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话题专题

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艺发展的文明维度

时间:2023年03月2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向云驹
0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特定指向的概念,它规定既定的历史目标,也带来与它产生互动、关联的各个领域的时代本质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可以说是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艺路径给出了明确路标。新时代、新阶段、新征程上的文艺发展和文艺的文明维度,都是这一道路性规定的具体展开。

  1

  现代化是发端于西方并由西方在世界化、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推向世界和影响世界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描述了这一历史进程:“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巿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在这段精辟的论述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现代化进程的不可逆性和全球性,揭示了现代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伴随性、相生性、动态性和可变性,揭示了在现代化和时代性耦合中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的公共性、共享性和世界性的必要和必然。在“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以来,几个世纪的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人类历史显现出几个关于现代化的若干重要规律和历史结论:

  第一,现代化虽然由于西方发端、发力、发展,但是它的终点绝不是也绝不应该是“西方化”。把“西方化”,特别是把其中的“美国化”作为“历史的终结”(历史的终点)是不符合世界各国国情的,也不符合历史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

  第二,过往的西方现代化历史或者说西方现代化的“老路”,是充满殖民主义色彩的现代化,是经历过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批判的对国内无产阶级实行残酷剥削、压榨的包括血腥的原始积累的现代化。这样的现代化是应该受到历史批判的,也不可能是今天非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

  第三,现代化的本质说到底是传统的转化,是传统的现代化。世界千差万别,各国的传统起点不一、历史不一、范围不一、样态不一,也是千差万别,所以辩证的矛盾对立统一、共性和个性统一的思维极其重要。假如说,各国的现代化必然存在共识、共享、共同的因素,在现代化之间存在着最大公约数,同时,人类社会还有一个高于局部的整体,即“人类命运共同体”;那么,在具体的路径、目标、方法、手段等诸多方面必然具有差异性,即传统的转化方式和过程必然不同、现代化的构成和表达必然不同。

  第四,现代化不是唯一的、单维的、一元的,而应该是一种多元的现代化,是具有空前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现代化。比如,有西方学者指出,即使在北美、加拿大和拉丁美洲,包括物质文化层面、社会组织层面、观念意识层面的文化属性的“现代化”,也是具有多样性和多类型的。在这里,现代性被界定和提升为“一种本体论图景、一种独特的文化方案”,因而,现代性也是“一种独特的文明,具有独特的制度和文化特征”。

  第五,现代性既然指向一种人类文明形态,就必然导引出文明丰富性基础上的文明之间的交往关系。文明还是一种历史的积累,是长时段历史的结果。文明的历史性、传承性、创新性互相交织,也使文明形态互相叠加、互相影响。文明之间的关系和现代化的开放性、不确定性的交织成为考验人类智慧、胸怀、平等、正义、人道精神的重要试金石。“文明互鉴论”是中国提出的文明世界观。我们不仅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而且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说:“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2

  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文艺的现代文明维度做出了质的规定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式”进行深入理解,是把握中国文艺现代文明维度的前提和关键。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最核心的内容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其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本质特征的重要内容,也是贯注其间的现代文明精神。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定构成和核心内容,其由来是古老的中国文明传统。物产丰饶、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文化悠久、文明未断、传承有序、天人合一、崇尚和合、睦邻友善等,都是我们实现现代化转换的历史根基,是我们生发生成现代转型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因。所以,就文化艺术而言,坚持传统、回到传统不仅不是与现代文明相矛盾的文化维度,相反是现代化进程中文艺发展的必然选项和重要内容。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守传统有两条基本认知:

  一是深刻洞察中国文明传统的根性、韧性、易性。中国文明根基强大,是世界古代文明轴心时代轴心文明的重要成员。在其他古老文明都中途夭折和中断的时候,中国文明依然坚韧不拔,是与它的根基强大深厚有密切关系的。在“百家争鸣”时代,中国文明就盛极一时,不同的思想家们对世界上应该思考的问题都进行了思想的探险、探索、探秘,这些思想成果就是今天依然具有不朽的思想价值。事实上,我们今天的许多思想、理论、哲学的渊源都可追溯到那个遥远而伟大的时代。中国文明的韧性一方面体现为它成熟得早,有5000年的文明史,与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并驾齐驱。再一方面它传承几千年,从满天星斗走向多元一体和一体多元,其内涵丰富饱满充盈,有强大的生命力。又一个方面就是中国文明的变易思维,它从《易经》开始就致力于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变易”性自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追求以变应变、以变化淤、以变求新、以变致生的变易思维,所谓“生生不息、自强不息”“变则通、通则久”“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都是这一传统的文明基因。

