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颜桂明浅析翡翠的调水与调色技巧

时间:2013年07月22日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作者:

  为了提升翡翠的质感与层次,创作者往往需要经过一系列谨慎的设计和打造过程,以期使翡翠更加清澈透明,并且更有光泽感。而这样一个经设计而提高翡翠层次的过程,就是行话里常常讲到的翡翠的“调水”与“调色”。

  翡翠得以广泛流传和清王朝的皇家贵族的嗜好有关,尤其是权倾一时的慈禧太后,最喜欢翡翠玉器,以致于为了讨好慈禧太后,湖广总督张之洞不顾同仁之情,借口“与义和团有嫌”,诬陷告老还家在襄阳的老京官,将其满门抄斩,实为夺取老京官不肯割爱的一块优质翡翠。之后,张之洞将其做成降魔杵,在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时敬献之。慈禧太后对之喜爱有加,临终前仍捧在手中。清朝皇家对翡翠的嗜好引发了整个社会对翡翠的追求,使得清末对和阗玉的使用大为减少。而翡翠异军突起,取代了新疆和阗玉的位置,主宰了玉器市场,直到现在。

  翡翠在短短200多年的大规模使用的历史过程中,产生如此大的魅力,吸引到众多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神往,究其原由可能就是翡翠的“水”与“色”,翡翠那种冰晶玉洁的感觉,翡翠那种富有生命力象征的绿色,以及翡翠的稀少。然而翡翠从一块原石变为一件令人惊叹的优质玉器则需要精心的雕琢,俗话说“玉不雕,不成器。”所以对于翡翠的工艺就要求甚严,有了古时候的工艺基础,就有了现在翡翠雕刻工艺方面的登峰造极的水平。

  中国古代《周礼?考工记》开宗明义提出了造物的总原则:“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翡翠雕刻工艺中的“调色”和“调水”即是造物原则最正面的体现。翡翠的价值历来是以构思、颜色和光泽来判断的,颜色的色调、浓度、明度加上好的设计是作品价值的保证,所谓浓、阳、正、匀、韵,是现代翡翠作品的理想境界。可见翡翠的水和色是评价翡翠好坏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也是决定这件翡翠作品价值的关键。然而要使翡翠在原有材料价值的基础上提高一个档次,就需要工艺上的精益求精了,通过一系列人为的精心设计和工艺制作,便会使得翡翠更加通透,颜色更加富有活力,这种再创造就是行话所说的“调水”、“调色”。

  古人云:“玉有五色”。而翡翠有六种主色调,白、紫、绿、黄、红、黑,其各主色调系列的颜色变化也十分丰富。按照翡翠颜色的地质作用成因,将颜色分为原生色和次生色,原生色就是行话所讲的“翡翠肉”的颜色,它是翡翠在地表以下,在各种地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颜色。这种颜色与翡翠的矿物化学元素、矿物成分有密切关系,即在翡翠晶体的结晶作用过程中形成。它是比较固定的颜色,用酸是不可能溶走的,如白色系列、紫色系列、各种色调的绿色系列、黑色系列翡翠的颜色均属于原生色。次生色包括黄色系列和红色系列。次生色是翡翠皮的颜色,它是外生地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颜色。在翡翠露出地表之后,它所处的环境与原来形成时的环境有很大变化,处于地表常温、常压、氧化、多水条件下,许多矿物化学性质方面不稳定,再加上日夜温差变化等,产生了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由于氧化、水解等作用的结果,在翡翠外表就会形成风化壳。这些由于从翡翠中释放出的铁形成的氧化铁,呈胶体淋漓渗透于翡翠晶体粒间孔隙中或微裂隙中所致。此颜色是外来的氧化铁机械渗入晶体孔隙中而致色,所以不是翡翠晶体固有的颜色。这种颜色用强酸浸泡有可能溶走,从而使翡翠褪色。

  不管“肉色”也好,“皮色”也好,都要其透光性好,也就是行话说的“水头”足。所以“肉色”与“皮色”,都存在一个“调水”的技巧问题。要论述这个问题,必须首先了解何谓透光性?透光性是指翡翠内部能够透过光的程度。翡翠为多晶集合体,组成翡翠的颗粒粗细不同,晶形及结合方式不同,可以让光通过的能力也就不尽相同。当光线投射到翡翠表面时,一部分光将在表面反射,一部分光能进入翡翠内部一一透过。翡翠透过的光越多,表明其透光性越好,也就越会呈现出晶莹通透的感觉,行内人称此现象为“水头”足,或“种好”。反之当翡翠透光的能力差,则会被评为“水头”差或“种”差。透光性好的翡翠可以使人有一种滋润的感觉,并可将颜色“放出”,使色调暗的翡翠及颜色不匀的翡翠因透光性佳而提高,行内曰:“种好遮三丑”。反之,透光性差的翡翠,纵使颜色再好,亦无法攀到高档地位。

