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养德修艺的“她”创作

时间:2016年12月09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张悦 孟祥宁

 第十次全国文代会胜利闭幕了,但依然回响阵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养德和修艺是分不开的。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这些亲切的话语如春风化雨般流进广大文艺创作者的心中。本报记者在会议期间特别采访了几位正在创作新作品的文代会青年女代表,她们在各自的艺术领域都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她们将讲话精神融汇到自身的创作中,在艺术实践中践行着,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 ——编 者 

 

       音乐毕竟要留给后人,而不只是唱给自己
  ——访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代表、藏族青年歌唱家降央卓玛

降央卓玛

 降央卓玛(左)与才旦卓玛(中)、宗庸卓玛(右)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联欢会上合唱
  采访降央卓玛是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闭幕式后,因为晚上有联欢会的演出,降央卓玛要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编上百个辫子,“这是非常隆重的一种方式,包括服装,都要最美最隆重的盛装,因为这是盛会。”降央卓玛一边编着辫子一边和记者聊起来,不同于以往舞台上大气端庄的印象,身高1米76的降央卓玛蜷腿坐在椅子里,用细细的彩绳编着一个个辫子,就像一位亲切可爱的邻家姑娘。
  当晚,32岁的降央卓玛与近80岁的才旦卓玛、53岁的宗庸卓玛一同演唱那首动人的歌曲《叫我怎能不歌唱》。同为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出生于西藏日喀则,宗庸卓玛出生于云南德钦,降央卓玛则出生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康巴地区。三位来自于不同地区的藏族歌唱家同台演绎。“太阳啊,霞光万丈,雄鹰啊,展翅飞翔,高原春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降央卓玛聊到这里不禁放声高歌起来,率真而又坦诚。
  记者:您是这次全国文代会中国音协代表团的代表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也是唯一一位“80后”。
  降央卓玛:实话说,我真是有点受宠若惊。我最想表达的是更加坚信今后能出更多有收藏价值、留得住的好作品。这次在人民大会堂听到习总书记的讲话,我真是感觉很有信心,心里有一股向上的蓬勃劲头。
  记者:在会议期间与其他的代表们交流,有没有令您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
  降央卓玛:收获非常大。那天会议间隙,有一位同组的老师跟我说特别喜欢我演唱的《我爱你,塞北的雪》,他认为我唱得非常好,尤其是里面我的一些独特的装饰音处理非常有特点,正好表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那些东西,甚至是意料之外的好。我也很高兴,连说“谢谢老师,谢谢!”,并问他,“老师您是?”他告诉我他就是这首歌的作曲,我才知道眼前的这位就是作曲家刘锡津,我唱了很多次他的歌,却是在这样一个盛会上用这样的方式见到了他,我们俩都大笑不止。
  记者:可以说现在各个年龄段都有您的大量歌迷,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对您唱的歌那么有感觉?
