月12日 来源: 作者:
0
  “人已老,岁月去匆匆,柳暗花明看故里,群楼林立指苍穹。”当代作家徐若兰的一篇《胶州赋》叙述了几代胶州人对古胶州繁华的怀念 。然而每一个文明都有着各自的见证,屹立在胶州这块土地上长达千年之久的慈云寺就是古胶州文明的见证者,曾参与编纂《胶州市志》的胶州文史专家宋和修表示,慈云寺的繁盛基本反映了古胶州的经济、文化和宗教的繁荣,但是受战乱影响,慈云寺20世纪上半叶彻底衰败。为了复原昔日的繁盛景象,胶州市少海新城正在进行慈云寺的重建工程,主体已经完工,预计2012年5月份向市民开放,对于新建的慈云寺市民也纷纷表达了向往之情。
  慈云寺屹立胶州千年
  宋和修老师介绍,慈云寺是胶州最为著名的古刹,始建于唐代大顺年间,明末清初虽然由于战乱遭受重大打击,但主体仍然存在,直到20世纪上半叶才彻底被毁,在胶州城屹立了千年有余,明代胶州八景中的“慈云晓钟”就是指慈云寺。
  由于被毁时间比较早,文献中关于慈云寺的记载非常少,只知道旧址在今寺门首街(今寺门首路东段)东首,规模宏大,是胶州佛教建筑中最为雄伟庄严的。几经周折,记者找到了以前家住东关大街附近的刘风友老人,老人已经89岁高龄了,提到慈云寺老人依旧感慨万千。“慈云寺非常大,有条暗道和洪福寺(旧址在南坦村附近)连在一起,我小的时候还下去玩过呢。”老人说道。
  后来,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而规模宏大的慈云寺也成了日本驻胶部队的兵营,因为刘老汉的家离慈云寺不远,所以也被圈进了兵营,一家人只能露宿街头,“当时我们家还算殷实,日子过得也好,后来日本兵来了,霸占了慈云寺和我的家,我的父母和两个哥哥也都饿死了,我也逃荒逃到了郊外。”老人感慨地说道。日本侵华战争给胶州的古刹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以慈云寺为代表的很多胶州古刹,都在战火中被摧毁。
  寺门首路因慈云寺得名
  据刘风友老人回忆,慈云寺并不是一座单独的寺庙,而是一个建筑群,大概有六七座建筑,他小的时候该寺就已经处于废弃状态了,但是大部分庙宇仍在。具体的位置就在现在的寺门首路东头,寺门首路就是因直通慈云寺而得名的。
  “那时的寺门首路可是热闹,虽然没有东关大街那么繁华,可在胶州也算得上数一数二的了。”老人告诉记者,寺门首路路边店铺很多,生意也很兴隆,还有很多摆摊的郎中和算命先生,而且还有很多牌坊,每逢庙会寺门首路便会被挤得水泄不通。老人对于寺门首路印象最深刻的是路边算命的“大胡子先生”,那位算命老先生当时大概70多岁,有很长的白胡子,“我那时候还小,感觉他就是个世外高人,老百姓有什么喜事和丧事都要找他。”老人说道。
  由于寺门首路加长、加宽并且周围开发了很多次,早已面目全非,“在我的记忆里,老的寺门首街好像在现在的寺门首路偏南一点,慈云寺旧址也应该跟着往南一点。”老人回忆道。
12下一页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