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话题专题

传统村落和庙会在当代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

时间:2018年03月1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为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用好庙会等民间文艺载体,增强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认同,3月2日至5日,中国民协、河北省文联等组织民俗专家在“千年古县”河北井陉观摩了庄旺村祭河神放河灯、大梁江村成人礼“开锁”、南康庄村跑阵表演、跑灯、红脸社火、邢氏祠堂“告祭”、撵虚耗,参加了首届“中国井陉山货大集”、井陉县第二十五届民间艺术节、核桃园村关帝庙会及民间花会表演等独具燕赵风情的年俗活动,并举办了传统村落与庙会文化在当代价值研讨会,认为传统村落和庙会在当代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要让美丽乡村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相辅相成,为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创造有利条件。

图为南康庄的社火表演。 本报记者 张志勇 摄

 庙会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有效途径

萧 放(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井陉,是一个与地形有关的词。井陉是千年古县,历史文物特别丰富,是秦皇古道所在地,很多文化在这里沉积,3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国家级非遗4项,省级非遗30多项。庙会文化在井陉表现的非常突出,在考察过程中我有一个体会,庙会文化为井陉的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路径。

  它为什么能承担这样一个责任和任务,因为庙会具有四大要素:神、民、艺、货。

  庙会的第一个要素是“神”,即信仰。信仰不是迷信,是老百姓的精神需求,是他们的精神生活。祭祀祖先不是迷信,祭祀于谦、关羽、陈馀这些历史人物也不是迷信,这里实际体现的是一种家国情怀,符合今天的正能量。在南康庄,我看到几副对联,“每思祖国金汤固,便忆英雄铁甲寒”,是对国家、祖国的情怀,还有一副是“时华新世第,古道旧家风”,强调家风传承,家和国是一体的,家、国的情怀不是抽象的,它具体到这些村民的生活之中。要把在历史上、地方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相关的庙会,给予特别重视,利用历史伦理的价值来做今天道德教育,即利用庙会来做教化,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庙会没有体现民众信仰,那它是单薄的。我们在城市里面看到很多庙会变成“羊肉串节”,之所以觉得没有意思,就是因为它没有信仰,信仰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庙会的第一因素。

  庙会的第二个要素是“民”,就是民众。庙会是社会秩序、社会关系协调的重要载体,有很强的社会功能。所谓神就是人的信仰,最终是为了民众的内心安定、社会秩序的和谐,庙会的参与者、庙会的主体是普通老百姓,庙会不是被观看的,而是要参与的,庙会就是老百姓自己的文化,他们陶醉自己所做的事情,庙会的集体性、庙会的人人参与是非常突出的。井陉的庙会可能成为吸引外来人的一种重要文化资源,但是最重要的它是井陉人自己生活的一个满足,强调适应井陉人民自己的生活需求。

  庙会的第三个要素是“艺”,可以说是审美,审美当然是大众审美,井陉拉花是很有名的,看到在庙会上面有那么多的表演,会感到强烈的艺术震撼。庙会里面应该有艺、有快乐、愉悦,如果一个庙会不能给参与者心灵的享受,不能满足审美的需求,庙会是不成功的。当然艺不单单是艺术表演,它还有武术、武艺表演,这个武术不是竞技性的武术,而是一种庙会武术,是跟戏剧表演结合的,很群众性的活动方式。我们在做庙会建设的时候,可以把“艺”的技巧性、竞技性更加提升,设计一些项目,除了能让本地人参与,也让外地人能玩好。

  庙会的第四个要素是“货”,是物资交易、消费活动,因为庙会不仅是精神性的、社会性、艺术性的,还是一个经济性的活动。庙会经济是自古以来的一个重要方式,是我们讲的庙市,有庙有市,有宗教活动,又有经济活动,经济与宗教之间互动,在庙会期间开展物资的交易、交流、贸易。要利用庙会这个特殊时间,把经济诉求放进去,开展品牌的建设,比如商货的展销,本地物资的交流,外地物资的进入,把庙会变成一个大家可以得到物质享受、物质满足的地方。

