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理论学术

美育应先“立美”

时间:2020年08月3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骏
0
美育应先“立美”
——从“李子柒现象”谈互联网美育

 

李子柒部分直播视频截图 

  从2016年3月第一个美拍视频《桃花酒》上线至关于“文化输出”的全民热议,农村姑娘李子柒仅用500多天时间,就从一名普通“网红”成功跃升为“李子柒现象” ,成为“美的化身”“传统文化的使者” 。她在Youtube视频网站的粉丝受众突破1000万,微博粉丝超过2500万, 《人民日报》 、央视点赞其“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李子柒不仅是一名深受网民热爱的田园女神,而且还成为全国青联委员、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大使等。李子柒的神话彰显出受众的审美需求与创作者的审美表达之间的“一拍即合” ,至少传达出两层含义:一方面,代表传统和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成为过去,而是成为当下与未来发展文化和经济的有效资源;另一方面,互联网作为当前最主要的文化传播载体与阵地,将人类命运紧紧联结成无法分割的共同体。在2018年8月30日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从“李子柒现象”谈起,回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时代课题,成为当前互联网美育的必要之思。

  多元文化图景中的东方美学生活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认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越是趋于一致,我们就越是坚定不移地紧紧追求更为深沉的价值观——宗教、语言、文学和艺术,我们的外部世界越是趋向类同,我们也就更加珍惜来自内部的种种传统习惯。因而,当我们身处高楼大厦一隅,奔波于写字楼、高铁等公共设施之间,以汉堡等快餐匆匆果腹,深夜拖着疲惫的身躯加班归来时,古老传统文化中描述的田园牧歌式的闲适生活再次成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另一镜像。“风月无边,庭草交翠”的四川村居,美人背篓“采菊东篱下”的闲情逸致,奶孙二人“把酒话桑麻”的人间烟火味,甚而“昼出耘田夜绩麻”的辛苦劳作,于国人是令人梦回的传统生活再现,激发了国民心中对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圆融生活的回归热情,对于既具诗情画意又淳朴和谐的田园生活的回味向往,给平面化、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增加了怀想的温度;而于西方民众,这一图景契合了他们对于古老中国东方生活美学的想象再现, “这才是中国生活” ,而这一生活模式中的物件与食品DIY、劳作与生活的张弛有致等元素与西方所崇尚的生活方式有较高吻合度。于是在当前多元文化的现实境况中,“李子柒生活”难能可贵地使中西方视角融合一致,共同构建起一幅独具风味的东方美学生活图景。

 

李子柒部分直播视频截图 

  互联网时代,以何为美? 

  青年学者胡一峰认为,互联网推动世界产生巨大变革,也因此将成为美育史上界碑式的标志物,“它带来的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充实,革新着美育观念,它营造的虚拟环境改变着美育氛围和组织形式,它作为一种社交工具和艺术手段,催生出全新的文艺作品、文艺现象、文化活动和文化群落,更丰富了美育的手段和资源。 ”因而,“整个美育生态正经历着深刻重构” 。诚然如此,一时之间,“互联网美育”成为当下生活方式之新宠。云游博物馆、网络艺术课程、各种云艺展、各种美育APP等令人眼花缭乱。然而,这一“生活美学”方式的背后,也潜藏着审美资本的商业运作,在“体验”与“浸染”的同时,改变了千百年来人们对美的认知。

  首先,我们应继续开展对“美是什么”这一本体问题的追问。“美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追问自柏拉图以来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无论是从审美对象还是从审美主体角度抑或主客体统一的视角去讨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美的本体的探索始终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互联网技术虽然也是通过视觉、听觉的冲击使受众获得感官审美享受,从而触发情感,达到美育效果。但由于技术或传播模式的限制,互联网技术尚且缺乏有血有肉的触感与全身心的浸润真实之感,它所提供的,仍然是一种虚拟模式,而缺少心灵自由的愉悦,即深层审美经验。尽管这一浅层审美经验也可以使人的感官产生快感,但无益于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但这一技术形式的变化也实实在在带来了新的生活样式与文化样式,这一新的生活样式与文化样式,将成为互联网美育的新内容。

  其次,我们应建立对“美的标准”的重构探索。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亦杨认为从国际视野来看,我国目前的审美或美育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我们的美本身不够简洁,太繁复,装饰性太强,有点土豪;二是太注重表象,而不注重骨子里的美感。从这两个现实问题来看,美育尤其是互联网美育最大的症结仍是要重构“美的标准” 。李子柒的美仍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 ,将美好宁谧的自然风光与勤劳朴实的农耕生活融为一体,“春采桃花熬做粥,夏撷杨梅酿清酒,秋收瓜果制阿胶,冬雪红泥小火炉。 ”在这一美妙境像中,李子柒将四季幻化的自然风光、人民数千年来利用自然积淀而来的生存智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并充分发挥影像技术优势,打造出一幅美好生活的样本版图,唤起人们对于田园生活的集体记忆,传递出特立独行的青年对“美”的当下探索。

 

李子柒部分直播视频截图 

  互联网时代,美育何为? 