  降央卓玛:我虽然是“80后”,但我从小就听我的爸爸妈妈唱才旦卓玛的歌,唱一些革命歌曲,唱很多老歌,对这些歌都特别喜欢,可以说是耳熟能详,旋律就在脑子里。大家喜欢我的原因,可能因为我在唱一些现在“80后”的年轻歌手不太会去唱的歌曲,把它用我的唱歌方式唱给大家听,配器方面也更加丰富,其实是用声音和旋律再一次唤起人们对那个年代的美好记忆或回忆,能够触动人心。这一直是我考虑最多,也最在意去做的事情。听过习总书记在文代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后,我心里也想着下一步一定要再多唱一些好歌,包括跟中国音协的作曲家,比如向张千一、印青等老师请教,目前已有一些合作的想法,他们也挺看好我的,我想我不会辜负这种期望。这次会上碰面,印青老师对我说他听到我在央视的一次大型晚会上唱了《红梅赞》,感到特别意外,他说,“一位藏族姑娘,唱《红梅赞》唱得这么好,真是没想到。”他鼓励我多唱这样的歌曲,因为现在活跃在舞台上的年轻歌手都不太会去唱这样的歌曲,我能坚持走这条路,他们都非常认可。
  记者:唱了那么多歌曲,受到那么多人的认可,您认为您独特的方法在哪里?或者说受欢迎的秘诀是什么?
  降央卓玛:唱歌并不是站在舞台上张嘴就唱,需要赋予很深很浓的情感,才能把一首歌演绎得那么深入人心。听到很多人跟我说,从我的歌声中能听到那种很深沉的爱或者是悲伤。《远飞的大雁》《红梅赞》都是我从小就听我妈妈唱的,感情很深,后来陆续录了这些歌曲。在录《红梅赞》的时候,负责录音的那位老师就跟我说,你可以把你的特质,也就是你自己的音色融入到歌里去,不要管别人的想法,你只需要忠实于你的内心。不是简单的翻唱,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演绎,这才有留得住的价值,这才是赋予一首老歌新的生命。《红梅赞》其实在我的脑子里还是我小时候妈妈唱的感觉,长大了也没怎么唱过,老师让我唱时,我只是熟悉了这个旋律两三遍就不再去听了,全部靠自己的能力去驾驭这首歌,融入藏族的元素挺多的。
  记者:我注意到您在演绎一些歌曲时特别节制,没有用那种花哨的或者所谓时髦的方式,而是用一种很正、很纯朴、很本真的方式去唱。
  降央卓玛:那些花哨的方式不是我想要的。我觉得那样的歌曲登不了大雅之堂,还是这些主流的歌曲非常清晰。一个旋律出来,你就能清楚明白我想表达的是什么,我对歌曲的要求非常高,而且要求要有特点,一听到旋律就知道是我想要的东西。音乐毕竟是要留给后人,而不只是唱给自己,所以我在这方面要求很严格,也考虑得很多。能出来一首歌,包括能遇到一个很棒的作品,我觉得都很不容易,哪怕我是翻唱的,我也要把它做得十分圆满。我一直以来都十分坚持我自己的特色,包括配器、录音,都固定在一个录音棚里做,我很确定我音乐的未来走向,所以我很坚定。
  记者:近来在创作上忙什么?有什么想法可以和大家分享吗?
  降央卓玛:最近唱了一首新歌《故乡的歌谣》,它是电视剧《安居》的主题歌,栾凯作曲,那是一首我想要的歌,也是百唱不厌的一首歌。说到我最近在做的事情,我也在准备新的专辑,想唱一批老的革命歌曲,在音乐上把他们深化一些,用我的方式来演绎。一直以来,我有一个习惯,在录歌之前我都要去街上找一些老奶奶、老爷爷还有叔叔、阿姨们聊天,我就问他们“爷爷,你们年轻时最喜欢听什么歌啊?”访谈他们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大半的歌名我都没听说过,现在的年轻人就更不知道了,还有不少叔叔阿姨辈的喜欢俄罗斯的民歌,喜欢广西一代的少数民族歌曲,喜欢藏族民歌、蒙古族民歌的也比较多,我把每一个人说到的歌曲名字都认真记下来,然后会精心地去遴选,选出14首左右去演唱录制,这方面的呼声还是挺高的,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也在鼓励、催促我去做。
  记者:最后,谈谈在这次文代会上的收获吧?
  降央卓玛:能够参与这次盛会是前世修来的福分,是荣幸。做人还是很关键的,做一名好的歌唱家不是说有个好嗓子或者唱好一首歌就能雄霸天下。真正成为一名好的艺术家,先做人吧!这是前提。在彩排中,我就真的很敬佩才旦卓玛老师,她对专业的执著令我特别佩服,有时我都感到羞愧。彩排时,大家说差不多可以散了吧,才旦老师坚持说不行,还要再走几遍,为了不影响后面的节目彩排,我们就在圆桌旁找了个空地,又合了一个小时,才旦老师觉得完全没问题了才可以。现在的年轻歌手,哪个会像才旦卓玛老师这样反复排?非常少。这就是我要向老一辈艺术家们学习的,他们的刻苦、耐心、细心,以及对艺术的精益求精。但凡有上舞台的机会,他们都要把自己最好最美的状态拿出来,留给观众!
  在会上,我碰到不止一位的前辈对我说,全世界都找不到你这样的嗓音,千万不要辜负爸爸妈妈或者说是老天赐予你的这个天赋。我想说,这种盛会,让我真的学习到了一种耐心执著的劲,诚恳地去做人,扎扎实实地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好,珍惜每一次的相逢。
   

 

  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青年演员唐妍告诉你——

  一部儿童剧能带给孩子多大的力量?