  因此,在评定翡翠的级别时,透光性亦占了一个很大的比例。甚至有的行内人认为透光性好比色佳更为重要。举个例子来说,当创作者拿到一件翡翠挂件玉料,上端有绿,但色偏深,约有9分深(最深为10分),而且颜色略“干”(水分)时,设计制作者就必需要想法将这小块绿的“水分”调出来。首先要想到影响这块绿透光性有三点因素:一是颜色偏深,二是色块偏厚,三是翠边界有无空隙,产生折射的面积够不够。原因找到了,设计构思也顺之而出。因而,可以在这块绿色上采用透雕,但手法要简练,把这块深的绿色与临近的白色分离开来。这样便扩大绿色部分的受光面积和适当减薄厚度(减到7分颜色深度),使之达到透光性更好的效果,颜色也更绿。这招法马上就使得原本略微暗淡的底料呈现出晶莹剔透、令人陶醉的“水汪汪”的美态,让人越看越耐看,心神陶醉。

  除了主色材料常常在创作中需要“调水”和“调色”之外,翡翠的“次生色”即“皮色”,也往往存在“调水”和“调色”的问题,下面也列举阐述一二。翡翠的皮色多为棕红色和黄色,它的形成从地质作用观点看,是外生地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颜色(例如:地表常温、常压、氧化、多水条件下、许多矿物化学性质方面不稳定等等因素)。棕红色与黄色二种颜色有时会重叠在一起,亦隐约有分界,我们在利用红、黄皮色(红黄即翡,绿为翠)时,也有一个“调水”和“调色”的技巧。这一技巧,如运用恰当,便可以很好地起到为原材料增色的作用。

  作品《鼻烟壶》材料为翡翠,料子色很好,也很绿,但是水头不够,所以不透。像这样的料,在从前一般会被切割成2毫米左右的画片,因为只有切到那么薄,才能有透光的视觉效果。我拿到这块料就在想,到底用什么手法才能把这块翡翠最鲜艳的翠绿色呈现出来?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采用“痕都斯坦”工艺中常用的缠枝香草图处理手法,香草的多面受光与小瓶内壁的薄胎,使得材料的翠绿鲜丽得以呈现,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在“调色”的同时,也起到了“调水”的作用。

  《文殊菩萨》这件作品,主体“文殊菩萨”所用的是非常难得的冰种翡翠,这块翡翠的玉料近乎完美,上面有两种颜色,绿色和无色透明部分,所采用的处理手法也和传统的方式不同。按照传统的做法,从正面是无法直接看到绿色的——传统的做法无法将玉料上的透明色与绿色那么清晰地分出界限来。而现在这件作品,白和绿都非常分明。背景是翡翠的冰绿山石,山石的处理非常简洁,线条极其顺畅、柔和、自然,宛如天成之山石。前景则是翡翠的无色部分,我将其雕琢成玲珑剔透的文殊菩萨,和山石紫竹的陪衬景物。因为有背景的鲜艳绿色做陪衬,文殊菩萨就愈加显得冰清无暇,仪态万芳,作品整体的效果也就非常清晰透气,将这块翡翠玉料的绝艳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此外,我还在简练的山石背上,配上了一幅“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又形成了一种对比,让人仿佛步入佛园圣境一般。这也是运用了“调色”和“调水”后的结果。

  “调水”、“调色”的工艺技巧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翡翠的价值,使得原本有瑕疵或不够完美的翡翠,变成一件欣赏性和收藏性都极高的艺术作品。工艺的好坏便是决定翡翠档次的关键,如果能将“调水”、“调色”这一技巧运用自如,便会使得翡翠原料达到预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许多工艺大师们为了发展和发扬这类翡翠的工艺技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他们不懈的研究与制作会使翡翠流传更长的时间,受到更多的人的喜爱。

  可见翡翠雕刻的工艺创造也不是纯主观的、孤立的活动,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材制宜,最终实现“天工”与“人工”的水乳交融,从而体现出天人合一、主客融通的审美理想。相信人与自然亲近友好、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是所有工艺美术家追求的最高境界。


(编辑:苏锐)