  “李子柒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中必然出现的文化现象。这一“中式生活美学方式”在互联网技术的运作下成为全世界了解中国的又一窗口。当前互联网美育应回归美的本体反思,确立美及美育的标准,始终以国民素养提升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为己任,方能彰显当代中国美育之精神。

  一是全球化的视野。美育的全球化视野主要指向两个维度:一是视野阔达、兼收并蓄,二为培根铸魂、传承文脉。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表达的即是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弘阔视野:尊重自身之美,欣赏他人之美,互相赏鉴,才会有多姿多彩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因而在与世界的交互、交流与交往中,中国美育应确立以人民生活为基础的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兼收并蓄的“中和”精神,汲取世界各国美育之精华,发展独具中国审美风范的美育模式,延续中华美育“生生不息”的独特精神内核。同时,由于美育在培根铸魂、文脉传承方面的独特效应,我们也应谨防西方某些价值观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与异化,在文化艺术商品生产与传播中注意辨识西方话语形态与价值观,尤其是在微媒体、自媒体发展迅猛的当下,更应具有清醒的意识与坚定的信念,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在借鉴、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中的美育资源与美的理念时,清晰辨识哪些适合中国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质量的提升。在展示、传递中国先进文化中的美育资源与理念时,应立足于“传递中式生活之美”的文化立场,利用“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一自然、悠远的审美标准、“天人相和”的审美理念以及真善美合一的创美实践,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审美力与创美力,传递中国形象,构建中国话语。这是全球化视野下美育的应有之为。

  二是历史的视角。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谈道:“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因而,谋划新时代的发展与民族振兴最为根本的是使民族精神内质发扬光大,可喜的是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手段、网络教育为人类和社会历史的清晰呈现、活动轨迹的保存、脉络的追寻带来了便捷而良好的契机,为我们沿着历史长河追忆、回溯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美育资源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带来可能。在这一创造性转化中,我们应始终秉持历史的视角,既要尊重中华优秀传统美育资源,又不能简单复古,将经得起历史检验、人民检验的美育内容与形态以现代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于社会。如将中国美术史制作成影音资源,搜集、整理、制作与开发民间美育资源,将中国书法、绘画或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利用互联网技术转化为美育资源,使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受益。“李子柒现象”之所以仍存在批评之声,主要是其虽有传统文化的因子,但由于文化素养的欠缺、商业目标的存在而缺少历史的视角,真正的历史视角不仅仅是美妙绝伦的碎片化传统元素的拼凑与秀场呈现,更不是商业利润的追求,而是真正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以及中国形象的确立。

  三是面向人民的启蒙使命。自古以来,中国美育就承载着人格养成、民族图存的重要使命。当前,国内的美育实施主要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由国家倡导学校、家庭、全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实施美育。这一战略实施中的最大难题是人们对文化艺术生活品质的追求与美育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与鼓励美育发展,部分高校、社会机构等也已承担起面向大众的启蒙使命,如中央美术学院少儿艺术教育中心在过去10年出版了约200册广受欢迎的少儿艺术图书,还培训各地少儿美术机构校长及中小学骨干美术教师,先后向打工子弟学校、边远贫困地区的中小学赠送美术书籍与教材,并进行实地教学,用专业的美育力量影响教育更多的人。这一举措应在更广阔领域与更广大人民中推行,使全社会人民都能够享受到美的浸染与熏陶,遵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的美的标准,体验、创造中国之美,实现新时代人民的美育启蒙。而互联网理应成为这一美育启蒙的主要载体与场域。由于美是一种感知能力,因而,美育首先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打开人的感官,将外部世界以各种色声香味触的形式进入到生命体内部” ,通过“感受——感知——感染——感悟”这一审美体验过程,从而使人养成完美人格。通过个体完美人格的养成,充分发挥互联网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形成良好的美育风潮,实现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从而推动全社会国民素养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

 (作者系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编辑:马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