  庙会的四大元素“神、民、艺、货”,就是精神的、社会的、审美的、经济的这几个方面,如果这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圆满,庙会就是成功的。之所以北京庙会每年办每年都不大令人满意,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没有太考虑老百姓需要,直接做“货”的方面,失去庙会的综合功能。

  对井陉庙会民俗有几点建议。第一,古朴还得古雅。要古朴也要古雅,不是要把民俗的东西变成高雅的,民俗就是民俗,要雅也是俗雅,我们应该在古朴基础上做得更古雅一些。第二,古老还得时尚。在1600年前南朝《荆楚岁时记》书中就有“撵虚耗”的记载,就是冬春交替之际,怎么把寒冷的东西赶走,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俗,今天还能保存非常罕见,它怎么跟时尚结合,就是古老的东西怎么与现在的手段、形式结合变成一个可以观赏的对象,如何成为当代民众积极参与的集体活动。第三,丰富还得精练。从丰富的文化资源中提炼出几个井陉的文化品牌,让井陉一年四季都有吸引点,都有魅力展现的时间,在庙会大观园里找几朵更鲜艳的花让它更有传播的力量,就是在丰富的基础上提炼出品牌。第四,自足还要分享。主体的文化满足很重要,除了自足之外能不能彰显给世人,吸引外面的人来欣赏我们的文化?在文化分享方面还需要做很多工作,就我们的传播手段、传播方式、理念方面,包括跟外界的交流方面,可以借鉴松阳村落保护经验,跟宜兰学习乡土社区营造,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中可以分享更多东西。

发掘民俗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正能量

 邱运华(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通过考察,我们看到了井陉基于传统村落基础上的一系列民俗活动的生命力和深厚文化基础,也受到很多启发,归纳为六个字:坚持、探索、拓宽。

  第一,坚持。一是坚持民俗文化是地方日常生活方式的表现。抓住这一点,井陉民俗文化的传承传播就有了理论基础。井陉是太行八陉之第五,也是华北地区的一个军事重镇,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历史地位造成了多省区域文化交融互鉴,坚持这样一个文化特殊性,展现出来的文化事象才有力量。二是坚持文化传承传播实质上是仪式规范传承传播。井陉村落民俗文化展现出很强烈的仪式感,比如开锁仪式,没有仪式就没有内容,有仪式才有内容,仪式是内容的外在表现,在民俗文化发展中一定要坚持仪式感。三是坚持抓传统村落建设和民俗文化传承相结合。井陉的庙会与传统村落为载体的民俗仪式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其经验具有全国性意义,特别是对于中国南方和西南山区具有示范意义。四是坚持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建设相互支撑。本世纪初,提出补上非遗抢救和保护这一课,这很有必要,但在传统村落保护和民俗传承中,特别需要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建设相互支撑,没有物质文化就谈不上非物质文化建设。

  第二,探索。要探索村镇村落民俗文化的组织形式和传承形式。民俗是日常生活的方式,多是由老百姓自发组织活动,自然传承。文化和宣传不同,文化润物无声,通过具体事象呈现出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建设在党的领导下,通过立法、形成制度、政策、办法等环节,以协会、学会等群众组织和各种各样非政府团体、学术组织介入,以村民自治性组织自发地来推进。这样,从党的领导、政府主导,到各群众团体引导和村民组织实施,就有一条线索,可以保证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体系得到健康发展传承。这不是一个制度性的强制性规定,而更多地属于指导、引导、商议、协议等约定方式。

  传统村落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组成部分,民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两个要点把握住了,我们在探索有组织地传承民俗文化系统就有了思想指导。这一次,在井陉看到各村落的民俗活动就有我们的组织性在里面,比如核桃园村庙会上“少年强,则中国强”口号和青少年参与等等。庙会等民俗活动很少没有民间信仰因素,即使是有组织的做了一些工作,也在所难免,需要我们引导好,把它控制在一定性质和层次上,为其转化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正能量元素留下时间和空间。

