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锐评

文化创意不能只着眼于颠覆

时间:2019年02月2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周慧虹
0

  最近,某动漫作品的宣传短片中,哪吒以颠覆形象登场:他顶着黑眼圈与深色烟熏妆,不时露出两排阴森的牙齿,口中唱着“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 ,对仓皇逃窜的路人暴力相向。一直以小英雄形象出现的哪吒,这一次居然成了“街头小霸王” !

  哪吒变身“小妖怪”现身网络,引发社会关注与争议。事实上,近年来,不少传统文学形象被纳入文化产品策划创意之列,一些改编为吸引眼球、博取票房,故意追求“人设”的颠覆,以此混淆是非、真假或美丑,也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相背离,这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担忧。文化学者、作家孙颙就表示,文学经典及其人物,是文化传统的重要部分,可以根据生活发展变化,予以新的解读,但是颠覆性的改造应该慎之又慎,尤其是动漫的主流受众是少年儿童,一些所谓又贱又坏的形象设定,对于儿童的心灵成长十分不利。

  关于文化产品策划创意,从事这一行当者吃的是“文化饭” ,对于艺术之美的追求乃为题中应有之意。应当说,多数的从业者秉持职业操守,将传统文学故事中的人物与当下的审美逻辑有机结合起来,改编出了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新艺术典型。比如,某部以漫画形式连载多年,网络评分达到9分的动画片中,东海龙太子、玉兔、哮天犬、刑天、精卫等神话人物都成为了需要挤班车、赶工期的都市上班族,而哪吒、红孩儿则成了需要补习数学、英语的小学生。如此改编,不失积极向上的生活基调,既在脑洞大开中引人入胜,又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次古典神话的知识大科普。

  与之相反,像上述将哪吒颠覆为小妖怪的所谓创意改编,不只是社会影响效应不佳,即便从艺术创造本身来讲,亦只是对传统文学形象硬生生的割裂,给人的感受除了唯利是图的哗众取宠、单纯的感官刺激,实难令人从中获得多少美的享受。这样的创意改编,是对传统文学形象的辱没,也是对新时代条件下艺术创作的戕害。

  众所周知,物质条件越发达,人们的审美诉求随之欲高。而审美又有高低层次之分,声色之美是低层次之美,心灵之美才是高层次之美。谈及心灵之美,不能不提到思想性。法国画家杜尚就提出,艺术不仅要为生活服务,同时也要为思想服务,光感性美,没有思想,不算真艺术,艺术里面要有思想性。在此意义上,像文化创意改编之类的艺术创造,在境界追求上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声色之美,而须尽力挖掘其中的思想价值,通过对传统文学形象思想价值的挖掘与得体呈现,努力使受众的胸襟开阔起来,向着做一个“审美的人”“完全的人”方面奋力前进。

  让随意颠覆传统文学形象的现象逐渐淡出市场,须激发起文化产品策划创意从业者的职业自觉。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导的各类文化评奖,对于树立优秀典型、引领文艺发展方向发挥着积极作用,今后的文化评奖活动,可以有意识地将文化产品策划创意内容纳入进来,用成功范例树立行业标杆。与此同时,对于那些拿恶俗当卖点的胡乱改编者,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必须及时出手果断叫停。疏堵结合,让受众少遭一些不良文化浸染,从时代文艺精品中汲取更多的精神财富。

(编辑:赵超)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