唐妍
    唐妍有一双大大的、会说话的眼睛。在与人说话时,她用这双发亮的大眼睛认真望着你,目光里带笑,毫不夸张地说可以融化寒冰。唐妍不是那种特别漂亮、浓烈型的女演员,也不是那种个性鲜明、极富吸引力的女演员,印着中国儿童艺术剧院LOGO的长长、厚厚的羽绒服把娇小可爱的她包裹起来,干净的面孔挂着坦诚热忱的浅笑,让人不禁想到的就是一个词——如沐春风。这也正是儿童剧演员必须具备的特质。“当儿童剧的演员有一个特殊之处,那就是你的观众们只认识并且只接受你在舞台上的样子。有一次演出后,我已卸妆准备走了,一位妈妈带着孩子耐心地等在剧场门口,说孩子想见一见这位主演阿姨。当这个小女孩看到生活中的我时,她很吃惊,一副不能理解的样子,那个小眼神我一直记得。所以,一些儿童剧的前辈都会对我们说——让孩子们永远记得你在剧中的样子吧,这也是一种幸福。”唐妍说。
  作为第十次全国文代会的代表,也是中国剧协代表团中年龄最小的代表,生于1982年的唐妍心情别提多激动了,同组的代表里有她大学时的老师,有久仰大名的戏剧评论家,有著名的戏剧编剧、导演,还有各大戏剧院团的院长……“我感到无比荣幸,儿童剧真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剧种。像我这么年轻的无名小辈,能够参加这样的盛会,能够作为一名见证者,真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唐妍说,无论是在人民大会堂亲耳聆听习总书记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还是在小组讨论会上听到各位戏剧界名家大腕的发言,她认为都受到了“无形”与有形的感染,唐妍也在小组会上谈了自己的一点感受,“实话说,比我在舞台上演出要紧张得多。”
  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召开的同时,唐妍主演的一部儿童剧《皮皮·长袜子》也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上演,每天下午和晚上要连演两场,这对她体力是极大的考验。而这部剧在首演当天发生的一个故事更令唐妍激动不已、心绪难平。12月3日,剧院迎来了一位不平凡的小观众,她和大多数小女孩一样,活泼可爱。她喜欢剧中的主角“皮皮”,会在见“皮皮”的前一个晚上兴奋得睡不着觉。比起同龄的小女孩,她更加勇敢,更加乐观,如果不是她背上背着的那个日夜不停工作的呼吸机,可能没有人知道她已和白血病斗争了近一年的时间。这个小女孩叫梁珂榕,小名欢欢。