  第三、拓宽。民间文化提倡活态传承,要有生命力,这是学术界特别强调的。目前的传承方式,有物质形态传承,有文字文献传承,也有影像传承,还有数字化传承,但还需要拓宽传承手段、传承方式。最近我接触到一些以艺术手段传承民间文化的情况,中国民协副主席刘华,是著名作家,专注于以文学形式书写江西民俗事象,他用文学作品《灵魂的居所》《百姓的祠堂》《亲切的神灵》《风水的村庄》等记录了一批江西的民俗活动,影响很大,效果很好。去年,江西省赣州市委宣传部推出了一台民俗音画《客家儿郎》,以舞台表演的形式系统展现赣州区域的客家民俗文化,舞蹈音乐之美,戏剧演绎叙事,把客家民俗华美地展现出来。文学、艺术形式的传承传播,是我们探讨井陉民俗文化传承方式、传承路径的思路之一。当然,通过旅游产品,包括食品、纪念品和其他形式的商品模式传播出去,也是常见的路子。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是重要一环,民间文化责无旁贷,庙会作为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间文化学术研究来说,是一个新话题,对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来说,也是一个新话题。 

村落庙会彰显官民合作的管理水平

 万建中(中国民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传统庙会是举办方与参与者依托某寺庙场地,怀着敬畏之心而共同建构起来的具有信仰性思想情感基础的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在特定时间以神灵祭祀为核心,伴有商业贸易、文艺表演、饮食娱乐等多种形式。庙会组织所构建的公共文化空间,承载着民间日常生活化的信仰形式,蕴藉着中国传统礼仪规范与和合理想,聚合了民间社会的信仰共同体,隐现着传统文化的某种理想和秩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庙会规模宏大,参与人数众多,是一种完全开放型的民间信仰活动。井陉庙会持续时间长,气氛热烈,活动高潮迭起,秩序井然,进展有条不紊,这说明井陉庙会形成了良性运行的管理机制。这一管理机制既是对庙会管理传统的继承,又充分地体现了新时代村落社会治理的水平。

  “无庙不成村”。明清以来,在井陉县,每一个村庄里都有大大小小的庙宇。不同的庙里供奉着不同的神灵。财神庙、关帝庙、观音庙、龙王庙、五道庙……这些庙几乎是过去井陉每一个村庄的标配。庙会因庙而生,可以说有多少庙,就有多少会。虽然“文革”中大多数寺庙被摧毁了,但自20世纪末期以来许多村落又复建起来。根据组办庙会的村落单元和“会”“社”的组合关系,以及参与庙会的民众来源,可以把庙会分为村落庙会、乡镇庙会和地区庙会等几个类型,从管理形式上可以分为官方庙会、民间庙会和宗教组织的庙会。村落庙会是井陉地区民间庙会的主体,也叫村会、亲戚会。

  民间庙会,是指由民间“会”“社”组织承办的庙会。自古以来,庙会主要由单一村社主办或者多个村社联办,这种民众自发、自主、自愿组办的庙会,类型多样,内涵不一。苍岩山福庆寺庙会(市级非遗)、赵庄岭火神庙会(县级非遗)、栾庄海龙湾庙会(省级非遗)、大里岩相公崖庙会(县级非遗)、云盘山人祖祭典(省级非遗)、小寨双龙观道教祭典(县级非遗)、长岗金灯节(县级非遗)、南峪牟尼寺庙会(县级非遗)、台头邳彤祭典(省级非遗)、威州古庙祭典(市级非遗)、井陉东岳庙文化节(省级非遗)等。既有纪念祖先的,也有原始崇拜的宗教性类型,还有俗世生活类型的庙会。