  二是在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中掌握强大的思想武器。现代语境下的坚守传统,就是要用中国式现代化中创造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行武装和指导。这里也有两个重要的理论成果和方法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两个结合”和“‘两创’方法”。第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两个结合”作为一个创新理论的“一体两翼”的整体性构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两个结合”首次表述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一章中,对“两个结合”的思想进行单独专节展开性论述。核心要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激活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及其中华文明的智慧。中华文明的古老性、连续性、活态性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不同于任何其他文明或传统的现代化,它必然是“中国式”的,也必然是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根基和支撑的,因此,“两个结合”就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应有的题中之义,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必由路径,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独有的、巨大的文明和文化优势。第二,“‘两创’方法”即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在“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基础上对继承和弘扬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的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政策。这一政策导向有三个基于:一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弘扬不仅要辨析精华和糟粕,也要有激活的能力和传承的方法。二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有静有动、有物有文、有有形有无形、有散有聚、有在地有馆藏,传统文化只有活在人民生活之中、活在当下文艺创造之中、活在文化传播之中,才是它的生命力鲜活的表现,才能发挥它巨大的文明优势和精神力量。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文物里有历史的奥秘和细节,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是艺术文明的一座座丰碑和高峰,代表着中国造型艺术及其美学风釆。大地上的遗产既包括建筑经典和景观艺术美学,也包括无比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统表演艺术、民间艺术及其代表的中国美学精神,古籍文字是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学、思想、精神、美学的文字语言及其书写范式。“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途径。而“两创”的意义又绝不仅仅在于一个“活”字,它还有更深刻的现代性和世界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三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大思精,不仅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也蕴含着丰富的“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这些都需要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当代表达和具有现代价值的当代传播。

  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核心要旨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而这个核心要旨正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艺发展的规定性和本质性。所以,我们的文艺发展道路,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文化发展道路,也是一条由中国式现代化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艺发展道路。也就是说,中国文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也必然表现在中国文艺是世界文艺的构成并为人类艺术宝库贡献中国创造,中国文艺应该高度发展自己的世界价值和世界表达。在中国文艺发展道路建构中,在坚持民族特色的同时也要克服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注入一种基于中华文明的“世界性”是一项重要的文艺意识塑造。包括以下内容或层次:

  第一,坚持改革开放以来确立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宝贵经验,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拿来主义”是文艺获得壮大的力量和生长的营养的重要方式,也是文艺变革和创新最有价值的刺激和促进的外因。外来的文化交流有时是送来(和平的和战争的),有时是拿来,所以,“拿来主义”还需要眼界和眼光,也需要胸怀和视野,更需要强大的吸收和消化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说,“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

  第二,用文艺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当代中国文艺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这是中国文明“天下情怀”“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传承,也是当今时代全球化趋势的内在价值。这里有三个向度和维度。一是把中国独特的艺术、审美和美学风釆展示给世界,彰显中国艺术蕴含的传统文明和现代魅力。文艺的民族特性不仅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这些中国艺术也能引发世界的审美惊奇,获得和建构特定的中国艺术形象。二是用艺术讲好当代中国故事,生动反映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即“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以更为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进行艺术表现,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三是创作更多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目光更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

  第三,用艺术展示和传播文明之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以美美与共深度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之美集中体现在文艺作品之中,文艺作品是文明的美的显现和结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所说,“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在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美学境界里推进人类文明互鉴,也有两个重要的方面是文艺的文明维度的内在属性:

  首先,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促进人类和平的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世界文明史上,九世纪的阿拉伯文明虽然是在战争中传入了欧洲,但它却推动了西方文艺复兴的文明跨越式发生和进步。十三世纪的马可·波罗游历中国、撰写游记,以东方中国的浪漫传奇,诱发了西方航海家们的环球航行和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启蒙时代的思想家用中国文明的成就推进资本主义文明的进步,德国思想家莱布尼茨高度评价、赞扬、期待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在启蒙时代的十七、十八世纪,也是中国陶瓷、园林、漆器、塔、桥、亭、台、楼、榭等艺术风靡欧洲的时期,以至于形成“中国风”和洛可可风格。

  其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促进人类环境保护的生态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建设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导下,森林、河流、草原、植被、湿地、滩涂、海岸、土壤、湖泊、大气、空气、山水,无不呈现治理成效,原生态自然保护力度空前。这是中国文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恶化难题的重要实践和启示。在中华文明中,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中庸》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是将人性、物性、天地化育层层递进统一于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些具有恒久价值、超越时空的文明价值观,也是开放的现代性的重要思想资源。

  美美与共的文明交流互鉴,使人类的胸怀比海洋和天空更加辽阔。海纳百川,胸怀天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无论是古代的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等,还是现在的亚洲文明、非洲文明、欧洲文明、美洲文明、大洋洲文明等,我们都应该釆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这是中国的具有世界意义和人类高度的文明交流互鉴的文明观,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艺发展繁荣不可或缺的一种时代性和世界性。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