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朝阳产业冉冉升起——喜看文化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

时间:2013年06月14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张玉玲

  文化产业如一轮朝阳正冉冉升起。尽管这个新兴产业只有短短几年历史,但光芒耀眼,因为它不仅仅初显经济新增长点的发展潜力,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全民族的期待和厚望,为实现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骨干企业:做强做大 

  2016年收入达到400亿元,进入世界文化企业前20名;2020年收入达到800亿元,进入世界文化企业前10名——近日,万达文化产业集团高调宣布了自己的发展蓝图:不仅要进入中国文化产业第一集团军,也要跻身世界文化产业的第一集团军。

  万达文化产业集团的“高调”是有理由和底气的:享有13亿人消费升级的有利时机,有中国新一轮城镇化的发展布局,再加上这些年在电影院线积累的文化产业运营经验,可以撬动“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笑迎世界级文化“航母”的诞生。

  而每年一届的“文化企业30强”评选,是中国文化企业壮大的“晴雨表”,也见证着中国文化“航母”的起航。今年在多项指标标准提高的情况下,入围企业总数达到113家,比去年增加46家,显示出文化骨干企业和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30强企业总的主营收入首次超过2000亿元大关,达2047亿元,比上届增长28%,体现了骨干企业“领航”发展的气势。

  展望未来,中国文化骨干企业要实现新的发展,应摆脱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链不完整的“痼疾”,突破地区限制和行业壁垒,继续做大做强。

  中小企业:做特做优 

  “胡同里的创意工厂”让老北京的“胡同文化”有了时代的新活力。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的雍和园管委会独辟蹊径,通过“腾笼换鸟”,引导胡同深处的老院落和旧厂房进行改造,培育一批建筑设计、创意设计、摄影、展览展示、影视制作、服装设计、家具定制、动漫游戏企业,形成了特色创意氛围,让“老胡同”成为融合文化、科技和时尚的“风向标”。

  这些文化创意公司虽然体量小,员工也不多,但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或“独到创意”。就是一个专门制作电影预告片的小公司,也能做得风生水起,吸引了不少战略投资者的青睐。

  由于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具有个性化强的特征,中小文化企业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特别是随着文化产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小而全”的文化小生产格局被打破,那些专业性很强、比较优势明显的中小企业会越来越多。在国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下,大量民营文化企业正逐步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支力量。

  为让更多“做特做优”的中小文化企业涌现出来,北京市文资办出资1亿元,成立2家文化创意小贷公司,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让那些有创意的中小公司解除资金上的燃眉之急。

  只要各级政府和部门都能为更多中小文化企业“量身定做”好政策,必将为新一轮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从“小文化”到“大文化” 

  今年年初,中国首家3D打印体验馆正式落户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在北京这家3D打印体验馆,这个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称为“将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数字化制造技术,通过三维扫描仪将真人进行360度扫描,得到全身数据,打印机按照数据,分毫不差地将人像“还原”……

  3D打印技术和数字化三维扫描技术相结合,让人们看到了未来创意消费的新模式。“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科技推动的文化产业也将迎来发展的新浪潮。

  文化产业绝不是“吹拉弹唱”或各个部门行业各自为政的“小文化”,而将是融合科技、金融等不同行业、跨区域、跨产业,甚至是跨所有制的“大文化”。

  多年来中国制造正因为缺少这种“大文化”,而陷入这样的一对尴尬中:制造能力超强,却苦于无自己的品牌,只能为各类名牌贴牌生产,赚取最低端的收入;而另一方面,我们有5000年文化的积淀,却不能将文化资源变为文化产品或文化品牌。如何用“中国文化+中国制造”创造出“中国品牌”,这是一代人的梦想,也是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方向。

  像这样,文化还可以融入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将卡通形象植入文具、服装和玩具中;也可以将文化元素和符号植入建筑装饰材料之中;通过创意策划讲好“故事”……这样会形成“生产性文化服务”,提升物质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为文化产业创造一片不可替代的“天空”。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