  民间庙会的组织机构具有传承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庙会的组织者或核心成员多是各宗族推举出来的,由会首、德高望重者及地方文化精英组成。多年的社会经历和治家理财的经验为地域内民众服膺。他们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协调各方利益方面,当然,老规矩和传统的做法是其处事的依据。有些庙会理事会借鉴了现代管理模式,成立了庙会管理委员会,设会务组、后勤组、治安组等分别负责各自相关职能。会首及管委会成员都是在当地有一定威望的村镇文化精英,虽然不是一个宗族的成员,但是,长期居住在村落,血缘和地缘关系凝聚而成的乡亲感情使他们以近邻意识和神缘认同心理,广纳八方来客,热心服务庙会工作。他们上承传统,下顺民意,颇具感召力。

  当然,即便是村落庙会,运作过程主要由各族代表组成的理事会掌控,但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随着政府加强对宗教意识形态的控制和文化旅游部门的介入,纯粹意义上的宗教组织管理的庙会形式已不多见,著名的寺庙圣地所举办的庙会大都形成以官方管理为主、僧侣管理为辅、民间组织参与的庙会管理模式。2018年元宵节期间的天长镇庄旺村祭河神仪式、天长古城南门前的庄旺拉花、东关渔家乐、梁家鹦垴拳等系列民俗活动顺利开展,都是村委会、理事会、神职人员、政府职能部门共同协作的结果。为了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和控制庙会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及时采取措施,有序、高效地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对寺庙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保障香客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庙会秩序,政府都要制定突发事件预案。

  庙会是农村所有活动中参与人数最多、延续时间最长,最能检验村落社会的组织管理和服务水平。从历年井陉村落庙会的开展情况看,效果极为理想,各方力量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已形成了严密的管理操作规程。既发挥了政府管理部门的作用,又丝毫没有影响庙会按照传统的规程正常开展。村民满意,职能部门也放心。村落庙会自发组成与政府管理相结合,尽管时效短暂,影响范围有限,但却功能显著,意义深远。

  在村落之内,庙会的神缘认同将不同宗族的人联系在一起,形成社区共同体,在村落之上,处在一个广大地域的不同社区或者不同职业的人群通过庙会结成为信仰共同体。与宗族相比,庙会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以神缘认同为主要纽带的同时也容纳了地缘、血缘、业缘等联结方式。庙会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健全的管理和服务机制,井陉县村落社会治理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推广。 

和与美——河北井陉春节民俗传承的当代价值

 毛巧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河北井陉春节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当地称为“闹新春”,祭祀仪式亦形式多样,祭祖、祭河神、接火神、撵虚耗等存续了人类较早时期的信仰因素。这些民俗事象及其文化特性蕴含了民众的生命意识与审美取向,简言之,可用“和”“美”概括。

  过年是家人团聚的重要时刻,祖先庇佑才能家业兴旺,因此过年要请亡祭祖,直到过了元宵节才送亡,这期间每天一日三餐如生人。井陉南康庄村邢氏家族在大年初一要在邢氏祠堂举行全族祭祀仪式,在老族长的带领下诵读家训:“懂大礼,勤耕读;和待人,善行事;知章法,听政令;孝宗长,亲幼子”。井陉天长古城的耍火流星以及接火神等,是远古火神崇拜的遗存,民众期冀得到火神的庇佑,后世发展中才出现接神泛化。除夕夜摆香案供品,燃香迎神,保佑四季平安,一年吉祥。庄旺祭河神中有水信仰、祭天仪式的痕迹等。直到正月十六,完成了送神仪式,春节结束,民众生活回归日常。

  如果说当下社会的“春运”、春节空城、摩托返乡大军是乡土中国的现代写照,井陉南横口村、大梁江村、核桃园村等古村落的乡规民约,以及村落中马家大院圆墙角、翠花门楼扇屏院、槐树园、于家古宅院建筑、吴家上下古宅院等,以及南康庄古老的“撵虚耗”保护村落、村民一年幸福平安的仪式等,这些恰是乡土中国的历史言说,是呈现给社会的“乡土记忆”。在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各区域打造本区划内的“文化记忆”,古村落成为重要内容,在村落“文化记忆”的展示中,如何将传统的家训、古宅大院变为“乡土景观”则是重中之重,尤其不能忽略其所蕴含的知识性与内在的文化逻辑。