《皮皮·长袜子》演出后,唐妍与白血病女孩欢欢拥抱
  今年1月,《皮皮·长袜子》的中方导演焦刚给唐妍打了一个电话,告知她一个信息:一位叫欢欢的患白血病的小女孩特别喜爱中国儿艺上演的《皮皮·长袜子》,欢欢已住院半年了,今后恐怕也难有机会再到剧场来看演出,希望唐妍能够找到这部剧的录像资料寄给欢欢,满足她的小小心愿。唐妍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行动,不仅寄去了《皮皮·长袜子》的录像视频,还寄去了一张她写的“加油”卡片和当年瑞典大使馆赠送给她的“皮皮”的珍贵礼物,希望欢欢能以剧中“皮皮”的坚强与乐观为目标,努力战胜病魔。据欢欢的妈妈说,今年2月,欢欢刚移植完骨髓的那段时间里,出现了强烈的排异现象,每天都疼痛难忍。那段时间,欢欢每天早上都要看唐妍寄去的《皮皮·长袜子》的视频,每天都看,每天都看,欢欢的疼是靠着看“皮皮”的视频扛下来的。欢欢的妈妈说,孩子每天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皮皮”的视频结束时会出现演员们的名字,她对照节目单一个一个指认出来,这是她每天最开心的事情。
  说到此处,唐妍眼睛里的光芒更亮了,她细说起和欢欢相见时的场景,“12月3日演出后,我们所有演员都在后台等待着,期盼着这位小观众上台。她来了,她和其他的孩子们不太一样,别的孩子背着小书包,而她背着的是一个呼吸机。欢欢的爸爸告诉我们,多亏了这个呼吸机,不然像她这样的孩子,至少要在无菌室内待上两年。我们所有人都热情地与她打招呼,有的还背过身在默默抹泪。”欢欢到剧场看完唐妍主演的“皮皮”后特别开心,她的爸爸妈妈也一直在表达感谢。唐妍说到此处,略有哽咽,她说,“我心里真是十分激动,作为一名儿童剧演员,这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站在这个儿童剧舞台上莫大的鼓舞与动力,我为我是‘皮皮’,能为这样一位孩子带去希望和动力而感到自豪。就像焦刚导演所说的那样——应该感谢欢欢这样坚强的小朋友,感谢她让我们这些常年从事戏剧工作的人,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重新审视戏剧的意义和戏剧人的责任!”
  习总书记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目前,儿童剧《皮皮·长袜子》已经演出将近10个年头了,唐妍也被称作是全世界8个儿童剧版本中最棒的“皮皮”。唐妍说,《皮皮·长袜子》首演到现在,已经上百场,每场演过后她都会静静地思考:某一个动作,某一句话,我或许还可以那样做,令“皮皮”这个人物能更贴切。创新是文艺作品的生命,我认为演员在台上、台下,就像打井一样,一层一层挖掘下去,最终寻找到艺术的甘泉。唐妍表示,“站在中国儿童戏剧的最高舞台上,我所面对的小观众有些是第一次来看舞台剧;有些是中国儿艺的铁杆粉丝;有些是因中国儿艺戏好慕名远道而来;有些则是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来观看同一个剧目……为了对得起这些可爱的小观众们的期盼和厚爱,我必须力争每一场演出尽善尽美。”
  因为一首动人的歌,在中央戏剧学院招生面试时,唐妍曾被中国儿艺老一代表演艺术家、前院长方掬芬看好,被选到中戏“儿童剧演员班”就读。2004年,唐妍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儿艺,至今已经12年有余。她饰演过《西游记》中的“哪吒”、《太阳鸟》中的“啰啰鸟”、《特殊作业》中的“安巧巧”、《皮皮·长袜子》中的“皮皮”、《三个和尚》中的“小和尚”,以及《木又寸》中的“小银杏树”等。2015年,更是因对《皮皮·长袜子》的传神演绎获得了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这之前儿童剧的演员已经将近20年没有得过“梅花奖”了,唐妍的获奖对于儿童剧领域来说是一次莫大的鼓舞。作为一名“并不太老也不太年轻的儿童剧演员”,唐妍表示,“我之所以一直坚守艺术理想、坚守在中国儿艺的舞台上,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热爱这个舞台,热爱我的小观众们,我始终认为,儿童是最热情、最真实、最纯真的观众。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作为一个有国家导向性、示范性、代表性的剧院,中国儿艺一直追求高质量的舞台艺术作品,肩负起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使命。我在中国儿艺舞台上这10多年的时间里,觉得自己渐渐地被洗礼,也逐渐获得了内心的宁静,我想每一个中国儿艺人心里都有这样一份责任感和自豪感。”
  这次认识了白血病女孩欢欢,了解了她的故事,也让唐妍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一部好的儿童剧能够给孩子带来强大的精神动力,陪伴他们度过伤痛、快乐成长,甚至改变他们的一生。这也更加鼓舞和坚定了唐妍做好这份工作的信念,“无数像欢欢这样喜爱中国儿艺的观众们给了我原动力,让我意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他们也是我的精神支柱。他们让我们知道,多年来对儿童剧舞台的热爱、对艺德的坚守,都是值得的。”
     
  “思想的舞动,更是舞蹈精神的高蹈”
  ——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代表、青年舞蹈家刘岩印象

刘岩
  因为身体的原因,需要与轮椅为伴,刘岩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的会场上无疑是非常醒目而特殊的一位。但是,每当她出现在大家面前时,绝看不到其消极的一面,她总是那么优雅自信,孑然独立。甚至在每次分组讨论会的会场上,她都是最早出现、坐在屋里静静地等待着大家的那一位。舞蹈家邰丽华来了,二人会颇有默契地给对方一个轻柔的拥抱,不说一句话,而是用一种舞者特有的身体交流的方式相互问候。那轻柔的一抱,胜过千言万语,也让旁观者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来。
  大会期间,2016CBDF国标舞艺术表演舞精品展演在北京民族剧院上演,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形式新颖,既具有国标舞的舞种特征,又不乏中国的文化底蕴,彰显出了国标舞艺术的想象与创新。其中,刘岩与著名国标舞舞者王政合作演出的一部新作《蓝色裙摆》在精品展演上首演,这个由柏桦编导的双人摩登舞,虽然只有短短的4分钟,却以其独特的构思和特别的创意惊艳全场,唯美震撼、表演细腻,不仅讲述了一个等待的故事,更凸显了刘岩的舞蹈精神。裙摆飞旋,仿佛失去的希望重又回还。这是这部《蓝色裙摆》想表达的主旨,刘岩一袭宝蓝色天鹅绒长裙登场,“也许只有内心宁静的时刻才能注意到今晚的夜空不是单调的纯黑,而是一种深邃的蓝。”柏桦将《蓝色裙摆》“献给”刘岩,因为刘岩是真正能懂其中味的舞者,也是能够在创作中碰撞出火花的合作者。“裙摆是女人极具魅力的标志,是一种梦幻的遥不可及的美好向往,它像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讯号,表达着对美的不懈追求与等待”。在刘岩看来,这段舞讲述了爱情,却又超越了爱情,是一种更为深邃的追寻与等待,所以在演绎时她能把自己的独特感受沉淀在里面。
  重伤后的刘岩并没有离开她用生命去热爱的舞蹈事业,而是凭着坚毅的品格攻读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舞蹈学专业博士学位,并把舞台延伸到讲台,以舞者的独特视角,对中国古典舞研究的新向度——手舞,展开研究并著书立说,亲自表演示范众多的手形,展示了舞蹈中手的灵韵。不久前,她出版了一本研究手舞的20万字的专著《手之舞之——中国古典手舞研究》,填补了古典舞手舞研究的空白。白岩松热情地推荐此书并曾这样感慨,“命运束缚住刘岩的双腿,却让她比别人更多更深地想到用双手舞动,并因此有了这些文字。这是对苦难的补偿还是原本就天降大任?刘岩对手舞的研究,不仅属于学术,更属于生命!”廖奔的评价则更为动人,“刘岩跃动的舞姿,凝固成了历史。然而,她还有灵巧的手和大脑。她从充满艺术线条和节奏律动的舞蹈手形中,窥见了东方人内心生命的渴望,把握到中国人性格与审美的文化塑成。她对中国古典手舞的首次系统性探究,为中国古典舞研究撑开一个崭新的视角。手的舞动,是舞蹈精灵的跃动。思想的舞动,更是舞蹈精神的高蹈。”
  而不到两个月前,刘岩还获得了一项很有意义也很有影响的奖项——在奥地利维也纳颁发的塔拉荣誉奖。据了解,这一奖项专门表彰那些遭受命运冲击仍然勇往直前、超越自我的人士,借此表达对他们的尊重与敬意,向社会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这也是华人首次获得此项殊荣。以前的刘岩人生规划中只有跳舞,现在的刘岩不仅舞蹈学博士毕业,还成为了北京舞蹈学院的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岩兴奋地透露说,她刚刚做了中国社科院的博士后,研究佛教手印,这让她仿佛又打开了另一扇门。

(编辑:贾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