  井陉拉花、红脸社火、“跑灯”等以及各种花会,既是民众合作的形式,同时也富含村落之间的文化竞争。在现代化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中,井陉很多村落的民众都到石家庄、北京、天津等地外出务工,但是当地民众一般都要正月庙会结束才会外出。在民众纷繁多样的武术、拉花、晋剧表演中,时常穿插着“招工信息”的广播,恰是如此的图景,勾画出当下民众生活的场景。庙会是他们的“公共生活”,他们在庙会中,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密切了村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找回了日常在城市务工的“人际”之失落。

  总之,闹新春,是农耕社会民众的节日狂欢,农闲时期的庆贺。随着现代化发展,农时在社会生产与社会秩序中的意义减弱,但春节仍有减压、放松、闲适的功能。井陉春节民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展示”中,民俗文化渐趋转换为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在这一发展与转换过程中一定要警惕过度的“文化消费”,谨守民俗事象的“时间阈限”,在把握“消费边界”的同时,发挥民俗文化、乡土景观在当下乡村振兴中的意义与价值。  

凝聚品牌,充分发挥民俗集群效应

郑土有(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井陉地区保留了如此多历史悠久、形式多样、传承有序的春节习俗令人感到吃惊,如开锁仪式源自古代的成年礼、撵虚耗习俗是古时索室驱疫的遗韵,不仅保留完好,而且仪式完整。在社会各界都在感叹年味儿变淡的今天,为什么井陉地区能保存如此多的传统习俗,民众(尤其是年轻人)为什么有如此高的热情参与到这些民俗活动中去,是需要认真研究、总结、探讨的课题。尽管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我想“集群效应”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集群效应”呈现为时、空两个维度:在春节期间的一个多月时间内,井陉境内除了常规的年俗外,有许多个性鲜明、特色明显的民俗活动,如北关村的火流星,大梁江村的开锁习俗,南康庄的撵虚耗、跑灯,核桃园村的打树花等等,这些活动时间(从腊月初八到二月初二)上有差异,空间上分布于不同的区域,形成了一个春节特色活动的网络,此起彼伏,相互参与,高潮迭起,不断有亮点出现。“集群效应”造成相互支持,相互激励,相互借鉴,从而吸引方圆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民众参与其中,促进了井陉春节民俗的传承。

  井陉特色年俗怎样转换为经济文化软实力,品牌宣传很重要,找出有影响力、有特色的习俗重点推广宣传,让人们一提到某个习俗就能想到井陉。让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最简单易行的是发展旅游业,成为旅游目的地,吸引人们到井陉来过年。  

正视节日文化在当代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邹明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春节习俗和庙会文化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集中呈现。春节习俗和庙会中的祭拜仪式和信仰具有特殊的精神价值,是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人们敬仰和祭拜祖先和神灵,同时将文化传统的德、善、仁、慈等高尚品格和文化追求寄托在神灵身上,神灵成为德善文化的象征。比如华人世界普遍崇敬的关公就是忠义仁勇信的化身。传统信仰教导人们向善和向上,体现着民众的见贤思齐、见善思齐,信仰还教导人们有敬畏之心,有约束人们遵守道德规范和遵纪守法的积极功能。传统民俗正因为有信仰在里面,才能更好地传承。

  要正面看待民间信仰和民众的文化认同,加强传说与信仰的研究,使春节民俗和庙会文化积极的精神文化价值更好地发挥作用,正视节日文化在当代核心价值观中的意义和作用,把传统春节习俗、庙会文化的正能量发挥出来。建议井陉对相关习俗、仪式、传说进行普查,对普查资料进行梳理,同时让民俗传统文化进校园,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让节日文化得到传承,此外还要把传统村落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做好污水、垃圾处理,使传统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相互促进。

(编辑:王士婷)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